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辽东将门的历史结束了 (第1/1页)
对辽东诸将视若不见,刘元斌满脸笑容,劝慰三将:“你们也别担心,上书房教育大臣黄道周大人,已组织人手,进行文字简化、注音。以后读书识字,会简单许多,只要用心去学,一定没问题的。” 知道刘元斌在警告辽东诸将,王之臣只带耳朵听,一直没插口。 可听到读书事,他不禁好奇道:“刘公公,朝廷设有礼部,为何还要设教育大臣啊?” 刘元斌解释道:“王督师,礼部管的是科举,上书房教育大臣,下辖教育部,管的是全民教育,这是两码事。” “全民教育?” 这下,王之臣震惊了,士绅的优势就在于教育,全民教育不是要挖士绅根嘛。 “没错,是全民教育。”刘元斌回道,“不过,暂时在军队和军属中开展。简化汉字,加注拼音,使用蘸水笔,教育将变得更容易。” 王之臣神情麻木地点下头,没再说。 刘元斌笑笑,转而谈军属迁徙事:“三位将军,军属迁徙可得快点,帝陵建设不可耽误啊。” “刘公公,您放心,我部军属基本在宁远附近,两三天即可集结。”满桂信心十足。 赵率教和何可纲部要困难些,他们驻守在锦州,需要更长时间。 刘元斌想了想,提要求道:“最长十天时间,必须到达山海关,尔等做得到吗?” “做得到。”满桂用力点点头。 赵率教与何可纲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点了头。 这件大事落实,刘元斌松了口气,正要赞扬几句,却听得外面传来祖大弼的叫喊:“小曹,箭靶整好了!” 见刘元斌点头,曹变蛟大喊:“好嘞!”随即带人往外走。 辽东诸将拥着刘元斌和王之臣,一起走出督师府。 府前区域已被军士封锁,前方六十余步,摆着一溜人形箭靶,全部穿着三重甲。 这是建奴巴牙喇,也即白甲兵的标准配备。 带人往前走十余步,估计离人形箭靶约七十来米,曹变蛟便举手,让随从停下。 指着前方人形箭靶,他下令道:“每人一个箭靶,射箭十支,落靶一支,晚饭就别吃了。” “是,将军!” 二十名随从中气十足,快步向两边散开,每人皆正对一人形箭靶。 曹变蛟回到府前,挑衅地冲祖大弼眨眨眼,方开口道:“四十五步左右,约七十米,可破三重甲。” “二爷倒要看看,你如何破三重甲?!” 建奴逼近到三十步,才开始射重箭,对明军杀伤力极大,非常伤士气。 要是能在四十五步破三重甲,对战建奴就不会那么被动,获胜也有希望。 辽东局势一坏再坏,朝廷为何不早拿出这等利器? 祖大弼绝对不信,辽东诸将也不信,甚至连满桂三将都将信将疑。 祖大寿瞧一眼满脸耻笑的刘元斌,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心想不会真有破三重甲的利器吧? 他两眼直盯曹变蛟随从的后背,那里系着一只黑色布包,瞧形状像弓弩。 “准备!” 曹变蛟一声高喝,二十名随从拿下黑色布包,从中取出一具弓弩,再从箭袋取出一支箭,往神臂弓上装。 并不怎么费力。 “钢制箭!” 祖大弼失声大叫,他瞧清楚了,打制弩箭的钢材,与他那把钢刀的钢材一样。 连箭矢都用如此好钢,穷得叮当响的大明,什么时候这么阔了呀! 知道又要被打脸,他内心悲愤之极。 “射!” 见随从装好箭矢,曹变蛟一声令下。 咔咔! 弩机几乎同时扣下,一道道寒光,厉啸着射向人形箭靶。 当! 箭矢又几乎同时射中人形箭靶。 不一会,又是二十支箭矢射出,虽没之前那般齐整,但也差不了多少。 一轮又一轮,厉啸的箭矢,中靶的金属刺破声,声声击中辽东诸将的心。 射完十轮箭矢,二十名随从收起神臂弓,跑回曹变蛟身旁。 “好,一支都没脱靶!” 曹变蛟刚开口称赞,辽东诸将已快步跑向人形箭靶。 冲一脸懵逼的王之臣笑笑,刘元斌心情畅快地大喊道:“陛下有令,所有箭矢都得回收,不准私藏!” 辽东诸将哪管这么多,焦急解起人形箭靶上的盔甲,待三重甲解开,瞪大眼珠,瞧了还瞧。 最后,左右对视一眼,咝咝咝地倒吸起冷气来。 每支箭矢都射穿三重甲,还至少入木一寸。 以箭矢的冲击力,人穿着三重甲,遭受的创伤远比这大。 曹变蛟呵呵笑着,冲祖大弼大喊道:“二爷,怎么样啊?” 祖大弼非常沮丧,没有理会曹变蛟嘲讽,喊来军士,让他们拔箭矢。 祖大寿努力克制,可身体依然发颤。 难怪朝廷撤关外之兵,毫不顾忌。 难怪那死太监,根本没把辽东诸将放在眼里。 朝廷有这等强兵利器,从此再也不需辽东将门。 辽东将门的历史结束了! 看到辽东诸将,耷拉着脑袋,回到督师府前,刘元斌正要开口讥讽几句,却听得街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还有人在高喊:“八百里加急,圣旨到!” 刘元斌来山海关,一人配双马,速度也够快的,可跟八百里加急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 可见这份圣旨之急! 围在府前的军士纷纷散开,数匹军马朝府前飞奔而来,中间一骑系着黄布包人,瞧打扮是曹文诏的兵。 前面引路的几骑,哗地朝两旁散开,那系着黄布包的军士,勒住马匹,嘶喊一声“圣旨”,人便往马下倒。 曹变蛟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那军士,解开黄布包,递给急匆匆跑过来的刘元斌。 “进府!” 一接到黄布包,刘元斌即已吼开,转身就朝府里跑。 不知发生什么大事,王之臣与辽东诸将紧随其后。 到了大堂,刘元斌双手发颤地解开黄布包,从中取出圣旨,打开看几眼,方大松口气。 圣旨简洁明了,但事很急。 也不让人摆香案,喊一声“接旨”,待众人跪下,他快速宣读圣旨。 宣完旨意,辽东诸将浑不在乎,刘元斌却焦急下令:“满桂,赵率教,即刻返回驻地,挑选好精锐,即刻让他们赶往京营。若有怠慢,定斩不饶!听清了吗?” “末将遵令!” 满桂和赵率教应声领命,转身就朝大堂外跑。 第一次接圣令,他们岂敢有丝毫马虎,恨不得插翅飞回驻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