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年轻的王贺开始踏上自闭路 (第2/2页)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随后,司匡又摸出来一块木炭,把给孔安国讲述的内容,又原原本本地向王贺讲述一遍。 …… 一刻钟后。 地面上。 孔安国旁边,多了一个手握木炭、盘膝而坐、情绪激动,脸色深红,犹如煮熟猪肝一般的男人。 王贺拿着木炭,瞅着《算表》,一遍又一遍的验算。 在地面上,用新学的“符号”,向数学新高峰攀登。 …… 又过了一刻钟,孔安国率先站了起来。 用手拍了拍身上的土,激动的心情尚未退却。 在他的带动下,王贺也站了起来。 “孔兄,这种方法如何?” “妙不可言!”孔安国面色红润,“由此观之,这种方法,利大于弊!” “司公大才!”王贺激动的语无伦次,“若这种方法通行天下,沉浸在数学之道的人,皆会对公称师。” 一种符号,蕴含的方法,竟能容纳加减乘除。 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 这可是比先秦诸子更进一步!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他现在就磕头拜师了。 王贺低着头,像看一个美人儿似的,盯着地面上刚刚亲笔书写的竖式。 舔了舔嘴唇。 他感慨万千,直言不讳,“若用这种方法,球的体积运算,将会更加简单了。将外接立方体体积求出,再分之十六分,取九分,就容易多了。” “唉,等等!” 司匡忽然眉头紧蹙,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特意问了一句。 “球的体积,为外界立方体的十六分之九?” “对啊。”王贺用相当平常的语气,说着,“难道司公不知道吗?” 司匡压低眉头,吧唧一下嘴,“这不对吧。” 王贺声音慷锵有力,对着三河之地拱手,双眸中充斥着崇拜的小星星,“此乃北平侯所得,不可能有错!” “敢问,北平侯按π值为几计算?” “π?这是什么。” 司匡挑了挑眉,“圆周与直径的比值!” “啊,周三径一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呀。” “怪不得!” “司公?”王贺与孔安国对视一眼,一时间搞不懂司匡的意思。 司匡用左边的牙齿轻轻咬着口腔内壁,低声骂了一句,“真是误人子弟!” 王贺有些不悦,“君这是作甚!为何辱骂我大汉已故数学宗师?为何瞧不起我大汉历代数学家所得大道?” “大道?” 司匡轻蔑一笑,摇了摇头。 蹲下,随便捡起来一块小石子。 在地面上画了一个圆。 “若那是大道,吾这种名叫割圆术的方法,又算得上什么?” 说完。 不等二人呵斥,匡开始陈述要点。 并且,用那块锋利的石子,刻画地面,在尘土上留下一个缠绕着密密麻麻线条的圆形图案。 “吾曾将圆等分,发现一个名为‘极限’的道理: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司匡大体地将圆分成了几份,然后指着说道: “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依次得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差越小。你看,割完之后,所得数值进行除法运算,最后得之!” “具体的计算过程太过麻烦,我给你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案。” 司匡拿着石子,在圆的旁边进行注释:计算二十二除以七与三百五十五除以一百一十三。 “只要你回去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两组数值的特殊性。” “我也不卖关子了,真正的圆周率为:三点一四一五九二六五三五……后面数值极多,算之无益,我未继续算下去。” “所谓的周三径一,不过是个笑话罢了!吾敢断定,球的体积,绝不是外接立方体的十六分之九!” “你!”王贺眉头紧蹙,驻足而立,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地面上的内容。 内容在脑海中思索。 脑海中开始构建虚拟模型。 圆! 嵌套正六边形。 切割! 嵌套正十二边形。 切割。 … 如此往复……循环下去。 王贺一直思考到正四十八边形。 顿时。 汗毛炸裂! 强烈的窒息感袭来。 他不知所措地看着地面上的那个圆。 因为涉及的运算量太过庞大,他没有直接计算,只是通过切割的方法,简略探索。 虽未动手验证,但是,大脑中的直觉一直在反复强调:方案可行。 将一个圆反复切割…… 一般人做不到这种行为。 这是有多无聊? 他的身体好像被鬼怪控制了。 浑身无力! 双腿发软! 整个人动弹不得。 只能在原地呆呆地注视地面。 而一旁的孔安国忽然举手,支支吾吾的,“司公,这种方法似乎很巧妙,只是……吾……有一个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