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后传_第二十六回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年失望年年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回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年失望年年望 (第1/1页)

    第一章

    上回说到段运凯听了薛宝钗的父亲所说的话后,又想起王立权的善意指责,同时也知道种菜,养猪,养鸭所需要的劳动付出已严重超过了他们的劳动支出。他本身又不是一个很勤劳的人,有些事情去做都是碍于薛宝钗而不得己去做的。那时候偷懒,有薛宝钗顶着去做。现在再由她顶着去做,是说不出去的也不敢这样做,怕被人知道要指责。

    段运凯经过思考衡量后。睌上看到薛宝钗的心情不错,对她说:“阿爸与你表兄说得对,钱是赚不完的。我们有的是时间,赚钱慢慢来。你现在身体素质还未恢复正常,如果象以前那样那么劳累,我过意不去,也难以与你父兄交代。”

    薛宝钗说:“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段运凯说:“猪、鸭我不是说不要养。而是认为少养些。菜就不要种了。种菜确实辛苦,你是知道的。我们在浇菜时,有时眼睛都在打架,这个阶段那些季节菜浇水施肥跟不上,基本上长不了,并且没有用了,我已经叫国玉把那些菜弄去喂猪了。现在就不耍再种了。”

    薛宝钗说:“靠鱼塘里的鱼,我们何时才能还完债务。再说我们闲着是闲着。地己经租了。租了闲着不利用,这不是浪费么?不乘这个机会,多搞些生产,多赚些钱,以后赚钱不一定有机会了。你想想:我们在东莞那么辛苦都顶得住。在这里累了有个地方休息。在东莞,累了还要经常露宿街头,公园,还怕抓呢?要找一个可以自已发挥的小舞台是不容易的。现在不珍惜机会,不把我们这个小舞台装扮得象模象样的话,以后再找机会就困难了,我认为乘我们现在还年轻,吃得消,应好好抓住机会多赚些钱。累不死人,而是煅炼我们的意志与毅力。社会是这样,没有停止,只有前进式后退。如果我们这次后退,以后再创这个机会需要多少时间,还有机会么?又是一个问题,欠一万多元,不继续捱下去,再走街边,就是我们两人不吃不喝,也要一年多才还清。没有苦就没有甜,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段运凯说:“我不是说全部不要,而是说,减少一部分。”

    薛宝钗说:“只要我们合理安排,是完全不用减的。菜园浇水,我想买台潜水泵,不用挑水就省了很多劳力。”

    段运凯说:“这样好不好?菜,种。但最近还是不能种,因你身体还末恢复,季节菜种了,也没有办法去市场卖。等你身体完全恢复了再种,这样我也可以向父兄交代。”

    薛宝钗说:“菜最近不种,但必须改为种猪食,鸭饲料,不能空置。猪,鸭就不能少,五百只鸭,五十头猪,不算多,有可能,我还想增加。”

    段运凯的堂叔,也就是段国玉的父亲也来到池边。段运凯说:“”阿叔,你身体不好,就没有必要来,这里现在也没有什么事。”

    国玉父说:“卫生院路太远,我腿脚不方便,没有办法去,我应来向你们道歉。在乡里旁,没有来,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去看看宝钗怎么样?”

    段运凯说:“现在没有什么大碍,身体好了很多。她今天要出来做事,我不同意,现在正在屋里看书。”

    国玉父说:“对,暂时不要出来做事,如果伤风会得后病症。”薛宝钗看到他老人家入内,连忙起身说:“老叔,路这么不好走,就不要来,我这里没有什么事。”

    国玉父说:“我来是应该耍来的,不说我们是亲戚,就是邻居,你有事,也应该来看看,这是常理。你老婶说你坐月子,最好不要随便出屋子,怕伤着风。冷的东西不要吃,洗衣服叫运凯,国玉,你婆婆都可以。”

