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四局 (第2/2页)
,请示着轻轻唤了一声。 卢林下意识的点头回应,看了看身边的十几个少年,没交待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让他自己休息调整。 局间时间很短,林幕尽管看到教练似乎有些在思索的样子,但他也没时间去想这些。 他带着队友们走到了一边,讨论起了比赛。 林幕、韩晨。 卢林沉吟着。 两人早在年前就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但因为省队要打接下来的联赛,还无法让他们马上融入,这才回到体校。 也是因为有这次的比赛,让他们可以有多些锻炼的机会。 可现在比赛才是第一场,韩晨就暴露出了问题,因为患得患失,因为理解出现了偏差,打的让他只能暂时按在场边冷静。 林幕呢? 目前的表现打出了他的实力,能打能防,一传、保护可以和自由人媲美,不论比赛进程好坏,心态上更是能始终保持稳定。 当然,这一点卢林毫不意外,第三局比赛,林幕表现的更好,他同样也不意外,林幕有这个实力。 面对比己方高大的拦网、强硬的进攻、缜密的防守和手法老道的二传,他的扣球思路始终条理清晰非常冷静。 把体能素质和技术结合充分结合了起来,也基本把他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了个百分百。 可他个人发挥的占比却由此变的越来越大,也多少压缩了队友的发挥空间,这本不是他给林幕锻炼的意图。 这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效果,林幕的百分百发挥,让比赛看起来变好了,但不利于战术运转,也不利于林幕磨练位置意识。 毕竟,现在到了省队,还无法让林幕以这样的方式来发挥。 可现在的局面,不这么打,显然不行。 对面拿下两局,己方从心理因素上落了下乘。压力大不说,也破坏了些自信和气势。 现在刚有翻盘,几乎所有队员都期待着打出让二追三彻底翻盘的局面。 在球类团体运动中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拿了胜利、拿了分的战术不需要变化,排球也是一样。 严格说起来,不论是个人突出发挥,还是团体完美协作,取得胜利似乎才是唯一的要求。现在第三局,以林幕的彻底发挥来带动比赛,取得了一点成果,他能主动调整吗? 可有时候真的不是这样啊。至少对于林幕的现阶段来说,不是这样的。 卢林轻轻一叹。 而且,他更担心的是,用这样的方式打到最后,如果还是没能翻盘,会不会给球队甚至林幕个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影响。 他真的不确定。 两队稍事休息,第四局比赛即将开始。 球员已经准备上场,林幕再次来到卢林身边请示。 “按上一局的战术继续打吧,等打完第一个8分,我让韩晨上去!之后,如果我叫暂停,可以再给你们布置,如果没叫,场上你来调整。” 卢林没有再纠结于心里的想法,下了决定。 “好,那我们上场!” 林幕接到指示后郑重的点了点头,招呼着上一局比赛的上场阵容走向赛场。 从球队区走到球场入口,林幕有意识的向球队区那边看了看,接着笑着点点头,走进赛场内。 第四局比赛开始,金陵三中先发球。 蓬蠡队的上场阵容和第三局开始前一样,林幕先发前排4号位。 “好防!” “我来我来!” “有!” “小朱,老李,这个配合精彩!” “队长,这个球漂亮!” “……” 第四局的比赛如同第三局的翻版,两边几乎都没有改变各自战术。 该针对的还是针对,该个人突出来带动球队的也依然冲在前头,比分也以极小的差距在交替上升。 两队各自发挥着自家的优势,勉强打成了一个僵持。 场边,韩晨手肘支在膝盖上弯腰坐着,场上一声声口号和呼喝声不停的灌进他的耳朵。 紧张激烈的对抗氛围让心跳加快,而因为教练刚刚说过要让他等下就上场的话,更是不时的在刺激着他。 他似乎很久都没有感受到这种,期待上场,又十分纠结与矛盾的感受了。 他想上场、想靠自己为球队拿下下一分,这种情绪很激烈很迫切。 可之前两局,他从教练给他的教导以及隐隐的批评中已经有所醒悟,让他很不争气的对自己上场后而产生担心,心紧紧的在悬着。 他悄悄扭头望着卢教练不动如山的背影,有些挫败地垂下头。 其实教练和队长说的,他早已经反应过来,下场冷静到现在,他已经把之前的那些战术都分析了个遍。 他懊悔,也有理智的剖析了,但等会再上场,是不是能把这份理智落到实处,他真的没太多的信心。 他不仅赛场上被对方突破心理防线导致表现急躁,因为比赛的刺激,还下意识的想用自己的理念来cao控比赛。场上急,下场还直接批评队友造成了影响,等于把有些情绪归结到了队友身上。 真的太差劲了。 韩晨低下头,重新将目光放回球场。 此时此刻是林幕再次面对对方三人拦网的一幕。 这样的画面,似乎从第三局开始已经出现了好几次,这也是蓬蠡队时常面对的进攻危急时刻。 他心里一紧,身体不自觉前倾,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 只见林幕在网前高高跃起,在快要接触球的那一刹那转手腕再次外翻,狠狠打了一个小斜线。 球擦着最内侧拦网手的手边,稍改变了下方向,落入了场中。 蓬蠡队再拿一分。 “漂亮!” 韩晨忍不住握紧拳头一声喝彩。 每次面对,林幕都几乎用相同的方式在处理球,但现在几次了?林幕有过失败,却大多时候都能完成得分。 他自然为林幕的精彩发挥而高兴、兴奋。 只是,兴奋过后,他心里的复杂却也是再次冒了出来。 林幕的表现优秀,甚至超出了球场两边球员的优秀,一对三屡屡拿分。 可这样何尝不是说明,在整体战术上的失败。 一对三的情况,本该越少出现才对,这其中需要战术的顺利运转,需要一传、需要更好,更合适的二传。 “哔!” 看着计分牌上尘埃落定的一分,比分再次超出,韩晨复杂的呼了一口气。 “韩晨,冷静了吗?” 场内两边球员因为一个球的结束,庆祝的庆祝,懊恼的懊恼,比赛重新开始后,场内、场边短暂的又恢复了安静。 这时,卢林没有回身,背对着指了名问道。 韩晨赶忙起身走到教练身边,忙不迭的点着头嗯了一声。 两人短暂的沉默了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