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约定 (第2/2页)
” “击掌为誓!” “可!” 二人各自伸出右手。 “啪!” 约定成! “呼!”衡胡舒畅地呼了一口气,“约定已成。良岳考虑到兵家比试的特殊之处,专门吩咐胡,把比试内容告之与君!” 司匡神态自若,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请讲!” “比试内容一共两条!” 衡胡转身面向马,一边说,一边在侧面的包兜里翻找。 不一会儿,便拿出来一卷竹简。 他两手拉扯。 打开。 看着记录的内容,沉声念道: “比试内容一共涉及两场比斗!” 他抬头,盯着司匡的双眸,声音慷锵。 “第一战,谋略战!” …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其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亦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其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rou,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 “自公刘以来,匈奴频频频繁华夏,吾炎黄之地,王者频出,却依旧不能灭匈奴于世。” (公刘=姬刘,周朝的祖先,详情查公刘。) “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匈奴怒之!” “秦襄公伐戎至岐,秦始列为诸侯。” “此后,齐桓公北伐山戎;晋文公兴师伐逐戎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 “然,虽历经强周、五霸主、七雄王,虽强秦一统天下……匈奴却始终不灭,甚至,七十年前,高祖皇帝困于白登,险些丧命。” … 衡胡微微一顿,把这条的比试内容全盘托出。 “良岳不才,欲君讨论:自周、秦之后,大汉,应如何对付匈奴,方能一雪前耻!” 司匡一头黑线。 “这……” 好家伙。 这货不会是长安派来的吧? 直接问自己对付匈奴的方法。 虽然这个比试内容……确实属于兵家的范畴…但,貌似还有点谶纬的意味。 这要是把卫、霍交代出来,岂不是搞了一手预言? 万一把刘彻弄得误会了,把自己当成神仙,可就不妙了。 可是如果不交代…… 不交代还赢个屁啊。 汉武帝时期出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就这两个,其他的,只配当副手。 至于“迷路侯”李广,贰师将军李广利,在这二人面前,都黯然失色。 司匡嘴角抽搐几下。 挠挠后脑勺。 难不成……给兵家和刘彻,制定一个发展大汉、出击匈奴的五年计划? 这个比试内容,还真的仔细斟酌。 有点难办啊。 考虑到比试内容貌似有两个。 司匡的目光聚集在衡胡捧着的竹简上,小心翼翼的询问:“衡兄,第二战是什么?” “第二战,现状战!”衡胡话语掷地有声。 … “周有太公、兮甲、王孙牟、召伯虎、虢季子白、盂。” “平王东迁、先秦之前,世有管仲、乐毅、田单、匡章、孙武、孙膑、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蒙恬等。” “自秦以后,至孝景皇帝之时,世存项羽、韩信、张良……周亚夫。” “泱泱华夏,名将众多。” “然,为何我朝与匈奴宣战之后,竟无可与匈奴一战之良将?” …… 衡胡把竹简合上,笑着说道:“第二战,论当今大汉,为何有勇将,无良将!” 司匡眯着眼睛,倒吸一口凉气,“衡兄,这第二战的比试内容是认真的吗?” “当然!” “嘶!”司匡倒吸一口凉气,两条腿都有些发软了。 好家伙! 这货勇气够大的啊。 就不怕得罪边境地区的将领? 这是在打李广、程不识的脸呀。 不过,这个问题,他喜欢! 如今大汉,的确还未发现良将! 呼吸逐渐平稳。 司匡拱手,对衡胡拜曰: 衡兄,比试内容我已经有数了。请转告兵家,其拿《素书》作为彩头,吾亦不是小气之人!” “此番比试,鄙人,愿用《孙子兵法》后半部分作为彩头!” 前半部分在半个月前,离开稷下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 如今良岳主动发起挑战,恐怕和后半部分脱不了干系? 诸子百家名声为其一。 《孙子兵法》完整版为其二! “三日后,吾与兵家,在此地,一决胜负!” “善!”衡胡笑着拍拍手,“届时,吾会来一睹君之风采。” “多谢!” …… 【致全平台读者】 本书已经六十章了,本人在强迫症的带动下,想在三十万字,也就是一百章之后,再发布vip章节。 按照更新速度,最迟5.1日,发布第一个vip章节。 希望大家到时候能给一个首订。 跪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