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安置流民 (第1/1页)
赵知来轻声安慰。 “你无需害怕,本官是安州吏目,放心,本官保证,全力救治你孩子……” 随着他不断地诉说,女人的情绪稳定下来,让王双放开她后,她就抱着孩子,躲在墙角。 或许因为情绪激动的后遗症,女人的身体仍在瑟瑟发抖。 给她拿来不少衣物保暖,赵知来就让她静待一会。 然后,开始准备给孩子输液。 因为如娘几人的伤势,赵知来下载了护理cao作教学视频,学习过如何扎针,如何处理相关情况。 尽管是二把刀,没有cao作经验。 但面对生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能赶鸭子上架。 其实想想,静脉输液诞生之初,那些医生可没什么参照,甚至还拿羽毛管当针头,不照样给病人输液。 现在,赵知来只要按照视频一步步cao作,依葫芦画瓢即可。 先是准备好生理盐水,按照医生的叮嘱,混合了一些药物,主要是营养物质,让孩子快速吸收,尽快恢复。 下面就得消除女人的戒心,让她知道是给孩子治病。 这确实颇费一番功夫。 不过,最后总算给孩子打上了点滴。 女人守候在一边,一会看看孩子,一会又盯着盐水,视线从未旁落。 她下意识地咬着嘴唇,渗出血迹,而一只手还扣进土墙,磨破了皮,但她都不自知,貌似没有了痛觉。 那双眼睛布满焦虑,很是无助。 偶尔发出喃喃细语,似乎是童谣,却透漏出苍凉之意。 赵知来受到感染,生出怜悯之心。 等一会看输液效果,实在不行,只能回现代打听情况,买些对症的药物。 接着,吩咐士兵埋锅煮粥。 这一片窑洞不止一个,而流民肯定也不止女人娘俩,赵知来又去了下一处。 只是推门进去的场景让人汗毛直立。 地上躺着超级肿胀的尸体,眼球突出,嘴唇变得很厚且往外翻出。最让人骇然的是嘴里的土,貌似从肚子里涌出来一样,塞满嘴巴。 赵知来脑袋出现一个念头,这是一具吃土撑死的尸体。 想到此,心里都多了不少恐惧,连忙退出窑洞,让人将窑洞封死,防止传播瘟疫。 接下来,赵知来又去了其他地方,有些洞里有活人,有些则是死人,活人都是有气无力,而且大都躺在洞里奄奄一息。 赵知来内心不光受到冲击,还受到煎熬。 无论现代还是过去,土地还是这片土地,乡民还都是同胞。 可眼前,他们正面临生命垂危,赵知来不能放弃他们,也不敢放弃他们,要救活他们。 将他们迁回安州城内,给他们食物吃,给他们房子住…… 逛了一圈,他又给了几位流民用了药,就返回那对母子的窑洞,此时,正好听见一声之音。 “娘……” “诶……” 女人喜极而泣,拿脸蛋贴着孩子额头,身体又止不住颤抖,一时无法自控。 赵知来的眼睛莫名地湿润起来。 他受不了这个场面,默默地退出了窑洞。 既然能够开口发声,那就没有性命之忧,赵知来放心不少。 不久之后,粥也熬好了。 所有流民都喝了一碗满满的稀粥,生命或许就能得以延续。 赵知来本来只打算发点粮食,送些衣服,让他们自己缓过来,但窑洞的情况实在太恶劣,如果不及时改善条件,很多人会重蹈覆辙。 所以,赵知来决定在安州划出一块地方,收治这些流民,保证能活下去。 现在空地上一共一百二十三人。 要么席地而坐,要么蹲在地上,喝着热粥。 “赵雁,所有流民都在这里吗?” “老爷,凡是不能走路,小的就让人搬过来,都在这呢。” “好,你现在回去通知黄巡司,将城门口那片清理出来,安置流民。” “老爷,小的遵命。” 而现场的进食接近尾声,加了盐的粥让人回味无穷,流民时常抬头望一眼铁锅,一副眼巴巴的样子,似乎想要吃个酣畅。 赵知来没让众人再添一碗。 凡事最好讲究循序渐进,长期挨饿,不能暴饮暴食,需要给身体准备时间。 “陈彦中,你去寻些铁锹镐头,再带些民夫过来。” “好的,老爷。” “对了,尸体不要动,来了,先清理一块地,再挖好坑。” “遵命,老爷。” 随后,陈彦中就带着一队回城去了。 赵知来打算先焚烧尸体,然后进行掩埋处理,而且,不只是窑洞这一块,也要将城内清理干净。 正好在附近挖一个大坑,为丙子之难亡殁者建个墓,也算是有了安身之所,他们就不再是孤魂野鬼,不再没有根。 处理死者要保持尊重,那对生者更要妥善安排。 “本官乃安州吏目,现令尔等迁往城内,将得到免费衣食,可明白?” 流民喝完粥,又拿了衣服。 自然相信如此承诺,但这年代尊卑有别,没人敢随意出口回话。 “谁不明白?” 现场仍是一片静悄悄的,赵知来只好逐个点名。 这样一来,总算问出流民心中的担忧,有人害怕城里其他流民殴打,有人担心领到的粮食够不够吃。 赵知来一一解答,并当场做了保证。 流民还从未见过如此地方官员,感激的同时愿意听从任何指令。 “那好,你们就待在此地不要走,日落之前,本官会安排你们进城之事。” 沟通过后,现场气氛热烈不少。 “老爷,小的听话!” “老爷,小的也不走!” “老爷……” 而流民的回应也争先恐后,看得出那是内心的尊重。 其实,安排流民待在太阳底下,也正好杀杀毒,减小携带病菌进城的几率。 赵知来一行人也很谨慎,同流民接触尽量保持距离。 但是,日常做事难以避免,更何况还要处理尸体,就要进行完善的防护,所以,他要回现代采购一批防疫物资。 如今像口罩和消毒水之类的东西已经泛滥,很容易就能够买到。 可药物是特殊的商品,受到了一定的管控,现在人少,一百来号人口的用药量,勉强能够筹齐。 但再往上加,或者说供应安州。 那就需要好好规划一番,想好门路,避免被相关部门察觉,否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可能,有人觉得小小一个安州,就算敞开供应,那又能消耗掉多少量呢? 如果有此想法,那就低估了明朝的城市人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