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1/2页)
,男排,男排 清晨,天光放亮,东方吐出鱼肚白。 6月的天,亮的很早。 球员宿舍里,暗色的窗帘布已遮不住屋外的亮色,房间内逐渐明亮。 6点刚过,林幕准时被生物钟叫醒,就着亮灯都不用开,他轻手轻脚穿好衣服,站在床架旁边推了推还在酣睡的蒋立。 稍微的一个动作,蒋立顿时醒来,一句话没说,一咕噜就爬了起来。 寝室里,窸窸窣窣的一阵细碎响声,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没造成多大动静。 几分钟后,随着房门开了又关,林幕和蒋立两人离开了寝室。 等他们离开后,寝室里的其他床铺上有了些动静。 室友朦胧间睁开了眼睛,看着亮,又下意识的看了看那两张床铺。习惯性的抓起了床头的闹铃看了看后,又习惯性的摇了摇头,打了个小哈欠,接着,翻了个身接着睡。 真是雷打不动,够够的啊。 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劲头,这一天天的还有力气出去晨练呢。 虽然都是为理想和目标在打拼,大家也都是年轻人,可一天到晚的训练,晚上整个人累得浑身酸痛,第二天经常都抬不起胳膊,浑身都像要散架了一般。 还不够累吗? 按部就班,可不能涸泽而渔,多留点力气,白天冲刺吧! 迷迷湖湖的下意识心里滴咕了几声。 寝室里轻重不一的呼噜声再起。 呼呼呼—— 寝室里的无声动静,离开的林幕毫不知情,不过,即便知道了,他也没多大兴趣去理。 早在4、5年前开始,他已经习惯了别人还在呼呼大睡时出门晨练。即便出外比赛,只要一有条件,他也会始终保持着。 每个人的意识和动作各有不同,心里的信念才是促成行动的根本。 他,以及从体校到现在不时在他的带领下参与进来的同学、队友,他们就是这样有着一些信念,也有着决心把信念投入行动,并坚持下来的人。 和蒋立一起汇合了其他伙伴们,接着,一行6人开始了一天的晨跑锻炼。 微风徐徐,伴着清新的植物芬芳气息,直入胸腔,让人不自觉的身心舒畅几分。 轻声笑语间,晨练、早餐,然后稍作收拾,赶去训练馆。 新的一天开始! 上午八点,一天的正式训练开始。 那一天过后,省队的训练节奏变的越来越快了。 从开始时基本以个人和两三配合为主的独立训练始,到的现在已逐渐变的队员间的训练配合越来越多。 而且,配合之间,训练的节奏依然很快,强度愈大,内容也更丰富。 就连休息时间,也变成除了教练喊停,没有多少个主支配了。 “动作快点!再快点!” “脚底下粘胶水了吗?动弹一下!” “全力,全力,你留着力气等吃饭呢?!” “插、夹、抬、蹬,垫球是连贯的过程……” “……” 训练场上,穿插在其间的教练们指导的高声呼喝时而响起。 队员们在网对面排成两列。一列接一传、扣球,另一列传球。完成一次就绕到另一边队尾,交叉轮换。 球速既快,也重。 每个人都几乎没有保留,把训练当成了真正实战来发挥。 球不时的从手里出来,打在人手腕上,每次都被撞得人生疼。 若是有时候没接稳,球还会砸到胳膊上、肩膀上甚至脸上。 倒地的扑球、救球,和地面的摩擦碰撞更是屡见不鲜,直让球员们蹙眉咧嘴。 “好,接扣结束!换下一项,扣拦。” 一组训练结束,教练们站在侧面、对面观察,组织球员们开始下一项训练。 像这样两组训练之间不休息的情况,队员们已经司空见惯。 队员们咬着牙心里暗自叫苦,但也不得不在教练的指示下,在网前站成两排,两人一组,从左到右一路起跳抬臂拦网,阻拦对面一排球员轻重不一的扣球。 “刘华锋,别只管自己,注意配合,和你队友的配合……” “韩晨,注意力集中!你那脚底下还要自己把自己绊倒?” “侯淼,手崩住,要有力,但也不能僵硬。拦网不是就当个墙……” “魏潇,扣球,扣球,不是让你吊球,你虽然是自由人,但扣球的基本功不能丢了……” “林幕……尹立强……” “蒋立……李峰……” 球网一侧,几位教练目不转睛的观察一个个扣球、拦网的球员,铁面无情地指导着,批评着。 集训已经进入中后阶段,分组比起之前已经有很大的变动。 此时的分组已从原来的三组变成了两组。 因为组变少了,小范围配合的训练变的更多,因此,教练们指导起来也变的更有针对性。 当然,他们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了。 尽管是在旁边看着指点,但不时的帮球员们调整动作,甚至技术素养更好,人更年轻的卢林还经常下场示范。 这一投入进来,更用心,更负责,不比球员们轻松。 一连这么多天,甚至球员们在休息的时候,他们还要经常的讨论训练和集训安排,他们也着实累的够呛。 就连不怎么直接参与训练的冯静,这段时间下来,人似乎也显得憔悴了些。 没办法,这次集训任务,既是球员们的,也是他们的。 好在,集训的时间快到,大致的趋势已经明朗。 排除掉有些已经自我放弃的,和他们大致放弃的那些,目前进入第一梯队,达到理想训练效果的成员人数超过了预设的人员数字范畴。 整体的提高,达到甚至超过了他们的预期。这也让他们有些安慰。 从集训开始,鲁教练只负责抓总,帮他们顶着压力,争取资源,放手让他们这些助教来cao作集训。 现在,也不枉鲁教练从集训开始给与他们的信任。 剩余下的事就只到最后集训结束,根据实际情况和数据来确定人选了。 教练们已经安下心开始准备之后的后续工作,可球员们越是到现在,心里越是紧了起来。 除了部分心里笃定的人,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没法放心。 40个人,目前还分成两组,一组是绝大部分的新球员和少数几个老球员,另一组则是以老球员为主,逐步加入了进步优秀的新球员。 而偏偏,老球员这一组,现在的人数比另一组还要更多。 20多个人呢,即便是最后省队会有20人的大名单,现在这个人数也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