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201章 出使、建立运朝的各项条件 (第1/2页)
,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 李泌说道: “侯爷,苏大人,联盟之举是势在必行,但我们还得继续扩兵,七千万人口,战争潜力至少有500万兵力, 臣建议再扩兵两百万常规军,以备不时之需。” 朱天命也说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是我们太弱,大明与大宋都不屑与我们联盟,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展示出我们的实力与决心。” 李泌说道: “侯爷天纵奇才,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我们在天枢城藏兵三十万特殊兵种,到时候等大金王朝与大元帝朝交接兵权之后, 可以从天玑、天璇、天权三个镇子出征,劫掠人口,充实我们的人口。” 李泌再次提出一向建议。 朱天命也认可,因为三朝合一,铁木真必然会收拢兵权,不然这个三朝合一有什么用? 天枢城还未在暴露之下,到时候突然出兵,必然有奇效。 “那出使大宋与大明的人选怎么选择?” 朱天命问道。 苏轼说道: “臣去大宋,李大人去大明。” 朱天命现在与大宋的关系十分微妙,苏轼与大宋的官员大多认识,去大宋倒是个好选择。 尽管苏轼最先提出的改革惹火了太多人,但是现在都已经离开了大宋,对他们的威胁也已经不大。 苏轼沦落于一个侯国,也算他们这群人所为了。 现在苏轼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回去联盟,讥笑肯定会被讥笑,但是也不会故意刁难。 王安石、赵光义这些人智商还是在线的。 肯定知道,要是东瀛岛沦落于大元,最先遭殃的必定是大宋。 各项事情确定之后,就拍板决定了。 苏轼出使大宋,李泌出使大明,许秀、李存孝负责前线战事。 苏轼与李泌各有一位雷龙族元婴后期巅峰蛟龙陪伴,以保证安全。 … 大明京城。 胡惟庸收到了衍国使书,连忙向朱元璋报告。 宫阙连绵,朱红瓦绿的大殿内, 朱元璋一身冕服,十分威严, 不时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笑容。 一旁的朱标与朱棣,不明所以,十分纳闷。 朱标问道: “父皇,是何事?”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淡淡说道: “朱天命想要联盟罢了。” 朱标说道: “这是好事啊,不然大元坐大,对我们威胁也很大,现在东瀛岛,至少十州都在大元手中了。” 朱元璋说道: “朱棣,你怎么看?” 朱棣一听自己的父皇问我,立马小心说道: “儿臣以为大哥说得没错,不过,我们倒是可以试探一下这位出使的使者,锦衣卫的人前不久不是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吗? 我们何不刁难一番,试一试是否真的是大才?” 朱元璋闻言,淡淡说道: “确实可以试一试,看看这个朱天命到底有几分识人之明,究竟值不值得我们联盟。” 十日之后,李泌带着使团来到了大明京城,住在大使馆。 负责接待的乃是大明礼部尚书,胡惟庸。 某京城繁华酒楼,包间。 李泌拱手问道: “胡大人,不知道贵朝陛下愿意联盟否?” 胡惟庸说道: “我朝乃帝朝,雄兵过亿,兵峰强盛,其实联不联盟都无所谓,主要是看李大人能否打动我朝陛下, 不然这个联盟可有可无。” 李泌一听就知道朱元璋的打算,要是自己不能拿出点东西来,可能就是他们联手起来灭了衍侯国。 “多谢胡大人的盛情款待,在下已经吃饱喝足,他日胡大人要是来衍国,李某必定以最高的礼节招待。” 翌日一早, 奉天大殿。 大明群臣与朱元璋讨论完事情之后,才召见了李泌。 “衍国使者,参见大明明帝。” 李泌微微一鞠躬,不卑不亢,既给了朱元璋面子,也没弱了衍国的名头。 “不知衍国使者来朕大明有何要事?” 朱元璋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道。 李泌重重的说道: “联盟大明,共抗暴元!” 说着李泌再次把准备好的使书递了上去。 片刻之后, 一旁的杨延和就得到了授意,立马说道: “我大明帝朝兵多将广,能人无数,自然可以对抗大元帝朝; 而你衍国,国小民少,这个联盟,十分不对等,也没资格与我大明联盟, 何况你们还要求我们大明给这么多的援助,这也能行?” 李泌知道联盟不会一番风顺,而且还要求大明送一些各种人才,怎么都不算合理,但是也必须要说。 “这位大人此言差矣,您可知唇亡齿寒这个道理? 一旦东瀛全岛沦陷于大元,那么即将到来的五大势力,也会被大元鲸吞, 到时候大元必将在东海域掌握不弱于大宋的疆土,三面夹击之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李泌沉声说道。 “何来的三面夹击?” 这个时候,一位不知名的大人出列问道。 李泌沉声道: “元、辽、金,三朝合一,难道不是三面夹击?” 大明朝臣闻言一惊,细细一思考,李泌这话,确实有可行性。 现在大元获得了皇天后土玉,晋级天朝,迟早的事情,要是以王朝、皇朝的身份投降过去,必定能获得不低的天地果位与爵位, 而且说不定还能掌握实权。 三朝关系之前本就密切,现在三合一,未必不是危言耸听。 一旦成功融合,多出的强者、兵力,绝对会给大明、大宋造成极大的压力。 看来这位李泌还真不是浪得虚名,竟然能推测出三朝合一。 这下不用李泌再次阐述厉害关系,大明的文武就会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了。 朱元璋眯着眼,静静思考其中利弊。 大元占据了东瀛岛对大明不利,但是让一只雏虎成长起来,也对大明不利。 但是眼下大元的危害远远大于大衍侯国。 朱天命想要成长起来,至少也要上百年,人口就是遏制大衍侯国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仅朱元璋想到了这点,大明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想到了这点,刘伯温这个时候出列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确实可以跟大衍侯国联盟,不过这里面的各项资助的改一改。 人口不能给、炼丹炼器的人才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