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御驾亲征 (第2/3页)
丹凤门,人山人海。 顾弘文站在丹凤楼下,遴选出来的七百精锐武宦与两千枢密侦查缉拿司的特务,都在丹凤右广场集合列队,满朝文武数千官员,在丹凤左广场肃立,在静静的小雪中送行皇帝。 合上面甲,拔出天子剑,李晔就是六师元帅了。 “击鼓,进军。” 冷漠一语,李晔翻身上马。 鼓声传出,顾弘文率近卫扈从军跟随皇帝出发。 御道两侧,文武数千官员步行送君。 出丹凤门,再出承天门,进入承天大街。 过承天街,出朱雀门,进入朱雀大街,再出金光门。 “臣等恭送陛下,祝陛下旗开得胜!” 在宰相的率领下,文武百官举酒为圣人壮行。 接过别酒一饮而尽,李晔策马直奔蓝田,从御马监、紫微军、驻京左右神策军、神策军京西行营、神策军京北行营、御林军镇东镇西镇北三大营抽调的十万禁军正在蓝田县待命。 十万禁军分为一百都,共两百名兵马使,除令狐陈、张播、杨守忠原关中节度使,除刘齐、刘定、何仕武、裴进、郑定远、赵君肃等外戚勋贵,除李克良、李锐、李文博、李采雅、李知道等优秀宗室子弟,剩下的是武学毕业生和从六部有司与京兆府遴选出来的文官。 定初三年冬月十二,正午时分,蓝田原野。 十万禁军云集在此,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抵达蓝田后,李晔照例下令发放开拔饷银。 这次的开拔饷银数目高到史无前例,每名士兵发放八匹绢、三十贯钱、二十斤盐,不分是御马监四军还是御林军三大营,也不管是紫微七军还是左右神策军,都一视同仁。 四百万军费砸下去,军心振奋。 与此同时,军中也弥漫起一股慷慨赴死的气息。 禁军士兵大来自关中各地,基本上都没去过南方,但对遥远的南方也有所耳闻,什么虎豹横行,恶狼成群,蛇虫遍地,什么瘴气杀人,大泽吃人,深山老林里的妖鬼精怪更是恐怖。 天子发的这些开拔饷,足足抵得上一年的军饷。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子要买我们的命。 此去楚鄂,山水遥远,前途凶险,归期未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把这些钱财随身带上了,于是不少人都开始安排后事,把开拔饷寄回家里,算是最后奉养妻儿或孝敬父母之用,军中连续几日都有大批红着眼睛甚至痛哭流涕的士兵去委托参军寄钱,寄的时候还不忘让参军代写家信,交代几句遗言,也同样委托参军寄回家里。 “我们马上要出关伐楚了,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会发生什么意外,谁也说不准,所以我把开拔饷都寄回来了,一共是八匹绢二十斤盐三十贯钱,如果收到了,记得回信给我。” “官府来送信的时候,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 “一定要告诉我,官府给我们家授田的文书送到了没有。” “替我问候姑姑和jiejie,特别是爷爷,他身体还硬朗罢?如果钱寄回来了,你们买只羊给爷爷杀了吃,媳妇你一切都好罢?你要好好照顾老人,别跟老人置气,尽量包容罢。” “对了,回信的时候千万别寄错军营!” “我在右神策行营,神武都第十七队,参军蔡志林收。” “定初三年冬月十一,见信如晤,我原在的泾原军和其他十镇藩兵被改编成御林军了,我被分在御林军镇北大营横山都第六队,又要打仗了,不过这回是为皇帝打仗,挺好的。” “听说南方很凶险,所以我把钱寄回来,如果收到,请父亲回封信给我,信交给县衙就好,寄的时候一定别弄错了地方,我在御林军镇北大营,捉生都第三队,参军徐少归收。” 一封封家信写好,集中运送到兵部。 兵部收到后,按照户籍归属,转送各州府。 …… 冬月十三凌晨,日月交替。 “希律律!” 一阵嘹亮嘶鸣打破寂静,一匹乌黑健马奔出,李晔鬼胄覆面,身披明光十三甲,再不见丝毫淡然,唯无尽森冷,率五千虎豹铁骑当先,拔剑暴喝道:“传朕军令,击鼓出师!” 森严目光所过之处,武士无不振刀肃立。 “咚咚咚……” 旗令打出,数以百计的壮汉开始拼命敲鼓。 鼓声冲霄,顷刻之间,整个蓝田县尽被鼓声笼罩。 鼓声轰鸣之剧烈,竟是前所未闻。 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雄浑号角响彻长空,十万禁军誓师出关。 灰蒙蒙的天色下,由武宦和枢密特务组成的近卫扈从军率先追随皇帝而去,权宦顾弘文亦披坚执锐,其后御马监开始出动,武士高歌,战马嘶鸣,马鞭一挥,冲天烟尘顺势大起。 铁骑拔足,滚滚而出! 其后,左右神策军跟上,再后,御林军与紫薇军出动。 官牌林立,龙旗招展。 步声如雷,金戈相击,鬼神丧胆,日月失色!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龙旗漫卷北风,今日长槊在手,何时鼎定吴楚? 世界灰暗,载曜无始。 李晔恍如不见,视若无睹,脸色如铁,驾六龙,乘风而行,河水尽,不东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仙人玉女,下来翱游,这头盘踞在大明宫深处的恶龙,终是逆天成了气候。 “吾皇万岁!” 不知是谁,对天一声暴喝。 “万岁!万岁!万岁!” 十万人用尽力气,异口同声先后嘶吼。 这一声震撼乾坤,整个大地亦为之轰然一动,十万大军好像一条完整有如一体的孽龙,以无边残暴又凶神恶煞的架势冲将出去,长空之下,韩王世子李克良亲自执掌天子圣旗。 丈高的龙旗,就这么迎风飞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