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赵匡凝 (第3/3页)
夜把三个舞女带回宫的杜让能当即轻声提醒道:“此三妓成名日久,只怕多半已经失贞三教九流多人了。” 李晔收回眼神,装作左右扫视,看到钟匡时那两桌上,一个不知哪方镇的年轻人,正跟被踩到了尾巴的狐狸一样坐立不安,双眼在舞女与乐师之间逡巡,喉结不断上下涌动。 李晔看得一阵恶寒,当即起身往外走,杜让能等人起身跟上,粉红楼座位难寻,李晔一行前脚走,马上就有好几伙人同时冲上来,大雪下得紧,天气很寒冷,走出粉红楼,华灯已上的街上车水马龙,充斥着一片欢声笑语,平康坊里的繁华气象更真切地扑面而来。 李晔无心回去,打算再逛逛,杜让能等自然答应,于是十来人就顺着街道随意走走看看,人间烟火让李晔的心情舒畅了不少,耳边不时传来几句热情乃至妖媚的话。 “恩客,好久不见啊,想死七娘了。” “你没良心的,上回怎么说的?” “小浪蹄子,今晚叫你领教某的厉害!” 大唐帝国的首相不禁一阵尴尬,大唐帝国的皇帝却听得饶有兴趣,眼看站街的唐朝小姐们要像寒风一样扑面而来,杜让能大手一挥,随从们忙上前架住李晔突围,直到走进了偏僻的后巷,一行人才把心放下来,杜让能道:“瓜田李下须避嫌,陛下再不可轻易涉风化了。” “本公子就看看,又不做什么。” 说着说着,就快离开平康坊了,望着灯火阑珊的夜市,李晔刚要吟诗一首,就听杜让能低喊一声:“大郎!” 杜让能的声音虽小,从临街一家羊rou馆子走出来的一个少年郎还是诧异的转过头,看几人气度不凡,抱拳道:“适才是哪位兄台喊我?几位面生,赵某识不得,请恕罪则个。” 一听是淮西口音,杜让能装作不识,抱拳道:“在下杜相,一介商贾,大郎哪里认得在下,某是杜陵人,多年前随东家卖货蔡州,在人群里远远见过你一面,不想在长安又见了。” “大郎……” 这人到底是谁? 李晔没见过,正在脑海中回想,却听那少年郎抱拳回笑道:“原来如此,家父早年的确在蔡州,不过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想不到阁下竟还记得那惊鸿一瞥,劳记,劳记了!” 说着又看向李晔道:“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一股羊汤味扑面而来,李晔抱拳道:“某姓黄名尚字正,京兆贾人。” 杜让能补充道:“这是我东家,黄公子。” 大郎哦了一声,点头道:“不知兄台营生甚么,还去蔡州吗?” 李晔答道:“我们是卖……” 茶字还没出口,杜让能抢过话道:“卖绸的,今年不曾行货蔡州。” 李晔这才醒悟过来,河南多地产茶,不需要秦人去卖。 大郎一笑,道:“那蔡州的景福绸庄二位一定很熟了,不知刘掌柜可好?” 杜让能哪知道,心一横道:“刘掌柜富态,不相挂念。” 大郎道:“二位气度超凡,怎么看也不像贾人,顺便说一下,蔡州景福绸庄的老板不姓刘,二位的姓名既然不便直言相告,想必是有难言之隐,某不好让人为难,就此别过。” 说着行了一礼就要走,杜让能喊道:“留步!” 说罢对李晔道:“黄公子,这正是您日思夜想的赵大郎!” 不久,一行人在一家清净的客店雅间落座。 杜让能拿出一袋钱给老板,让他关门打烊,只做这一桌饭菜,老板屁颠屁颠去了,本来还想问问是哪家大官人,顾弘文眼一横,立刻打消了心思,不多时酒菜备齐,自然是顾弘文用银针验过的,老板被叮嘱不得出来,这边雅间内,裴进给座上三人都斟上酒。 大郎道:“某如二位所邀,现在可否请教二位大名?” 李晔微微一笑,杜让能自我介绍道:“某非贾人,但确实是杜陵群懿。” 大郎惊,失声道:“三司杜阁老?小子失礼,小子有罪!” 说着就起来作揖告罪,杜让能和蔼道:“不知者不罪,无妨。” 大郎仍是惶恐,请教李晔道:“请教先生名讳!” 杜让能之前说李晔是东家,能当宰相东家的自然不是常人。 李晔不语,从腰间解下一个物事,顾弘文双手接过,捧到大郎面前,大郎不看则已,一看更是惶恐,扑通一声跪下,伏惟道:“罪臣赵匡凝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晔道:“朕微服出巡,不必多礼。” 赵匡凝不起来,兀自道:“罪臣本为蔡逆,岂敢再失人臣礼节!” 说罢,行三跪九叩君臣大礼,李晔让他坐也不敢坐。 李晔含笑道:“此非庙堂朝廷,小弟不必多礼,朕向来如此。” 一个字字又把赵匡凝吓了一跳,见杜让能坐在李晔下首,才依样坐了,李晔问道:“各镇使节都在秦楼欢乐,小弟为何独自在羊rou馆子,这也太节俭了罢,而且你还不带随从。” 赵匡凝起身道:“死罪死罪,陛下休要折杀罪人。” 李晔称其为弟,可他哪敢跟皇帝称兄道弟。 见赵匡凝坚持,李晔只好改口道:“将军坐罢,朕与将军一见如故,心里想着,假以时日,将军必是朕之卫公,不想将军却觉得朕没有太宗的气量。” 赵匡凝闻言道:“家父随秦宗权作逆,陛下不追罪已是罪臣一家前世修来的福分,罪臣哪还敢跟卫国公相提并论,况且臣本卑鄙,腹内草莽,不通武功,才干不及卫公万一也!” 杜让能知道李晔有招揽之意,试探道:“赵将军才略非凡,赵相公必然甚为倚重啊。” 赵匡凝脸色一变,却不说话,只是道:“陛下身系天下,为何夜行?” 杜让能解释一番后,赵匡凝道:“陛下体贴外藩,罪臣也深感温暖,只是此事当付有司,有司不力则追其罪,罪臣冒死进言,陛下身系大唐社稷,不可再微服出宫,望陛下三思!” 李晔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匡凝一眼,语重心沉道:“李克用忠诚,朕就要保他子孙周全,此事虽小,却关系朝廷声誉,朕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只要忠于朝廷,就会得到朕的保护,且朕出宫也不全为了李克用,也想接近朕的子民,侦查诸事,希图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赵匡凝临走前跟皇帝透露道:“此事是宣武干的。” 他远去后,杜让能道:“赵匡凝有赤子之心,奈何其父与宣武牵连。” 李晔却跟没听见一样,询问道:“待其率荆襄入朝,朕封什么王?” 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