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一章 即将出现的结果 (第2/2页)
, 在父亲的申请下他才看到了关于王猛的一部分文件, 他才知晓,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类, 而且这个人类,现在已经到达了距离蓝星将近六万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上。 谷唹 并且大都地面指挥中心还与王猛有着联系。 可纵使这样, 每当想起这样一个存在, 他的心中都会蹦出同样的一个疑问: “那真的是人类吗?” 不但是他,凡是知道王猛存在的航天员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说起来,父亲与王猛还有过接触! 虽然这种接触不是直接面对面的。 但要是王猛不是人类, 那父亲岂不是成为第一个达到太阳系边际的人类, 而且还是与外星高等文明接触过的第一人!” 想到这里,高征星失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这样幼稚的想法, 收敛心绪后, 他耐心的等待着深潜器的上浮, 所幸上浮的速度要比下潜的速度要快一些, 因此他很快便看到了中继基地, 通过深潜器传回的图像, 他看到了这个处于深海中的中继基地, 相较于处于海面下50公里的海下基地, 中继基地因为所处深度更大, 所以建筑规模要更小,也更紧凑一些。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直通海洋上方的线缆, 因为海底漆黑的环境,这条闪着红点的线缆, 仿佛一条通天的绳索,直通天际。 而这条线缆的存在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无论是核聚变发电装置还是中微子通信装置的体积过于庞大, 若是进入更深处的海域, 便需要建造更为庞大的抗压系统,去放置这些巨大的装置。 可纵使这些年里,各项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 但要建立这样庞大的抗压系统, 依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因此更深海洋的中继基地,便选择了这样折中的建造方法, 通过线缆连接传递电力和信号,达到精简大量的设备,减低建造难度的目的。 至于线缆面对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能否有效的传输电力和信号, 这完全不需高征星要担心, 毕竟早在几十年前, 地面的特高压技术便已经处于蓝星领先地位, 上千公里的电力传输对于那时的地面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至于更复杂的海洋环境, 当初在大都南部海域,为了保证那个南部大岛,以及上面海昌发射基地的电力运转安全问题, 当时已经可以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铺设上百公里的海底高压电缆。 而在几十年后的当下, 这样的问题并没有难度, 若是不是因为当前的飞船的运力以及预算问题, 木卫三地面指挥中心,甚至想着往更深的地方建造中继基地。 …… 此时,高征星已经进入了中继基地中。 在休息了数个小时后, 恢复精神的他,再次返回了深潜器中, 他这次的任务,将不在是上次那般浅尝辄止, 而面对这次需要执行的任务, 不论是他,还是留在中继基地和海下基地的队员,还是在木卫三地表的指挥人员, 都是一脸的严肃, 因为接下来的任务并不简单: “这次下潜一共两个大任务!” “经过商议研究,地面指挥中心决定,先执行海底探索任务!” “明白!” 高征星回应了一声便开始为这项任务做准备。 所谓为的海底探索任务, 并不是要他开着深潜器降落海底。 纵使人类当前的技术,已经有了降落木卫三海底的可能, 但那巨型鹦鹉螺生物的行为极为怪异, 声呐探测的数据又显示, 海底可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鹦鹉螺生物, 因此让开着深潜器进入海底可能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所以,要通过探测机器人, 对木卫三的海底进行探测, 收集这种鹦鹉螺的生存数据, 以及确定木卫三是否如一些地质学家所预测的一样,是多层结构。 即冰下海洋的海底也是冰层, 在冰层下还存在着一层冰下海洋, 带着这样的目的,带着线缆的深潜器开始下潜, 两个小时后, 深潜器到达了预定位置, 在高征星的cao作下, 一台水下机器人,脱离深潜器继续下潜。 对于木卫三地面指挥中心来说,这次的任务,意义极为重大。 这将是人类第一次对木卫三海底世界开展的真正探索, 以往的几十年里, 人类虽然也尝试性的向木卫三的海底投射过探测器, 可这些探测器因为鹦鹉螺的存在, 很多探测器还未到海底便被捕获, 为了防止被捕获,地面也尝试过将探测器做的更小, 更不容易被发现, 可纵使是这样,到了海底总要开机进行探索, 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快便失去了信号。 至于为何这样, 对于漆黑的海底来说, 落下的探测器,也许就像开着灯光,在人类头顶上呼啸而过的外星飞船一样显眼。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于木卫三海底的情况知道的并不多。 所幸在大量的失败案例中, 人类也摸索出了新的办法, 开发出了隐形性能更好的水下探测器, 若是再给这样的探测器赋予更快的速度, 也许还能逃避巨型鹦鹉螺的追捕。 因此在不断的实验下,新的水下机器人便出现了。 而这种机器人的出现,也需要人的cao作, 在隔着海洋和冰层的情况下, 机器人的cao作存在着一定的延迟, 面对复杂的海底环境,和鹦鹉螺的追捕, 这种延迟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而这次高征星,进入深海的原因, 便是要做到及时的cao控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在有人cao控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变的更灵活, 还能及时调整方向,看到人们想看的东西。 此时水下机器人还在继续下降, 很快到达了距离海底50公里的位置, 原本干净的海水似乎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漂浮物。 而随着水下机器人的继续下潜, 下方所在的一片区域,便是异常声呐源的聚集区, 而那里是也人类一直好奇的一个区域。 追书神器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