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名声在蓝家的影响 (第1/2页)
易娜--易玖的姑妈,正坐在她自己的办公供桌前,仔细地阅读东方日报上对易玖的报道。 易玖中五毕业后,流落街头。因为年少无知,所以他对加入社团充满好奇,就做了社团的小混混, 一段时间过后,易玖对社团只会做收保护费、看场子、欺负弱者等众多恶事,反感排斥,开始关注起国计民生、民族存亡,让他思想逐步蜕变。 突然有一天,易玖大彻大悟,开始动笔写武侠小说《大唐双龙传》。 他决心在书中创造一个他心中的武侠世界。 在武侠世界里,他可以惩恶扬善,关注万民疾苦,拯救国家危难。 。。。。。。。。。。。。。。 《大唐双龙传》就是在易玖这样的侠骨仁心下诞生了。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两个小人物从小混混开始起步,通过他们的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历经万难,最后成长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易玖个人也靠一部小说,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创造了一段奇迹。 他的稿酬千字600元,已经成为全香港作家里面最高的。 易玖既是我们香港新时代里的青年楷模,也值得全港所有年轻人学习。 好家伙! 东方日报把易玖吹捧成了香港青年楷模了。 报道中易玖本身的经历,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思,故事性、传奇性、都有了。 这很符合东方日报新闻报道的一贯作风----新闻报道故事化! 看到最后,易娜哭笑不得。 她知道得非常清楚。易玖因为在街上调戏女人,所以被社团的人打得住进医院。阿弟一家担心他继续在街头做小混混出事,就花钱送他进了无线艺员培训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易玖就开始写小说了,才有了这部《大唐双龙传》。 不过,不管怎么说,易娜都替侄子易玖高兴,以后他总算有了个吃饭的营生。 就是不知道易玖是否可以写出其它类型的作品,易娜对易玖的武侠小说是看不上眼的。 号外杂志社主编岑建勋,发现易娜正拿着一份东方日报全神贯注的阅读,好奇得问:“哎呀,易编辑,你也看《大唐双龙传》呀!” 没办法! 岑建勋不得不惊讶! 东方日报的这次炒作太吸引眼球了! 虽然号外杂志社里的人对武侠小说感兴趣的不多,但是对金钱热爱的人不少。 香港本来就一个商业社会,一切向钱看就是它最大的原动力。 千字600元的稿酬,远远甩出大多数从事媒体工作的人。 他们《号外》专栏稿件,千字700元左右,但这是名家的价码,比如请亦舒来写一篇影评,差不多是这个数——《明报》最多给她千字500元,《东方日报》也许会给她千字900元,而且需要专业性和创造性极强的稿件才行。 亦舒随便写一篇抒情散文,稿费不会超过千字300元。 如果请普通的大学教授来写专栏,稿酬最多千字200元。 长篇小说稿酬,名家也就千字150元左右。 普通小说作家的稿酬,千字80元左右。 倪框的小说这种千字300元,香港也就他独一份,是特列! 倪框自己吹牛黄玉郎请他写科幻小说,千字500元的稿酬。 这只是一个新闻炒作由头,黄玉郎真正付给他的只有几万字的稿酬而已,接着就没下文了。 马亭坤这一下子在倪框吹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易玖的稿酬,不引起大家的注意都难! “岑总编,你误会了,我不喜欢看武侠小说!这部《大唐双龙传》的作者易玖是我侄子,所以我才抽空瞧瞧他写得怎么样。”易娜有点骄傲地解释了一下。 易玖这也算为她在杂志社挣了点面子! “恭喜!恭喜!”曾建勋客气了几句,就去忙他的工作了。 “娜姐,你侄子真厉害!《大唐双龙传》最近几天火得一塌糊涂,街头巷尾到处有人谈论这部武侠小说!”号外新来的编辑,坐在易娜隔壁的刘天兰,也赞美了一句。 如果易玖在这里,他就会发现,无意中他自己被两个大佬一致夸奖了。 蓝发食家。 大排档上午没什么事情,蓝益丰拿起东方日报,准备浏览一下今天的娱乐八卦。 他是蓝婕瑛大妈邓娥的儿子,人没啥本事,就是整天跟着蓝婕瑛阿爸蓝昌炒菜、做菜,经营大排档,典型的香港社会普通小青年。 他最喜欢的就是看娱乐八卦。 “易玖!”刚打开东方日报,蓝益丰忍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