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江河投资 (第1/2页)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正文卷第二章江河投资阅读协议时仿佛回到四级考场,除了一百万和一千万数字,大脑对其他单词产生一种奇异的排异反应,明明和我背得不一样嘛,必然是假的。 再说,老子有补贴系统,非用你来路不明的资金? 甘笛养母方丽一直居住在平房,老人们据说是抗战时期修建,方丽亲生儿子叫吴宇,也是甘笛大哥,甘笛排行老三,还有同命相连的jiejie和meimei,一个在首都上大学,一个读初中。 房间不够住,所以在不宽的过道上又搭建了一个小屋,方砖垒砌,油毡铺顶,吊顶排线拉个灯泡,中间一张小圆桌,两个木板垫砖铺成的床,分开两侧。 他和吴宇住小屋,方丽带着小妹住大屋,人口多,日子过得紧巴巴,老四是开心果,一直很幸福。 正值中午,老大吴宇趴在小屋里写报告,认真让人心疼,甘笛透过窗户扫了一眼,没打扰他。 他掀起门帘走进大屋:“妈,我回来了。” “老三回来了,等会啊。” 老妈正在厨房忙活,麻利切了碎rou末,炉子咕噜噜的白米粥中加入了rou片,又撒入一把青菜,捻了点食盐,不一会,一碗热气腾腾咸饭粥端上桌。 甘笛吸溜吸溜吃着,老大闻着香味儿也跟着进来。 “妈,我的午饭呢?” “你说说,不在食堂吃饭,总回家吃,等会,我在做一锅。那锅是给老三的,你别动。”老妈白了一眼,嫌弃转身进厨房。 “妈,明明是我先来的。” 吴宇心里默念,亲妈、那是我亲妈,他们都是后来的,不能生气,我是做哥哥的,要忍让。 老妈从小就喜欢老三甘笛,明明大学成绩一般,花钱也不节省,小时候调皮出事都让我背锅。 现在吃饭都分普通和高级,真是怀疑出生时抱错了。 “吃吃吃,撑死你。”老妈不一会就煮了份面,咣当放在桌上,“大米都涨到四毛七一斤。” “为啥我这份就是全素?”老大抗议道,看老妈瞪眼,他缩回脖子。 93年全国粮票取消后,粮食蔬菜价格不断上升,家里这几袋米面,还是老大去粮食店刷脸背来的。 “哥,帅是不能当饭吃的。虽然我长得帅,你看我也不解饱。要不我这份给你吃吧。” 大哥坐在对面开始愣神,老毛病,不敢找妈理论,不知道自己又开始胡乱联想。 老大回神过来,看妈没表示,抱着甘笛第二碗进小屋边吃边写材料。 这时,电匣子开始响动。 “现在插播寻人启事,米国富豪华人甘道梁先生正在寻找亲生骨rou,甘先生是早年间去米国打拼,出国前父母双亡,夫人去世,将2岁小男孩遗留在滨海市,如有知情者联系……” 母子相视一笑,这种戏码方妈从小就给他灌输,希望他能去美国找亲爹,但他从来置若罔闻。 “美国有大飞机,大汽车,能天天吃红烧rou。” “没意思,我不爱吃西餐。” 尤其是,老妈从木箱的隔层中慢慢摸索,猴皮筋菇好一卷卷的大团结摆放在桌面上,“都是你叔叔每个月寄来的,你上初中了,应该懂事了,这些钱你可以随意支配。” 甘笛拍着胸脯无所谓说:“还是给meimei加点营养吧,我要钱没用。” 这些年老妈确实难,自从他被收留的榜样,也就有了二姐和老四两人被人送到门口,敲敲门,留下张纸条就离开了。 老妈心软,来者不拒,一直坚持。 而且老大工资也一直老妈保存,28的老男人连个对象都没有,住宿舍还要多一份开销,囊中羞涩,不如回家忍忍。 他瞥了眼外皮脱落木箱,是方妈的嫁妆,用了几十年已经看不出喜庆红漆,隔断里应该还有一些存款,他就打算用这份钱当启动资金,内心不断打着腹稿,却不知道如何张口。 “铛铛铛。” 那是铁门敲击的声响,既熟悉又陌生。 老妈示意他安心吃饭,她出去开门,不一会领进来个小女孩,脖子上插张纸条,顾彤彤,生日是……,希望能被好心人收留。 小女孩不怕生,看到甘笛微笑,就开心咧嘴笑,扑了过来要抱抱。 老大听到声响就来到大屋,大手牵小手,踌躇、不知所措,这种场景他太熟悉了。小女孩转头看到生气的吴宇,吓得忘甘笛怀里钻。 老大顶着黑线,有点不忍心,女孩是三瓣子嘴,就是兔唇,遗弃的概率很大,埋怨道:“妈,这又是谁家孩子,赶紧送回去,咱家养不起。” 老妈内心也在挣扎,欲言又止,依旧说:“隐约看到是穿花西服,人走远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孩子眼睛很亮很大,我看到就觉得有缘。” “妈,您看谁都觉得有缘,邻居李婶的大胖儿子就是有缘给喂胖,李婶都埋怨了,别给他糖吃了,那是病。小孩先送派出所查人,找不人家长,然后按规定送孤儿院。” 吴宇在市府当秘书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