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故知,客栈,兰花谷 (第2/2页)
二狗子留了下来,今晚是他值夜。 偏僻的位置,只要起风总能听到“呜呜”的鬼叫声。 今晚的鬼叫声更大,大厅内的灯笼,莫名的摇晃着。 二狗子打算起身,用点手段让灯笼消停一下,夜晚客栈又是木头做的,若是灯笼被打翻点燃,他吃饭的地方就要没了。 忽然柱子后面多出了两个影子,人的影子。 二狗子刚要起身的身体立刻僵硬的一动都不能动,鬼只出现在别人的口中,现在却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心头怎么不惧怕。 两个影子站立了一会,其中一人开口道:“将军他们来过这里。” 另一人扭头瞧向了未曾搬出去的一个软轿道:“新郎官他们也来过,看样子都死了。” 最先开口的那人道:“情报有误,那个叫王予的人,身手一定极高,这里只有他一人留下的剑气,和指风。” 大厅内的柱子上,留下的刀伤,剑痕,枪痕,更加明显,这人却视而不见,仿佛只能瞧见王予留下的痕迹,也只有王予在他眼中才能算是一个人。 “哼!都说这三人武功最高,我看不见得。”另一人不屑的说道,三人围攻一人,还被杀了个干净,说明什么?还不是大话说的多了,把自己都给骗了。 “新郎官的轿子,一项很神秘,到哪都抬着,却从不让人看上一眼,就连皇子都不行,你想不想看看?” 最先开口说话的那人向前走出一步,朦胧的灯光照在脸上,横七竖八的伤口,简直分辨不出这是一张人的脸。 另一人心头一动,好奇心人人都有,他的好奇心特别重,其实不用那人说,他都想掀开轿帘看看里面都还是什么? “那就掀开看看?” 上官玉掀开窗户,透过窗口,瞧着夜色。 弯弯的月亮,挂在屋檐,稀疏的寒星,不时闪烁。 有风吹过,雨巷的灯笼轻轻摇摆着。 他已经从雨巷的巷子口,住到了巷子尾,每一朵丁香,都轻轻嗅过香味。 为此花出去的银子,不知有多少。 就在他决定,离开雨巷的时候,接到了一封带着兰香的信笺。 闻着丁香习惯了的上官玉,忽然嗅到了不一样的香气,精神就是一振,直到瞧到信笺上写得内容,才感觉口里比吃了黄连还要苦涩。 “明日巳时,去往兰花谷,争取把自己嫁出去。---上官文青。” 言语措辞相当犀利,一定是自己老爹写得。上官玉暗道。 幸福的单身生活,快要结束了,不起娶妻,而是嫁自己,还不说明要嫁的对象是谁,这种从所未见得事情,即便是他不乐意,也是要去的。 世家子弟,享受了家族带来的好处,自然也要承担一些家族所需要的牺牲。 不用去问为什么,哪怕是一头猪。 深秋,枯叶纷飞。 兰花谷。 四季如春,大地一片绿色,仿佛外面的秋意,吹不进山谷。 一个人靠在一口棺材上,漆黑的棺材看不出材料,却从外面雕刻的花纹可以看出价值不菲。 这人很年轻,高大英俊,而却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他的身上穿着上好的绸缎长衫,手里握着的剑,剑鞘上镶满了各种颜色的珠宝。 剑穗上吊着一块白玉,上面刻着一个“崔”字。 这样的一个人实在是会找地方,年纪轻轻的,就找好了埋骨之地,还是四季常青的地方。 像这样的好地方,自然不会只有一个人才能找的到。 风已住,叶未落尽。 少年人瞧着翠绿的兰花叶,瞧得入了神。 这时候,外面的小径上又出现了一个人,一个骑着白马的人,苍白的脸上,还有宿酒未醒的样子。 白马每走一步,马上的人脑袋就点一下,仿佛马若是走的快了,人就会掉下去,躺在地上睡着了。 白马很有灵性,走到兰花谷口就不走了,后蹄不断地踩着地面,马上的人也惊醒了过来。 那人揉了揉脸,才瞧向山谷之内。 “崔正泉崔兄你也来了?” 那人翻身下马,热情的上前打着招呼。 “上官玉,你家就你一个人?你哥来还差不多,你就算了,现在退出,还能留下颜面。” 崔正泉握紧了手中的剑,站起了身子,另一只手搭在了剑柄上,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 “停停停,你愿意嫁人,你嫁好了,我可是敬谢不敏。” 上官玉连连摆手。所有泰州有名有姓的少年梦寐以求的事情却被他避之不及。 “我信不过你。” 崔正泉说的是实话,实话不好听,却往往最正确。 上官玉正要开口,却听到外面又有人到来,听声音来的还挺快,走的也不是寻常的路子,而是在树尖上奔跑着。 想他刚学会轻功那一会,也是喜欢这样走路,后来被路过的高手,一枚暗器教做人之后,走路就正常多了。 来人扑进了兰花谷,浑身浴血,扑倒在地上,就再也爬不起来。 上官玉离得最近,想要上前扶起这人,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是他善良,而是感觉有不好的阴谋正在向他席卷过来,这人身上的伤口,有一种就是多情箭,四寸长的多情箭还在这人身上插着,偏偏这里就他一人会这门武功。 只是刚上前一步,浑身是血的这人,瞧见是他,眼睛一翻,一口气没有回过,死了。 “咱们麻烦了。” 远远地崔正泉,瞳孔一缩,离开了他带着的棺材,一步跨过就来到了尸体前。 “是啊,麻烦大了。” 上官玉蹲下身体,瞧着这人身上的伤口。 “人不是你杀的,你的多情箭是很厉害,一个人也很难杀得了他。” 崔正泉认真的说道。 “人也不是你杀的,在这之前咱们两人没有见过面,你的正柔十三经单独对上,也不一定能拿得下他。” 上官玉瞧着这人身上的两种伤口,也只有两种伤口,想不明白到底这人出了何事,又是被何人所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