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各方动作 (第2/2页)
绝望,因为妖皇血脉断绝,没有妖能将一盘散沙的十万大山整合。 本以为十万大山会一直安静下去,但一直以来积累的妖族大运终于在这场大世之前爆发了。 一个刚刚诞生的普通小妖血脉返祖,出现了纯血的妖皇血脉,成了如今妖族公认的未来妖皇。 要不是实力还达不到,这位未来妖皇早就正式称皇了,毕竟血脉摆在那,他生而知之,自己取名为帝涿。 就算实力未到,十万大山中的各类妖族也都团结到了帝涿身边,并且动作不断。 如趁着大虞无暇南顾之时,亲自带领妖族北出十万大山,攻占了浦光州还有南黎州两大外州。 这两州与十万大山相邻,以前一直是大虞重兵驻守之地,只是大虞内乱不断,这些边兵早被调回内九州了。 妖族也不像妖魔那般肆虐残暴,虽然在刚刚攻占两外州时,经常有妖族偷吃人类之时发生,但帝涿马上就禁止了这样的行为。 除非人类冒犯妖族,不然不许滥杀无辜,更不许以人类为血食。 当然这不代表帝涿对人类就很好了,两州人类全数被贬为奴隶,为妖族干活服务。 除了少部分含有妖族血脉的半妖,其他人类都将从事最为低贱的工作。 浦光州和南黎州的历史非常复杂,曾经妖族于此地进行了长久的抵抗,期间自然发生了人妖“恋”。 在退入十万大山之前,又驱逐半妖,不认为这些半妖是纯正的妖族。 对于人类来说,这些半妖的父母中有人族,不能随意打杀,也就让他们在这里继续生活了下来。 但毕竟不是完整的人类了,半妖经常会遭到其他人的歧视,直到这么多年下来,半妖的妖族特征渐渐消失,这才好过一点。 帝涿为了未来大计,选择对半妖释放善意,很快就得到了熟知人类文化的诸多半妖效忠。 有半妖建议,暂时按兵不动,先以人类军队的战法练兵,等待时机再继北进。 于是南方也才稍微安定片刻。 …… 不管是谁要搞事,只要不是内九州出事,朝廷现在都不想去管,而且现在内九州出事的地方还少吗? 那个逼得朝廷迁都的乞活王周良,正在中州大地肆虐,就连洛都都被他占据了。 此事关乎朝廷最后的颜面,当镐京喘过气来后,拿出关中积存的底蕴,招募禁军平叛。 关中儿郎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是绝佳的兵源之处。 一时间朝廷军队打得周良节节后退,连繁华的洛都也不敢待了,丢下大部流民只带核心精锐疯狂逃遁。 最后被追得没办法,周良只能向镐京朝廷乞降,请求招安。 本来周良最开始掀起叛乱的想法就是求招安,但他没料到朝廷这般脆弱,打都不打就迁都跑了。 后面等一路打进洛都,在各种阿谀奉承之人的吹捧下,周良的心思发生了转变。 或者说他生出了错觉,那就是他周良是不是也能坐一坐龙椅,当一回九五至尊。 毕竟三百年来,还没人能如此践踏大虞的威严,没人能占据这座古老的洛都。 就差一点,周良就要冲进皇宫坐上龙椅了,还好家有贤妻劝住了他。 凡事多想想后果,洛都被他糟蹋成什么样子都没关系,可要是坐上那个位置,一切就不可逆转了,只能是大虞的死敌。 这一念之间就给周良留了一条活路,当周良请求招安的消息传回镐京时,镐京朝廷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没称帝,做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一切都还可以商量。 没办法镐京朝廷的底蕴就这么点,派到豫州镇压叛乱的新募禁军都要供不起了,再不快点结束战争,真要破产了。 反正朝廷的颜面保住了就行,叛乱也镇压了,反贼周良心慕王化而乞降,朝廷接受了谁又能说什么。 周良也没建官立制,也没自己称王,只是继承的那个草头王名头有些膈应。 镐京朝廷也以此为由,驳回了周良的公侯之请,只是敕封周良为谷阳节度使,下辖谷阳一郡。 谷阳郡与徐州相邻,是豫州最东边的一郡,遭受的天灾人祸不算多,尚属一个中上大郡。 没能封公封侯,周良有些失望,但可以保留自己的核心老营,有一郡之地养兵已经让他很有安全感了。 在接到圣旨的当天,周良就拔营前往谷阳郡,至于跟随他一路闯荡的流民还有杂兵他懒得管,朝廷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毕竟以后谷阳郡就归他自己管了,吃喝全得他来供着,自己的地盘可不能像之前那样糟蹋,养那么多废物怎么养得活。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为何朝廷要给他谷阳郡作为镇守之地,徐州州牧杨敬是如今内九州反意最明显的州牧,完全听调不听宣,就连赋税也是象征性的上缴一点。 有密报称,杨敬私底下服黄,甚至出入卤簿,简直大逆不道。 现在的局势不能随意惩罚这等大权在握的地方大员,否则容易逼反。 但也不能不管,把周良丢到谷阳郡就是让他们互相撕咬,朝廷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陈尧得知这个消息时,只是一笑而过,看来那个燕国公应鸿羽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廷,不然不会下这么一招。 换之前在朝廷正统还深入人心时,应鸿羽一点会想办法让那些野心家做大,最后撕下朝廷的脸皮,让世人都看看朝廷的虚弱。 现在洛都都能被一流民头子所占,说实话朝廷正统在兵强马壮之辈的人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时应鸿羽就不能一味掀翻棋盘,而是要给自己留点时间,不然自己故意弄乱天下,结果给别人做了嫁衣那又有何意。 应鸿羽自崛起以来就忠jianian难辨,很多时候明明表现得像个大忠臣,结果最后往往不是朝廷受益。 本来谁也不知道这家伙在想什么,直到他一手把持朝政,力主迁都后,很多人就看明白了,此人就是大虞王朝的掘墓者。 各大势力你方登罢,我登场,忽然间在第三次灵潮前夕又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