    薛宝钗想起她在卫生院时,运凯母对她奚落

    ,说的话,不觉流了几滴眼泪说:“洗衣服的事,不敢麻烦她老人家。”

    国玉父见状,连忙说:“不要过份悲伤,还年轻,明年再生一个,可惜的是这次是个男孩。”

    段母在旁听了叹口气说:“真是家门不幸,叫好好去拜土地爷,多去娘仔庙进香,求娘仔保佑就不听。”

    段父说:“年轻人,思想不要太过进步,如果没有,千百年来,怎么有人相信,香火不断。不知道她在家里是怎样教育她,””

    国玉父说:“现在这个样子,旱地作物少种些,特别是种菜。种菜要天天浇水,种一些地瓜,南瓜,不用天天浇水。迷信这东西,信者有,不信者无。但我们生在农村,入乡随俗,有空去烧烧香。”

    薛宝钗说:“目前种早地作物,没有种菜。”

    晚上,阿青仔来串客。段运凯跟他谈到薛宝钗只同意暂时少种疏菜,不同意减少猪,鸭。他对薛宝钗说:“釵姐,人应量力而行,自已的身体状况不完全允许就不要勉强为之。过高去追求个人目标受伤的是自已。我看你不仅是为了钱,你是在追求所谓的人生价值。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不设定一个目标去追求,就会觉得生活没有色彩。早上起床也懒洋洋的。因为不知道起来要做些什么。做了那些事又有什么意义。这种人的生活从某一个角度上来看是充实的。但从另一个角度,即外人看来是自找苦吃,所以我说不清楚。是对还是错,但不管怎样设定目标,都要考虑自身的条件。我看你应放慢脚步,调整好身体,积蓄一下力量,以后追回是不为迟的,不要过份给自已施加压力,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阿青仔实际比薛宝钗大些,但他喜欢叫她“宝钗姐。”至于理由,没有人知道,他也说不清楚,可能是为了更亲近她。

    薛宝钗说:“这样已是很减压了。季节菜没有种,单纯养猪,养鸭,并不是很累,何况这些猪,鸭差不多好卖了,没有必要再减,以后要减,再视情况而定。其实我的目标,也没有那么高。只是欠的钱,压在心,很难受,想早点赚还人,会轻松些。”

    阿青仔说:“你说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不顾身体,留得青山在,何怕无柴烧。身体垮,什么都没有,怎么能赚到钱。”

    薛宝钗是个闲不住的人。流产十二日后,就亲力亲为。伺养猪,鸭,旱地作物,割草养鱼,样样都干。

    薛宝钗在溪边割草,邻居一中年妇女经过时看到。大声嚷道:“宝钗,你不要命,你月子还没有坐满,怎么再浸水呢?”

    薛宝钗停下镰刀,抬头望去,见是邻居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人们称为“婵婶。”笑着说”:“婵婶,不碍事,我身体好。”再说己十多天过去了,承受得住。”

    婵婶说:“你现在还年轻,不晓事,这样会落下后遗症的。快起来,说说话,不要浸在水里。”

    薛宝钗上了岸问:“婵婶,你没有养鱼,怎么割一担鱼草?”

    婵婶说:“我割鱼草是卖给阿青仔。阿青仔这个人真有本事,小小的年纪,就发展这么大,每天我要割两担草给他。”

    薛宝钗说:“听说他只有几年的时间就发展起来。”

    婵婶说:“不是么,当时他承包乡里鱼塘时,不过二十岁,家境不怎么样。现在二十四,五岁,就成为大老板。听说运凯在外地经商做生意也赚了不少钱,做大老板,做大生意,怎么又回到乡里养鱼?是不是看阿青仔发展厉害,想回来家乡发展。”

    薛宝钗说:“我们搞这个之前,并不知道他发展那么大。只是后来决定要在乡里搞养殖,到他那里去看才知道的。同时,我这个人做事并不是因为人家有大发展就要学样。”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