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_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第2/2页)

总峒主浑厚且略带苍老的声音开口赞叹,“晓梦大师不愧是天宗北冥大师的亲传弟子,老朽佩服!当年老朽也曾有幸,面见过北冥大师,也算是与天人宗有些渊源!”听到总峒主提到了自己的师父,庄晓梦也不复之前的傲娇。

    她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见过北冥子了!

    自从她入门之后,北冥子便是开始闭死关,一直到今日。

    对于那个白胡子老头,庄晓梦表示自己一点也不想,只是有点想拔他的胡子了!

    这么久都不见人!

    杨清源看到庄晓梦的情绪rou眼可见的低落,于是出声道,“哦?!总峒主还面见过北冥前辈!?”

    能够让杨清源叫前辈的,整个江湖都没有几个,全真教的王重阳算一个,天人宗的北冥子算一个。

    “哈哈哈,不仅仅是北冥前辈,老夫还受过张真人的指点,与杨大人也算是有一份渊源!按辈分算,老夫还要称呼杨大人一声师叔呢!”

    总峒主年轻之时也曾游历中原,对于一个武者来说,行万里路也是极为重要的阅历。

    而张三丰当年也是在武当山上传道天下。

    传道的范围很广,也很窄!

    广,指的是张三丰心中已无正邪之分,门户之见。凡是踏上武当的,张三丰都愿意为他们答疑解惑。

    窄,这指的是人群,只有卡在洞玄境和法天象地境门槛前的武者,才有资格听张三丰讲道。

    在武当山,张三丰只传道,不传法!

    比如六五神侯诸葛正我,锦衣卫镇抚司中的青龙,华山派的风清扬……

    这也是张三丰来扩充武当底蕴的办法。

    少林千年古刹,禅宗祖庭,向来被尊为武道魁首,其中讲经堂的高手不知几何。

    而武当虽然有道门支持,但道门这群人的性子在那里,炼丹求道,炼气化神,以清静无为为主。不可能经常帮老张和武当来撑场子。

    而老张这传道天下之法,反而无意之中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人脉关系网。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讲道活动便向着天下的武者开放了,能得张三丰青睐讲道的,资质心性俱是不俗之辈,突破瓶颈也不在少数。传道之恩不下于授艺之情。

    某种意义上,张三丰也算是这些人的师父。

    武当也因此获得了比肩少林的地位和声望。

    这总峒主拜访过张三丰,也在情理之中。

    经过总峒主这样一说,原本还有些紧张的气氛,再次缓和了下来。

    “这一场是我们十二峒败了!”圣女鲜参擦拭去嘴角的血迹然后才拱手说道。…。。

    虽然不甘心,但鲜参也失败得心服口服,这个看着像小女孩的躯体之下,竟然隐藏着如此强大的修为,刚刚正面迎击庄晓梦的雪后初晴和魂兮游龙之时,鲜参仿佛面对山海之力,难以抵挡,实在太惊人了!

    也不知道这个小女孩真实年龄几何!若是与杨清源一般大小,那可太吓人了!

    像杨清源这样的天纵之才一个就已经让人绝望了,现在来了两个。

    不过很快,鲜参就发现自己错了!

    这样的天才不是两个,而是三个……

    ——

    大周,神都。

    赵天麟和曹雪阳一胜一败,大周与赵王府进入了短暂的僵持阶段。

    赵王府因为张世美的三十万大军的大败,势力大损,好在赵王朱楷吞并了宁王朱权的势力。

    宁王朱权乃是除了赵王之外,实力最强的塞王。

    当然其他的藩王,基本上被太宗文皇帝给收拾得差不多了!

    太祖高皇帝留下了塞王制,在他在位之时固然能够保卫边疆,但是当太宗继位之后,这些手握兵权的兄弟就成了潜在的威胁。

    太宗为太祖嫡长子,诸王皆受教于太宗,长兄如父,诸王自然不敢有异心,连最是野心勃勃的赵王,也不敢有所异动。

    但王位代代相传,随着血缘关系的淡薄,亲情的断裂,最终这些塞王会成为威胁中央的不安因素。

    故太宗在位期间,几乎将所有塞王手中的兵权尽数削去,唯独留下宁王和赵王。

    至于这两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一来是两人所镇守的位置确实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来则是宁、赵二王的实力也是诸王之冠。

    赵王吞并了宁王的势力,可以说将张世美的战败损失完全拉平了。

    只是,毕竟是宁王麾下的大军,赵王也需要时间去整编和磨合。

    而朝廷这边也是很困难,赵天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导致了战败,一战将朝廷可以动用的机动力量损失了七成有余。

    也就是太宗留下的底子厚,不然现在朝廷也是调动不出什么兵马了!

    曹雪阳的红叶原大捷,俘获了赵王麾下的兵马十余万,这些人虽然短时间内不能上战场,但是整编之后作为各地的城防军还是没问题的,这让朝廷可以继续抽调地方力量补充兵力。

    至于兵源素质,现在暂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兵部尚书府中。

    兵部尚书李澄光正在研究粮草辎重和装备的装运调度,随着青州、齐州的部分地区被收复,朝廷的局面也好了起来。

    但是各地兵马的补充抽调,装备粮草的补给都是大问题。

    李澄光这个尚书自然是最忙的人。

    就在李澄光熬夜办公之时,数道黑影潜入了尚书房中。

    尚书府中虽然有护卫,但是其中武功最大的一人才是元化境的武者。

    这也是得益于京畿治安的优化,大理寺和六扇门将京畿地区的武林人士治得服服帖帖的,几乎没人敢在神都内用轻功高来高去的。京城权贵高官的家中护院力量也因此都相应地减弱。

    养着这些人可不是小数目!

    这一对蒙面杀手显然都是高手,其中为首之人目光凶厉。

    “李澄光这个jianian臣,乃是杨清源王华二贼的爪牙,挟持天子,罪不容诛!务必杀之!”

    就在几人向着书房包围而去之时,尚书府的护卫头领发现了这些人的踪迹!

    “什么人!?竟敢夜闯尚书府!?”

    ……

    39314522。。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