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青排赛尾声 (第2/2页)
且节奏非常快,庐州五中越来越有些跟不上蓬蠡队的节奏……” 主席台。 鲁指导听着现场大喇叭里越来越活跃的解说音,无意识的呵呵笑了声。 这个解说专业上还可以,就算比他们省队主场的那个解说也不差。解说的东西和语言组织上也挺有意思的。 不过,应该不是专业体系内的,就排球深层次的一些东西,了解的还不太够。 就比如刚刚说的那个小子的发球因为激情、兴奋了有些不稳定。 这哪是不稳定,是这小子心态太稳定了才是! 鲁指导的嘴角不由的微微一扯,脸上自然的挂上了些淡淡的微笑。 也不知道是他自己下的决心还是小卢教的,反正挺有意思。 鲁指导看着场中的林幕,又看了看稳坐场边的卢林,微微点了点头后,收回了目光。 比赛大局已定,他该看到的已经看到,或许说,是小卢和那几个小孩想让他看到的,他都已经看到,也看明白了。 这接下来,该是他思考下的事了。 “小李,你之前说你对蓬蠡队观察了不少日子,那么你给我说说你对他们的具体了解?” “小卢,还是小林那孩子?” 李教练似乎是猛然才回神,不由的问了问。 刚之前鲁指导问他和费主任的话,让两人心里在斟酌思考。说实话,他们之前的想法就是想靠几个球员和一两套战术带动梯队改变下现状,细致的东西确实没考虑太多。 但鲁指导这么一问,他们知道了,就只这样,显然不太够,人家不一定认同。何况,能让老头子给他们顶事一次不容易,而顶这一回,不该是只为了一批球员,短短的几年,甚至只是一两年。 鲁指导听着李教练有些愣神的回问,似乎也是看明白了他们的想法,笑着摇了摇头,“之前我说的,你们听听就罢。如果你们确实有想法了,还是那句话,要让我看到东西。具体的,你们好好斟酌。” 费主任一听音,也赶忙的表态,“我们明白,鲁指导,您放心,我们会仔细规划好了再向您具体汇报。绝对不会草草就拍脑袋上想法,辜负了您的一片心意……” 鲁指导摆摆手,打断了费主任的表决心:“这个你们自己考虑,从我本心里想,我希望你们多动脑子,多花心思把梯队工作干好,其实工作上下的事和打排球一样,基础决定了一切。” “好了,先不说这些,就说说小卢和这几个孩子,嗯,特别是这个3号小孩,是16岁了?” 鲁指导继续道,说到这里,他似乎是有些考虑到什么,接着有意的提了一句,:“小李,小费,不管你们的计划如何,这个小孩你们就别放在计划内了。回头你们青年队我也打算抽个时间去具体看下……” “鲁指导,您这是……” 李教练心里一惊,这一场比赛就挂上号了?他可是本来就把卢林和林幕那几个小孩计算在内的了。 “呵呵,我什么想法回头再说,反正我跟你说了,别计划在内就是!” 鲁指导笑了笑,接着有些提点道:“小李,你们是青年工作,你们该形成的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因为成绩。当然,成绩是能直观展现的东西,但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亮眼,那没意义。至少对你们青年队没意义。” “就比如说这几个小孩,按他们现在的水平,足够在青年层次成为主力框架,但如果是透支潜力,那么对未来的成年时期没有任何作用。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的该是让青年队员在一个体系内,有序的成长进步。这个体系比一两个天赋球员对你们更有意义。” 李教练想了想,有些干涩的笑了笑,道:“鲁指导,您这么一说,让我真有些措手不及……” “跟您说实话,小卢和这几个孩子,我确实是观察挺久的了,我向费主任汇报时说的,确实是想用这几个孩子为契机的。您也看到了,这几个小孩,特别是那个林幕,他到明年5月才满16岁,当的起咱们徽省青年层次的优秀代表吧?” 李教练看着鲁指导点了点头,他轻呼了一口气,接着道:“我3月份时第一次看到他们,那会儿他是打副攻的,那一场教学赛,他虽然和现在打的位置不同,但在整个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和现在差不多。攻防全能,攻守全面……” “哦?”鲁指导有些奇怪了,有点意味深长的问道:“如果是这样,这孩子,嗯,也包括另外两个,怎么连你们青年队都没进去?你们青年队要求现在这么高了?” “鲁指导,我们青年队虽然是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选拔工作怎么也不可能这么粗暴的……” 费主任听出句头了,赶忙解释道。 李教练也是赶忙道:“鲁指导,我的意思是,当时他确实是如同现在这样的角色,但这个全能全面跟很多通常意义上的全能一样。” “全面”“全能”这个词太笼统,也太宽泛。只要攻防都过得去,谁都能称得上一句全面。 不说国家队、国青队,光说每个省队、梯队甚至业余队,就有多少“全面”的攻手? 说得好听是全面,说得难听点就是干啥啥不行。 哪个都会,哪个都不精。 如果球员本身没有一定的心态意识,几乎99%以上的无法正常的发展起来。他们青年队,在培养上也没有想过如同卢林一样从一开始就定位。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只会让球员从某一两项开始深挖练起,直到某一稳定期才尝试再扩展技术全面度。 当然,那个时期或许球员成年了、定型了,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或许会浪费不少本来就有真正全面天赋的优秀人才。 但天赋这东西,谁又能说的准? “鲁指导,您知道的,我们青年工作,在培养层面上考虑,所以当时……当然,我们也没有彻底放弃观察,这不,包括这一次的比赛,前面两场我都带着队伍过来看了。” “说实话,我挺佩服小卢,当初因为这个林幕的问题,他和我的思路有些分歧,他是重点推荐的,我们因为人员和当时的技术层面考虑没有收纳。 这不,本来小卢本来准备和我一起搭班子的,因为这个也没能成行。现在事实证明,我的眼力没他的好。” 鲁指导笑了笑,“呵呵,小李,也不用妄自菲薄。小卢这小子打球是不错,但干教练,现在说不准。” 李教练听出了鲁指导话里对于卢林的那份欣赏,他倒也没什么嫉妒的,早就放开了。 他也跟着笑了笑,“这个孩子目前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期,现在的表现您也看到了,我前几天我和小卢聊了聊,我们谈到的一些定位和建队、建体系的思路问题,所以,我才有了跟费主任汇报的那些想法……” 鲁指导点了点头,所谓的定位和建队、建体系,之前李教练就和他谈到了不少,他只稍一琢磨就明白了,而且,场上的比赛表现,特别是第三局,也算是彻底给他展现了一回。 其实,这些想法,从卢林那一届球员退役后,他就已经有考虑。他也打算趁他最后在岗位的这几年为徽省的排球打个下一段的基础。 而,这个基础,必然是需要球员,也需要教练,他毕竟老了,有些思路上不可避免的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他也没那么多精力和心力改变自己。但,不妨碍他给有思路、精力、心力的下一辈们多保驾护航一段。 李教练似乎是看出了鲁指导的想法,他的眼神闪了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