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0章 新能源汽车还要等一等 (第3/4页)
力,但同时又要保证电池包单位电芯成本和重量不会有大幅提升。 顺便说一句,光伏产业是“风光储”于一体的产业,不光包括太阳能和风能产业,还包括储能的相关设备和技术产业。 所以给沸腾汽车供应动力电池的比亚迪,也是沸腾能源的股东之一,其蓄电池技术和设备,是国内光伏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一环,给沸腾超算中心配套的太阳能蓄电站,其蓄电设备也是比亚迪提供的。 因此沸腾汽车4.0的推出,对一般老百姓而言,只是省了一点油钱,可对国内光伏产业来说,却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这标志着“风光储”中的“储”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原本艰难前行的国内光伏产业相关下游公司也因此多了一项业务收入,日子不用再过得紧巴巴了。 此次沸腾汽车宣布推出混动车型之外,同时还在方杰的指示下,宣布这款混动车型的年产量也将提升一倍,达到每年200万台的产量规模。 不过这点产量,依然是杯水车薪,不说沸腾出行就恨不得把所有车辆直接给包圆,也不说广大私家车主的迫切需求。 只说在其他出行平台专职跑网约车的司机们,就恨不得每人买一台。 因为沸腾汽车每年都可以换新,不用考虑折旧问题,保险人家也帮你交了,也没有汽车租赁公司里的那些弯弯道道,比租车和开自己的车划算多了。 更牛逼的是,如果哪里磕磕碰碰了,拿到沸腾汽车4s店维修的话,虽然该交的维修费一样得交,但好处是如果不想等待的话,只要额外缴纳500元的换新费,人家直接让你当场提一台新车回去继续开! 算个账就知道,网约车一个班下来平均流水可以达到5、600块钱,一天两个班就至少是1000元,正常情况下,拆卸维修做钣金再加上等待油漆干了的时间,起码3天时间,也就是说网约车司机在等待期间至少损失3000元的误工费。 但如果开的是沸腾汽车,减去500元换新费,相当于赚了2500,这钱正好可以贴补维修费还有赚的,而且旧车还变成了新车,这如何不让网约车司机们欣喜若狂? 如果不是很难排上号,估计全国的网约车司机,不管哪个平台的,都会开上沸腾汽车。 所以产量翻倍不是问题,问题是还是太少,供不应求。 方杰之所以决定加倍产量,主要是混动车加大产量,对相关动力电池、电机生产厂家是一种扶持,对相关技术数据采集、研究也很有好处。 不过,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过渡性产品,产量翻一倍就可以了,再多就没必要了。 毕竟要说省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其实省不了几个钱,也不够节能环保,对国家能源战略没有任何意义,别看前世相关广告打的那么响,其实很多都是忽悠人的,远没有纯电车好用实惠。 这么说吧,就方杰前世亲身体验,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从省钱角度上说,每公里电耗成本不到0.15元,如果有自己的小院子或者车库,在家里充电,每公里电耗成本不到0.08元,不到油车的十分之一。 从性能上说,尤其是起步加速性能,其爆发力秒杀市面上所有售价在40万以内的油车,不管它是宝马还是奔驰奥迪,照样瞬间超车没商量。 从舒适性上说,好坏参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因此车内十分安静,反而因为加速太快,让车上乘客有一种坐在跑车上的推背感觉,进而可能会产生晕车反应。 其最大的硬伤就是续航能力,但只要不跑高速,完全够用。 其实这也不算硬伤,按照国家规定,连续驾车超过4小时就必须休息,否则就是疲劳驾驶,高速上面4小时就是400多公里,正好也应该停下来找服务区充电休息了,除非把生命当儿戏,否则没毛病。 而在今世,方杰一门心思想要把新能源汽车提前搞出来的根本原因,并非以上这些,而是产业布局和能源战略方面的考量。 只有路上全都新能源汽车,沸腾能源才能持续扩大规模壮大自己,并进一步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国家不用受制于人,老百姓们也不用对着天价的油价望而生畏。 当然,计划和想法是好的,要想将其实现,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关键就看动力电池技术何时能突破了,方杰预计,沸腾的新能源汽车最快也要3年后才有可能正式上市。 而且在其上市前的这几年时间,充电站、换电站这类基础设施要提前进行布局,否则到时候新能源汽车没地方充电,那就尴尬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方杰心中早有计较,一旦时机成熟,解决这些问题很简单。 2010年上半年,方杰的时间精力主要放在光伏产业沸腾能源上,其次就是为了文化战略布局了影视剧本,搞了一档综艺《舞林宗师》,下半年则是沸腾超算和沸腾汽车。 一晃眼,时间来到了2010年年底,天气渐冷,方杰就不怎么想动了,基本上就是窝在家里过冬,等着过年。 当然,人和蛇不一样,人吃饱喝足睡够了,总还得找点事情做,就算不动手,动动脑子消耗点精神是必须的,否则晚上容易失眠。 于是方杰再次将注意力转向了文化输出战略上。 既然是战略,当然不可能只靠敲定几个剧本,捧红几个演员或编剧,再弄一档舞蹈类真人秀综艺就能达到目的,这只是该战略下的战术之一,起到的作用还很有限,必须一以贯之才能达到目的。 要知道韩国那边搞文化输出那可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国外某个国家刚打完仗,急需安抚百姓情绪的时候,韩国相关文化推广部门就主动把自家的韩剧免费送给这个国家的电视台播放了,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灵安慰的同时,也制造了一大批韩粉。 又比如国外各大社交媒体上,比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