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来自兵家的战书 (第2/2页)
会是…… 感觉心中猜测的符合度越来越强烈。 他眼睛眯得越来越厉害,直接成了一条缝。 衡胡松开握着缰绳的手,狡黠一笑,左手伸进右边袖口。 一个呼吸之后,掏出来一块棕黄色的帛书。 递过去, 声音朗朗。 “司公,鄙人奉良岳之托,前来传递战书!” “诸子百家——兵家·良岳,欲以兵家之道,对君发起挑战!” “若良岳胜!诸子百家胜!” “若良岳败!则兵家自愧不如!” 他微微一顿,目光灼灼,瞅着脸色发黑的司匡,高呼,“公可敢接下?” 司匡呆若木鸡:“……” 诸子百家之战都过去半个月了。 现在又要比试,成何体统? 自己不要面子的吗? 老老实实认输就这么难吗? 自己目前急着建房子、赚大钱、买爵位、当地主。 哪有功夫理会这种小打小闹。 卫霍成名之前的兵家,有能打的吗? 如果有,大汉何故对匈奴一直忍让? 早就出兵,直抵龙城了。 自从掌握《孙子兵法》、陆逊的战斗记忆后,大汉兵家之人在司匡眼里,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之徒罢了。 没有经过实战的兵家,屁用没有! 想成为真正的兵家,先真正带兵打一次仗再说吧! 衡胡轻声呼唤,“司公意下如何?” 司匡没有接过来。 而是抬头,摇了摇脑袋,直言,“吾不感兴趣。儒家都输了,兵家,何必在此浪费时间。”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衡胡激动地拍拍手,“我和良岳那小子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他依旧不甘心,非要比试。” 司匡挥挥手,转过身,眺望远处登记的流民,“鄙人现在只想建设稷下学里,其他的,都不感兴趣。” “如果有彩头呢?” “唰!”猛地把头扭回来。 “什么彩头?” “嘿嘿嘿嘿嘿嘿。” 衡胡笑得越来越灿烂。 和司匡待的几天里,他已经摸清楚这个狂生的脾气了——在性命无忧的前提下,追求利益。 只要价钱合理,哪怕是未央宫,也敢闯! 因此,只要彩头吸引力足够,这场比试,总会答应。 他作为诸子百家之人,很期待司匡对付兵家时候的风采。 是赢是输,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会拿出什么样的理论! 当日对抗小说、农、儒家时候的理论,可是,让三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如果兵家也能从比试中有所收获,说不定真的可以把匈奴打穿! 衡胡面带潮红,右手握拳,抵着嘴巴,咳嗽几声,清清嗓子,“咳咳咳咳……’” 喉咙清理的比较舒服了。 他笑容不减,声音朗朗,“良岳声称,此次比试,他愿拿出先祖所留《素书》原本作为彩头。公若获胜,《素书》尽管拿走!” 司匡眉头紧蹙,绞尽脑汁回忆这本书的相关信息。 这本书的名字很朴素。 不想儒家经典。 说是道家吧……又没怎么听过。 既然是兵家祖传之物,应该是兵书吧。 叫《素书》的兵书…… 这段记忆,就在嘴边,可是怎么也说不出来。 急死了。 司匡擦了擦额头上被寒风吹凉的汗珠,吧唧一下嘴,“这本书的名字,怎么这么耳熟,衡兄,可否提点一二!” 衡胡眼中掠过一丝得意,屁颠屁颠的提示:“嘿嘿嘿,这可是我大汉第一兵书!” 大汉第一。 范围锁定了。 他口中的大汉,指的是西汉。 而西汉最强的兵书,貌似只有一本。 司匡一个激灵,想到了答案。 双眸中金色光芒愈加强盛,呼之欲出,“不会是……” 虽未说出,但衡胡心领神会,笑着点头。“没错!七十年前,这本书被世人称为《黄石兵法》。” “轰!” 司匡脑海炸了! 真的是这本书。 兵家的彩头,过了吧? 《素书》的主人貌似只有两个。 黄石公,张子房。 如果是原本,那岂不是张良所留? 良岳姓良。 难道是…… 倏忽,一段信息从脑海中闪过。 张子房有两个儿子:张不疑、张辟疆。 前者犯罪,把侯国弄没了,成了守城更夫。而后者,在建议丞相陈平迎合吕后,便跑去了上党,改姓良。 这么说,这个良岳,是张辟疆的后代? 张良的后裔? 司匡嘴里发干,咽了口唾沫。 《素书》原本,总比匡章手书值钱吧? 这可是辅助刘邦打天下的兵书! 原本蕴含的气运点…… 最少也得四百点吧。 “呼!” 他的呼吸逐渐加重。 看来这个比试,非去不可了。 只要赢了,在下一次交换中,可换《齐民要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