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玄幻开头试读 (第2/5页)
用我的蛊毒来毒死我?异想天开!”被一串话说到恼羞成怒的蛊师骂道,却见白药点燃现魂香,又再次弹出银针。 烟雾之中,他已被无形的锁链绑住。 这是命不久矣的迹象。 几根银针不知何时已扎在了蛊师的xue位上,点点黑血喷出。 “不可能!”发现自己已经中毒的蛊师瞪大双眼,右手拿出一直金蝉捏碎,强行稳住自己的魂魄:“你究竟是什么人?” “老黑老白,生意来了。”白药后退一步,给黑白无常让路,然后露出志得意满地笑容: “不过既然你都问了,那我就告诉你—— 吾乃天纵奇才,常庄医者白药。” 二、千年老妖婆,芳龄闺中女 三两下便击败对手的白药将从路边摘下的药用植物放入嘴里,轻轻嚼起来,中和了自己不小心吸进体内的些许毒雾。 他捡起竹片,击碎苗疆巫师的用来抵抗灵魂离体的烟雾。 “难得你不是来捣乱的啊。”两位无常顺利扯走了这个作恶多端的魂魄,十分满意。 早已中毒身亡的尸体倒下,死不瞑目。 像这种蛊师,全身上下都是毒虫,死了之后一大堆毒虫失去控制到处乱飞,善后工作十分麻烦。 一直折腾到将近黄昏,白药才将毒虫处理完。他摸了把汗,一边啃干粮一边连夜往常庄赶去。 但显然,白药注定是比预计时间回来得晚了。 常庄位于梁隋两国交界处,距离边境不过百里。而梁朝如今已在大将军岳信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为了继续苟延残喘,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这种大事,白药觉得自己多半没办法参与。 毕竟他还太年轻,纵使在医学和武学上有些天赋,却也不是什么能影响到天下格局的人物。 或许师父可以。 想着这些,白药推开自己住了十六年的房门:“师父,我回来了。” 铎,铎,铎。 刀锋与案板碰撞声非常有规律的响起。 白药扔下自己腰间挂了一长串的蛊虫虫干。穿过药房,走进厨房。 黑发及腰,脸上带着疏离出尘之气的少女站在案板前,手中菜刀缓慢的落下又抬起,似乎完全没注意到白药的归来。 她在切萝卜。却硬是切出了一股仙女坠落人间,不食烟火的味道。 白药再次开口,重复了自己的话:“师父,我回来了。” “坐。”少女说:“饭等会就好。” 刀锋切过,每一条都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在案板上摊开,像是在画纸上一下抹开了大片颜料。 “……师父,你根本还没开始煮饭吧?”白药叹气,揭开锅,只看见冰凉的米和水。 “似乎,确实忘了。”少女点点头,显然不太在意:“那你来煮吧。我记得前段时间教过你怎么做饭。” “是五年前教的啊。”白药叹气。 少女:“嗯,果然没多久。” 她走到屋外的水池边洗了洗手,然后就在阳光下站着不动。如同吸收日月精华的妖怪。 像这样的太阳,少女不知道自己已经看了多少天,多少年了。 白药一边生火,一边看着窗外师父的背影,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差点被火苗烧了头发。 从他记事以来,师父就一直是这个样子。 时光在她面前仿佛失去了意义。 不知道师父今年多大了,也不知道师父的名字叫什么。白药忽然发现,和师父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自己却根本不了解师父的任何过往。 于是在吃饭的时候,白药勇敢地问了。 “师父你今年几岁啊?” 面容看起来像十七八,气质看起来像七八十的女子思索片刻,说道:“大秦灭亡已经两千年,所以我大概也有,两千多岁了吧。” 白药嘶了一声,有点不敢相信,但回想过往这十几年的经历,心下已经基本信了:“那,您叫什么名字啊?” “嗯……”师父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最早的名字,应该是叫做——” “徐玖。” 这个名字,白药好像在哪本书上看见过。但又好像不是一回事。 他来不及细想,却还依旧沉浸在上一个问题中:“您真活了两千年吗?人怎么能活这么久啊?您是不是还有什么仙术没教我?” 看着喋喋不休的白药,徐玖夹菜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这个孩子真是麻烦。 而且,盐放得太多了。 其实白药放的盐不多不少,是师父的口味过于清淡。白药说的话也不多,正常人都会是这个反应。 “不是仙术,道门修行之人也最多二三百年寿元。”徐玖闭上眼睛,轻叹一口气:“我反而希望我修的是那灭情绝性的道。” 她放下筷子,似乎是吃饱了:“吃完饭去把新收的药整理一下。” “是,师父。”白药规规矩矩地说道。似乎已经从刚刚的惊讶中恢复了正常:“对了师父,书房有关于蛊术的书吗?” 徐玖背对着他,没有回头:“地字书架,四层。” 饭后,白药快速整理好药房的各种珍惜药材,而后走进书屋,点起一盏灯就开始翻找地字书架四层。 医生善救人,蛊师善杀人,但两者所学却有不少相似。 都要了解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而相比之下,蛊师的手段更加丰富而且传奇一些。 “真详细,连大隋朝的翰林院和国子监也未必有这么多的蛊术藏书吧?”白药非常感慨,他以前就疑惑过这一屋子书的来历,现在想来,多半是师父在这两千年内一点点收集的。 两千年啊,比村里那棵长生树都要久。 白药摇摇头,又想起什么,跑到人字书架,翻起了秦末的史书。 时间已过两千年,关于那时的记载有些语焉不详。但却能从文字中读出先秦时期那股飘然出尘之感。 而且居然还翻到了关于常庄的记载。 秦皇东巡,过东海郡常庄,见仙人栽榕树,逾十年,树冠如车盖,遮天蔽日。 常庄的村头那棵长生树,相传是秦末楚初之时仙人所栽。如今早已有数十丈高,早已遮天蔽日。 平日里还常常能看见有人来对这棵树参拜祈福。上至县令下至孩童,全都不敢对这棵老树有丝毫不敬。 徐玖却提着一小壶清酒,拍了拍这棵老树树干,似与老友相见。 她的身体如纸鸢般随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