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礼崩乐坏自谁始? (第2/2页)
难道这就是司公打算讲述的先秦之事? 他猛地坐直了。 神色庄严,拱手,“请司公教我!” 司匡点点头,答应了。 哀叹,道:“周实属可惜!封邦建国,拱卫王室虽好,但隐患太大。” “平王这一生,虽然东迁妄兴周,但他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王位!” 乍然! 司匡的眼神凌厉,似乎镶嵌了无数把锋利的刀子。 他正气凌然的说道:“衡兄,汝可知平王王位从何而来?” 衡胡不假思索直接回答:“自然是幽王所传。周幽王宠幸褒姒,烽火戏弄诸侯,致使犬戎犯边之时竟然无人来援!” “其临死之前,将王位传给嫡长子姬宜臼,平王自此立。” 宗法分封制下,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必然。 这是三代遗传下来的祖宗之法。 哪怕周幽王再昏庸,也不敢挑战祖先吧? “不对!此乃谬论!”司匡一口否决,声音沉重,“平王之王位,乃篡夺而来!” “准确地说,其弑父之后,抢夺而来!” “幽王宠幸褒姒是没错,但并没有烽火戏诸侯!平王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特意伪造历史,诬陷其父!” 一语惊起千重浪。 “轰!” 衡胡心态炸了! 炸的彻彻底底! 脑海突然填进一片空白。 什么东西也没有了! 他呆呆地坐在那里,不断地计较司匡刚才说的话。 弑父? 这怎么可能! 他是嫡长子,为何要弑父? 周幽王虽然昏庸,但是不仅仅是其父亲,还是其君王!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为何《春秋》为明?! 虽然事情过了两百多年,为何孔夫子没有记录? 难不成失传了? 不! 不可能失传! 衡胡魔怔了,整个人瞪大眼睛,肝胆俱裂。 即便鲁国史书未记载,其他的诸侯国史官也应该记载吧? 为何他读过的古籍、师尊教导之言,只字未提? 按理说,这种违背大义,毁坏礼制的行为应该被儒家唾弃。 可事实却没有! 儒家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东迁洛邑! 如今司匡声称周幽王没有烽火戏诸侯? 这…… 难不成史书上记载的完全错误吗? 他受过的教育内容直接崩了,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意识不在清醒。 “司,司公,慎言!如此大事,可不能编造!”衡胡期期艾艾,断断续续地说道,“这要是被我儒家宗师知道了,必定会对君口诛笔伐!” “兄长不信?” 衡胡没有说话,而是摇了摇头。 他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 司匡今天讲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让他无心思考,也不敢思考。 若是再这么下去,非要离经叛道不可! 要是被师尊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 太难了! 人生真的是太难了。 司匡瞥着陷入呆滞状态的衡胡。 这是在沉思? 还是在懊恼过? 不论是哪一点,反正他报恩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了。 暗道一声: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于是。 他握紧了树枝,站起来,义正辞严地说道:“为了报答兄长今日分rou之恩,吾今日便引经据典,还原当年的真相!” “啊?不用了!” “兄长别客气!” 司匡行动迅速,不等阻拦,就已经微微转身,与衡胡面向同一个方向。 接着,树枝“沙沙沙”的,在地面上写下一个成语——讳鄚如深。 此乃《春秋谷梁传·庄公十二年》记载的一个词语。 唐改“鄚”为“莫”,所以讳莫如深即为讳鄚如深! 司匡把史书所载的内容与二十一世纪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出了这个思路。 想要剖析周平王弑父的言论,非从此词入不可! 因为讳鄚如深,隐藏着一个被历史抹去的国家——鄚国。 为何鲁庄公家丑事,写出“讳鄚如深”一词? 这词绝对不是空xue来风。 史官不愿意提及鲁庄公家事,正如天下诸侯不愿意提及鄚国一样。 司匡将这一个词展示给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的衡胡,询问道:“此乃《春秋谷梁传》记载,兄长可有疑义?” 衡胡眉头紧蹙,摇摇头,道:“无!” 他虽是《周易》学派门徒,但是,师尊王同可是把他当做学派未来领袖培养的。 一派领袖,不光要会自家的,还应该会他家的! 必须知己知彼! 必须学习五经! 必须钻研儒家各学派的观点! 最终,在儒家内部的抬杠中,达到轻而易举获胜的目的。 学儒二十多年,经典早就烂熟于心。 因此,他一眼就看出这四个字的来历。 司匡满意地点点头,道:“好!请问此词,衡兄有何看法?为何史官对庄公家事讳鄚如深?而讳鄚如深本身指的又是什么?” “这……原意恐怕是……身为臣子,不应该插君王家事,所以才隐晦地说明吧。”衡胡迟疑不决,犹犹豫豫的,“至于本身含义,在下愚笨,不得而知。” 司匡眯着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若是……鄚……指的是一个诸侯国,兄长觉得如何?因为这个诸侯国令其他的诸侯感到恐慌,所以大家不愿意提及,就像是臣子不愿意插君王家事一样!” 衡胡猛地摇头,声调太高,一口否决,道:“这不可能!世间怎么可能存在令天下诸侯恐慌的诸侯国?哪怕五霸主,七雄王也不曾让天下诸侯恐慌!” “且周依旧存在,诸侯惧,应惧周!” “兄长所言甚是”,司匡哼哼一声,道:“但,若鄚国的建立者,不是蛮夷或者某位诸侯,而是周幽王之弟,周平王之叔呢!” 司匡高呼一声,道:“其以惠王称之!天下诸侯敢不敬乎?” 他诘问衡胡,道“二王并存,双周对立!诸侯奉谁为主?” “不可能!”衡胡尖叫一声,原本红润的脸变成赤红色,他一下子站起来了,俯视蹲在地上的司匡,咆哮,“此不合礼制!违背周礼!” 两王并存,这是疯了吧? 天下怎么可能出现两王并存的现象! 若真的如此,诸侯王的确不敢轻举妄动! 臣子谁敢动王?难不成想被群起而攻之? 司匡挥挥,道:“哈哈,兄长,史官当初的心情正如你现在似的!他们恐慌,忧惧,不敢书也!且平王赢后,命天下抹去鄚的记载!除非从先秦诸侯国的陪葬竹简窥得只言片语,否则,想要知晓,难上加难!” “小弟也是经过多年的推敲,才得出这么这个结论。” “荒谬!” “荒谬之语!” 衡胡彻底怒了! 双眸充满了血丝。 因为喘着粗气,鼻孔都被撑大了。 他后悔分rou了! 浪费rou干! 若不是顾忌褚大所托,他恨不得拔出佩剑,直接把司匡斩杀在这里。 恨不得,一剑出,诛邪佞,维护自己的本心。 衡胡甚至觉得,今日也算是彻彻底底体会了孔子诛少正卯时候的心情了。 怪不得讲仁义的孔父会动暴力。 面异端邪说! 当为正道! 镇压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