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议罪银制度 (第1/1页)
第二天,用过早膳,向两位太后请过安,朱慈炫便回到书房。 可坐在床榻上,忽然之间心里空落落的。 京城依然封锁中,在李凤翔和孙传庭的指挥下,卫队带着内cao军,满城抓捕被拘勋贵的九族,查封财产。 但抄家尚未开始。 整顿京营的,处理各项善后事务的,事情处理得都有条不紊。 反倒他这个皇帝没事可干了。 以往,在死亡阴影下,他和内侍们每天都要分析情报,思索如何摆脱魏忠贤魔爪,还要暗中搞发展,日子过得很充实。 可轻而易举解决掉魏忠贤,还顺手搂了一帮勋贵废物,身上压力陡然间消失,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傻愣半晌,朱慈炫就吩咐王承恩:“密柜里的紫盒子和纸笔,给朕取来。” 昨日,刚发掘出来的刘元斌,被派去京营传旨,并留在那当监军,干其老本行去了。 茅元仪要派往西南,练兵的重担落到方正身上,他不能留在身边听用。 可贴身内侍老换来换去,也不是个事情。 高时明就提议调王承恩过来,这老实人提供过情报,也算是自己人。 朱慈炫想了想便同意了,王承恩能力或许不突出,但够忠心,能体会皇帝的心思。 所以,今天王承恩就当值了。 紫盒子装的是正在默写的教课书,小学的都已默写完,初中的只完成数学,正在默写的是化学。 王承恩把紫盒子和纸笔都摆好,朱慈炫正在回忆,却听内待来报:“陛下,王体乾跪在乾清宫外,说他有罪,愿交出所有财产,听候发落。” 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设置掌印、提督太监。 他们多少与魏忠贤有关。 除了直接参与政变的被抓捕,其余的并不是不抓,只是暂时没人力、精力来处置。 王体乾这么做,内廷人心肯定不稳,搞得朱慈炫很被动。 他心下恼怒,但没发作出来,问急着赶来的高时明:“高伴伴,你说王体乾是什么意思,他是要逼朕吗?” “昨日陛下雷霆一击,毫无顾忌地拿下勋贵。王体乾审时度势之辈,知道自己同样犯了知情不报的罪过,抢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同样罪行,内廷处置肯定更重,朱慈炫是要杀一批的,不然连搞政变都没事,皇宫不是乱套了。 朱慈炫皱着眉头,说:“他是想朕会千金买骨?” “应该是吧。”高时明笑道,“陛下,以臣之见,与直接参与相比,知情不报的还是要有点差别。” 虽然不太情愿,但朱慈炫也没那么固执,略微一想就同意了:“如何处置?” “赎罪银。” 听到“赎罪银”三字,朱慈炫眉头又是一皱。 在他记忆里,汉朝就有这制度,司马迁因交不出赎罪银,而被处以宫刑。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和坤大力推行议罪银制度,深受贪官欢迎,却遭到直吏们强烈反对,负面影响很大。 但乾隆的腰包鼓起来了。 王朝末日,贪官满地,杀是杀不完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朕的腰包也鼓起来吧。 心下有计议,朱慈炫便吩咐王承恩:“去请袁可立和孙承宗前来议事。” 事情过大,还是得征求重臣的意见。 “陛下,要不让王体乾先回去?” 朱慈炫点头,高时明退出书房,来到乾清宫前。 见这只老狐狸变得这么老实,他心下很有感慨,碰到陛下这等明君,该有你们活罪受了。 “高公公,陛下可有话?”王体乾低声下气,哪还有半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威风? 要处理的事情多,高时明也没兴趣作贱这可怜老头,直接传达上谕:“陛下有旨,着王体乾回司礼监处理政事,等候处置。” 身子稍稍一颤,王体乾随即磕头道:“臣领旨。” 打发走王体乾,高时明将赎罪银的想法,思考许久,方返回书房。 朱慈炫看到他,便笑道:“现在外头肯定有传闻,高伴伴要做第二个魏忠贤吧。” 高时明苦笑道:“陛下,据说要是臣再继续下去,魏忠贤都快成圣人了。” “哈哈哈……” 两人放声大笑,除进书房议过事的,其他大臣都认为朱慈炫所说所做,皆是高时明等阉货所教。 一个新的阉党,比魏阉厉害无数倍的新阉党,在众臣的嘴里诞生了。 两人闲聊一番宫外趣闻,袁可立和孙承宗到了。 等高时明说完赎罪银的事,别说孙承宗两眼冒火,连一向开明的袁可立眉头都皱成一团,看着高时明的眼神有些不善。 “陛下,您是想效汉武旧事吗?”孙承宗率先开火。 汉武帝缺钱,除了实施盐铁专卖外,还把赎罪银制度推行得如火如荼。 腰包鼓了,方有大破匈奴的千古伟业。 手指敲敲案几,朱慈炫叹息道:“两位卿家,现在是王朝末日,说十官九贪都是睁眼说瞎话,你们总不能让朕都杀了吧?士大夫们也不答应啊。” “陛下,这项制度危害甚大,不可不慎啊。” 在这等事上,袁可立说得就比孙承宗有水平。 “那怎么办?现在连抄勋贵们家,都要抄上一两个月。要是再加上阉党和内臣,那今年基本别想做什么大事,而我们却是有许多大事要做的。” 朱慈炫提出难处,孙承宗继续反对:“陛下,那也不能纵容贪官,不然将来如何整顿吏治?” 袁可立也点头表示认同。 “两位大人,陛下不是纵容贪官,相反一再强调,对贪腐零容忍。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必须有个妥善处置方法。要不然,一味埋头反贪腐,整个大明,行政将会瘫痪。” 袁可立眉头一动,问高时明:“你的意思是过往是过往,今后是今后,分开处置?” “没错,袁大人。” 得到肯定答复,袁可立就转向孙承宗:“稚绳,如此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 孙承宗沉重地叹口气,转向朱慈炫:“陛下,这项制度要是失控,必贻害无穷啊。” “那么,就想想,如何防止失控吧?” 要将心中宏大设想实现,需要巨量金钱和时间,朱慈炫是不在乎一点贻害的,两者相害取其轻,到时亡羊补牢就是。 因此,牢议罪银制度,他是必须要推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