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只租不卖的沸腾汽车 (第2/3页)
了一下,胎破了,维修费不得自己出? 沸腾汽车可没说要包维修费。 何况,沸腾汽车的租赁费里,还有一项。 车辆每行驶1公里,按0.25元收取折旧费。 好吧,还以为有多少呢,原来这么便宜,简直是地板价有木有? 对于那些对私家车有需求的人来说,稍微算个帐,就知道这依然还是很值得的。 假如平常上下班,10公里的距离,打的要25元左右,一个来回就是20公里50元,而租赁沸腾汽车的话,20公里的油钱成本基本上10块钱,里程折旧费5块钱,租赁费即便把保险算进去,也才33元,合计48块钱,还省了2块钱! 关键是,自己有车了啊! 这能跟坐别人的车相比么? 自己有了车,想去哪就能去哪,偶尔来个自驾游什么,多舒爽? 更关键的是,能装逼了啊! 当然,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肯定会冷嘲热讽: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哪里是你的车,明明租的好不好! 所以沸腾汽车的销售模式虽然本质上是租赁,但打出去的口号,依然还是卖车,而且噱头十足! ——确实只要1.2万,就能把车开回家,签订的也是销售合同,而不是租赁合同,只不过沸腾汽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按年卖的,合同期内车主可以随便折腾,哪怕转卖给别人都行,但合同到期后,车辆必须完璧归赵,车主可以选择续约或者不再续约。 ——使用权一年一买,不就是终身免费换新车么?租期到了之后,每年都可以换辆新车耍! ——废话!保养费都包含在租金里了,可不就是免费保养么! ——不解释,还是同样的套路。 ——也是废话!哪怕把车停在楼下1年不开,只当吉祥物摆设,都随便你,反正不上路不收费里程费嘛! ——显然,如果每年都可以换车的话,以后车辆外观造型、内部配置,比如燃油车升级为电动车,那肯定是可以不断升级的嘛,每年花一样的钱,却都能开上最新款的车,爽歪歪啊简直! 这一系列套路弄下来,惹得国内想要买车但又经济条件达不到要求的民众们,毫不意外地全部鸡冻了! 让大家一次性花十几万,或是搞车贷买车,亚历山大有木有? 现在只用1.2万就行! 尽管一年续约一次,算下来10年就要12万了,都可以自己买辆永久座驾了,但是帐不能这么算,因为这1.2万包含了保险费、保养费这两个大头,因此续约费只能按6000元/年计算。 这样的话,其实是提前20年享受到了拥有自己座驾的福利,而且这期间,还能随时换新,享受新款新车的福利,车辆始终是保值的,哪怕不想开了,还能不再续约,不用再花钱! 这特么的绝对是天降大福利啊! 首富就是首富,果然大气,干的事情真不一般,不走寻常路,福音啊! 不过同时,大家也都有些懵逼,心说沸腾汽车卖的这么白菜价,能挣钱么? 当然能挣钱! 按照国家标准,车辆60万公里强制报废,那么理论上,不算每年的租赁收入,光是车辆报废的时候,里程折旧费就能收回来15万元! 而沸腾汽车的生产配置成本,是控制在8万元左右的。 不要以为8万元的车就有点LOW,这是生产制造成本,实际起码堪比市价15万以上的车了,算是稍微奢侈一点的中档车型,差不多是高配版思域、速腾那一档的。 再说了,车辆报废了又不是所有零件都报废了,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回收在加工的,就算当废铁卖掉,那也能回收一些成本。 再一个,发生点刮蹭、灯泡配件损坏、轮胎鼓包什么的,车辆维修得找沸腾汽车吧? 车辆内饰,比如车垫、装饰品、手机架、导航、座椅套……等等这些,也会在沸腾汽车平台上额外买吧? 以后新能源汽车充电,是不是得找沸腾汽车的充电桩或者电池更换平台,这电费油钱得出吧? 总之等等等等这些增值业务,一旦生态建立起来,带来的利润可不少,远比卖车赚得多! 更何况,沸腾汽车真正要做的,是网约车出行业务! 这又是一大利润来源! 前世有网约车公司说每年亏了1、200亿,怎么可能? 且不说人家不务正业,到处烧钱,只说财务做账这个事情吧,会看上司公司财务报表的人就知道,其实有很多不同的会计审计标准。 按照华国的会计核算标准,客户关系支出是计入公司成本的,所谓的“客户关系”,比如给乘客和司机发的那些优惠卷、打折卷什么的,就是客户关系支出。 优惠卷发出去了,用没用咱不知道,也许现在没用以后会用,反正是要计入经营支出的。 全国几亿人打车,每人发10元打车劵,那就“亏”了几十亿嘛,如果每天发一张,10天就“亏”了几百亿嘛。 是的,我们每天是很赚钱,但赚的没有“亏的”多啊,减去之后,你看,还亏200多亿呢! 但如果按花旗国的会计核算标准,这几百亿的“客户关系”,就不是支出,而是算作公司资产。 然后这笔亏损几百亿的账,就会变成公司总资产增值了几百亿,这笔帐再一算:卧槽,一前一后相差上千亿呢,难道是我小学数学没学好? 呵呵…… 所以这个账,一般情况下是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算。 花旗国这么算账是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因为美联储可以无限印钱,印出来的钱,当然不能说成是负债或支出,而是有价值的资产,是要算进GDP的! 而国内网约车反其道而行之,发放的优惠卷越多,自己亏的就越多,这是成本嘛,所以咱现在混的很艰难,大侠们饶命…… 其实到底赚不赚钱,不用算也知道。 前世网约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人家都市场占有率90%了,依然还有那么多资本、企业蜂拥而至想在网约车市场里分一杯羹,就知道这玩意到底赚不赚钱了,否则你当他们傻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血亏也要削尖脑袋往里挤? 退一万步讲,不赚钱又如何? 方杰本来就没考虑过靠网约车赚钱,这只是相关科技产业布局和利国利民的需要,他要求一点都不高,只要不亏就行了。 拥有重生记忆,加上人也不笨,今世又打下了那么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