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8 天寒地冻(二更) (第2/2页)
。”沈翼道,“这灾、难不只是今冬,明年春天的麦子也会受到波及。” “所以,战事必须平息,国库的钱要留用赈灾,若国库消耗大,将来征税征赋百姓们也难负担这些。” “王爷,您的意思是?”这是陆尧第一次和沈翼见,但陆尧知道了沈翼曾用他去骗姚仕英的事,不但如此,他在余杭也听过关于沈翼单单枪匹马去削藩的传奇事。 “我预备出征。”沈翼对陆尧和众人道,“一切大事都放下,以平息战事为主。” 陆尧蹙眉,和众人一样,视线下意识就看向了姚文山。 姚文山也是面露惊讶,显出对沈翼的佩服和不舍。 “边疆有六将,还要王爷亲自去,圣上,臣觉得这六人的职都可以撤了。”袁为民怒道。 “传朕口谕,将那六个人全部撤职,押送回京。”圣上顺势拍了桌子,吼道,“如若抗旨,就地革职斩杀。” 兵部应了差事。 但是姚文山没什么反应。 口谕也要能送得到才行,更何况将在外君命不受! 沈翼的决定没有什么争执,大家就开始讨论,关于平战的建议,有人建议彻底将真奴灭了,省去以后继续养一群窝囊废在边关吃闲饭。 散朝后,袁为民气得不得了,他跟着沈翼一起离开,担忧道:“王爷,此去太过凶险了,您只挑精兵两千,根本不当用。” “袁大人,除非我带二十万,否则就是人越少越好。”沈翼考量过,京城必须留兵,一旦姚文山有别的动静,这些兵就能由圣上调用。 至于他,两千人最好,移动和隐蔽都比人多更方便。 袁为民懂他意思,可还是害怕。 “王爷,您一定要平安回来啊。”袁为民真的怕,如果沈翼出事,那前面所做的所有事,都会白费的,“您如今当朝,是我等的定海针。”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便是圣上,也不如您更能让我等放心。” “我会的。”沈翼道,“袁大人有事难决,就去找叶医判商议,她思路和想法,都远超过很多大部分。” 袁为民应是:“我许多事都和她说的,您放心。” 沈翼回家,宣平侯和会宁侯都在家中。 宣平侯季彪、会宁侯蒋长宇,都是临江王少年时的玩伴。会宁侯生了三个女儿没得儿子,有一阵会宁侯夫人暗示临江王妃,将最小的女儿嫁给沈翼,被临江王妃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会宁侯最小的女儿也比沈翼大四岁,长得也不算好看,临江王妃就没看上过。自此两家闹僵了,有两年没来走动。 这次会宁侯来,临江王妃猜测,是因为他的小女儿和离回家了。 临江王妃正要和沈翼说悄悄话,忽然听到沈翼要出征的事,顿时惊到说不出话来。 “我也是听到这话才来的。”蒋长宇的脾气和宣平侯差不多,都是别人眼里的软柿子,“令瑜啊,这一去太危险了。” 临江王道:“危险了就解决危险,他确实要去。”顿了顿又道,“你去安排你的事,晚上再来和我们详细说。” 沈翼应是走了。 临江王妃忍不住,悄悄回自己房里躲着哭了一场,出来的时候又喊绣娘,给儿子把盔甲里头再缝了一层铁皮。 瑾王出征的事,下午就传遍了京城。 百姓不懂其中的危险,但也都准备给沈翼送行。 叶文初去找叶老太爷商议事情。 沈翼忙着军中选人,叶文初做她这边的准备。 腊月十四,沈翼准备妥当,准备出门。 临走前,他去了叶家,大家都很担心,鲁玉娇哭红了眼睛,拉着归去在墙角说话,叮嘱他多穿点,盔甲不要脱,等他回来他们就成亲这样的话。 季颖之急得不行,围着沈翼打转。 “你留在家里,我交代你那么多事,你不许出岔子。”沈翼叮嘱季颖之,“我爹娘还有这边都交给你了。” 季颖之点头:“那你小心点,不行就杀回来,换条路走。” “知道了。”沈翼说完看着叶文初,叶文初道,“你照顾好自己,我在这里,会护好大家的。” 说着,递了一个暖壶给他挂着,外面用皮子和棉花裹着,好歹能多保温一会儿。 “如果有的人做事太夸张,我就反了,左右都是死,那就多点人上路。”叶文初道。 沈翼就喜欢她的脾气:“嗯,你做什么都行。” 外面兵将在等,沈翼不好多停,急匆匆走了。 ------题外话------ 有票吗?没有的话我明天还会再来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