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暗度陈仓 (第1/1页)
李德斯经过李父同意后,来到了香港交易所大厅,找了个凳子坐下。大家都在等,等李叔的消息,等道上的行动。 “小朋友,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一位接待员来到李德斯身边 “不用,我爸爸去买股票了,让我在这里等他,他一会儿就回来了。” 接待员满意的走开,李德斯苦笑着摇摇头,自己这个年龄,真的做什么都很受限。也是因为现在廉政公署的成立,不然放在以前,李德斯断然是不敢一个人出来走动的。 毕竟自己也是李家大公子,万一被绑了,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搞不好自己还有命没命都是另一回事。 1977年3月22日14:09 李德斯在交易所等待了一个上午,但他并没有感觉一丝一毫的无聊,因为他的精力全部集中在中央的那个黑色巨大萤幕上,他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精心布局的九龙仓股。 他同时也在观察、寻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影响中的那些“爆款”股票。 就在这时,李德斯发现交易所里陆陆续续进来了一些“鼠辈”,蹑手蹑脚,拿着现金、支票,先去开户,然后买入。 李德斯注意到,买入的都是九龙仓股,看来,计划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了。 同时,李父这边也得到了消息,众人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毕竟三天后的交易,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随着一股股股票的买入,交易所里开始出现许多嘈杂之声 “我刚才见到好多人进来都买的是九龙仓股,你说是不是要涨价了啊?” “别瞎说,我打听到了,那些都是欠了债,被道上的人拿刀架着脖子进来买的。劝你赶紧放下这门心思。” “啊?那这么说来,这股票是道上的人cao持?” “谁知道啊,别碰就对了,指不定哪天把你拉去卸手卸脚的!” 随着风声渐渐走漏,不少道上的也开始议论起来。 新义安,向家 “哥,你说,这义群跑去炒股票干嘛?现在应该就剩不到千人了吧,还想搞事情?” “几个喽喽罢了,不用去管,稍微关注下就行,要真有大动作,那义群也没要继续在道上混下去了。” 最开始的时候,义群的举动还是招来了许多势力的关注,但考虑到跛豪还在号子里蹲着,义群千号人也闹不起风浪,渐渐大家都觉得是义群在洗钱,也就没有更多的关注了。 再加上部分散户跟投,九龙仓股,九龙仓股的股票涨幅非常快,但是由于没有引起多方争抢,这些涨幅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1977年3月23日 现持:17,345,673;今日增持:2,324,654;股票现价:18.4;股票涨幅: 5.4 “今天我已经派人放出消息,今天道上要开始投放股票,相信很多散户都会尽快出手,我们今天要以最快的速度抢购股票。 至于道上那边的股票,能拿到,就拿,拿不到,我们可以放弃,因为我担心义群可能还有人想要反水,昨天他们报上来的收购数明显有误差,所以今天如果逼不得已的话只能速战速决!” 李父一席话说完,大家都不由得揪起心来,看来,这是场硬仗了。 随后,股票收购速率迅速拉伸开来,中央黑板的数据疯狂跳动。 新义安向家 “哥,苗头不对!现在九龙仓的股票异常火爆,一小时成交量起码上万,上十万,义群不可能有这么大能耐!” “确实,昨天我也去调查了一下,应该是还有一拨人在收购股票,没想到才不到一天,这些人就开始疯狂起来了,走,我们也下水玩玩!” 许多经济学家,股票行家都嗅到了血腥味,纷纷开始涌入市场!一时间,流言四起,资本如同深海中的鲨鱼嗅到了鱼群,疯狂扑向股市。 怡和洋行创办于1832年,注册地在广州,创始人是两个苏格兰人,威廉·渣甸和詹姆斯·马地臣。 威廉·渣甸原本是一名医生,曾在东印度公司担任医生职位。1817年的时候,他不满足于行医生活,开始和别人合伙走私鸦片。 最初他在孟买一带活动,虽然在中国也有业务,不过都交由一个名叫霍林沃兹·马尼亚克的人代理。 1823年,霍林沃兹从自己的哥哥那里继承了专门经营鸦片走私活动的查尔斯·马尼亚克公司,并改名为马尼亚克公司。 霍林沃兹认为渣甸是一个有胆识、有商业头脑的人,于是邀请渣甸进入马尼亚克公司,两人合伙经营。 不久,霍林沃兹退休回国,很少过问公司业务,渣甸开始全权负责马尼亚克公司在广州的进出口业务。 詹姆斯·马地臣也曾在东印度公司工作,1815年,他成为一名自由商人,加入了自己叔父开办的一家公司。 业务逐渐熟练以后,马地臣离开叔父的公司,来到广州开始从事鸦片走私。 1826年,马地臣结识了渣甸,并在两年后加入马尼亚克公司,成为渣甸的合伙人。 事实证明,这两人是天生的合作伙伴,两人一般的胆大,一般的欲壑难填。他们不满足于广州一地,把触手伸到了渤海湾一带。 1832年7月1日,渣甸和马地臣正式在广州注册成立怡和洋行。而在前一天,马尼亚克公司刚刚倒闭。 由于当时清政府腐败泛滥,之前强大的东印度公司也已经日薄西山,怡和洋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英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头号公司。 当时的渣甸被其他商人称为“大班”,也就是总经理的意思。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实行禁烟政策,怡和洋行的鸦片走私受到很大打击。 怀恨在心的渣甸开始努力游说英国政府向清政府开战,同时把香港夺到手中,作为英商的贸易据点。可以说,在鸦片战争的爆发上,渣甸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怡和开始拓展业务范围,首先是进入地产业,之后逐渐进入铁路、船务、矿业、银行等诸多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1886年,怡和洋行和英商保罗·遮打合作创办了九龙仓公司,主要经营码头货运业务。 保罗·遮打本人是货运行业出身,曾创办香港码头货仓有限公司,但由于起始阶段资金不足,最终破产。 后来他从香港政府手里买到了尖沙咀临海的地段,当时那里很空旷,非常适合建立码头。于是他找到怡和洋行,合伙成立了九龙仓。 所以,九龙仓一旦被收购,对于怡和洋行是巨大的损失,故而怡和洋行也迅速开始了激烈的反收购动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