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为劳苦众生读书,即为佛!(求订阅~月票!)  (第1/2页)
    ,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来到窗边。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李少杰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哲学并非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渗入到日常生活中的。    荣赞教授的意思,李少杰一瞬间就懂了。    这是在用现实来教导自己。    “看到那个五金店的搬运工了吗?”    顺着荣赞教授的目光看去,李少杰看到了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光着上身,有些油腻,即使是从三楼往下看,都可以看到脸上身上那黑色的污渍。    此时的搬运工,正在卸货,货物看上去就非常的沉重。    “他没有月薪,卸多少货,赚多少钱。”    荣赞教授看了看李少杰,问道。    “就他卸这一车货,你猜猜......花多长时间,能赚多少钱?”    李少杰看了一眼货车。    这种货车很常见,以前在做音响工作的时候倒是经常见。    这么一车,拉的货物是五金店的大小零件。    起码十吨。    “如果一个人卸的话,起码四五个小时?钱的话.......一车一百多块?”    李少杰的话让荣赞教授点了点头。    “这一车货,差不多十二吨,一般都是两人到四人卸货,但劳工费总价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搬运工,一天十个小时体力活之下.....也就赚200。”    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李少杰,荣赞教授提醒道。    “虽然这一个月,看起来,可以赚到六千块钱,但你要知道,一天不干活,一天没钱,尤其是像他这种短期工,各种保险还需要自己交。”    李少杰抿了抿嘴。    搬运工很难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或许有一部分搬运工是场子,企业直聘。    但多数的,都是做这类似的散单。    住宿......成问题。    饮食......自己管。    自己找活,自己干,一天偷懒,一天饿。    干整整一天的苦力活,赚得两百元。    如果还有家庭,有子女的话,那当真是吃饭都要犹豫,保险舍不得交,衣鞋舍不得买,人生处处都是“省”与“精打细算”。    “如果哪天不小心生个病,就算是小病,也很影响生活,生个大病,可能天都塌了。”    “而且,他有父母要赡养,有孩子在上学。”    荣赞教授看了一眼李少杰。    “他离婚了,独身一人,养孩子,养父母,如果他生个病,一家饿肚子。”    “这样的人,太多了,只是很多人,看不见罢了。”    李少杰默然。    其实,也不是没见过。    此时,回忆涌上心头。    就在自己高中假期,给自家超市看店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芸芸众生相。    沈城,距离丹东很近,一小盒草莓,在应季的时候并不贵。    十元。    但李少杰曾见过一位很普通的青年,拿起草莓,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放下了。    也曾见过身着工装的工人,大夏天来到超市,望着冰箱里琳琅满目的雪糕,艰难的咽着口水,然后默默的拿起一瓶最便宜的矿泉水。    也曾见过拮据的母亲,带着孩子,孩子看向零食的不舍,与母亲拿出一块钱买一袋牛奶的苦涩。    或许有人觉得,不就十块,几块,至于吗?    【何不食rou糜?】    对于一些人来说......真的至于。    身上裹满了水泥污渍的工人,劳动结束后,偶尔来超市,买下的一瓶两块钱劣酒,就是他们生活的快乐。    在超市里精挑细选礼物,但收到分手短信,当场崩溃的白领,也曾对当时只有16岁的李少杰诉说着生活不易。    房贷,车贷,工作,加班,赡养老人,谈对象,结婚......    苦海众生皆不易,却依有不甘,于是,众生选择坚强再坚强。    此时,众生即佛。    “有空的话,你可以在生活各处留意。”    荣赞教授笑了笑。    “或者.......去一去医院,你就能明白,何为众生皆苦了。”    “活着是苦,衰老,病痛,死亡,也是苦。”    “生活中的快乐就像是泡沫,短暂而华丽。”    荣教授的笑容突然变得有些不正经起来。    看了看李少杰,呵呵问道。    “比如年轻人在与心爱之人寻求房内之事的快乐时,华丽,却短暂。”    “快乐以后,接下来烦恼的事情便是生活,结婚,避y,如果不小心中枪了,抚养,教育......烦恼不请自来,快乐仅是短暂。”    李少杰的眼神顿时变得奇怪了起来。    不过,这个例子倒是真的很形象。    荣教授缓缓说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佛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旋即,笑呵呵的看向李少杰。    目光很慈祥,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在点化一个迷茫的年轻人一般。    “何解?”    “众生的身体是一颗智慧树,众生的心灵是明亮的台镜。”    李少杰甚至都能说出另一个“对立”的观点。    “要时刻掸拂擦拭,不要让其被尘垢障蔽了内心的光明。”    “嗯!”    荣教授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下一句,我都不用说,你自己都可以说出来。”    李少杰点了点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智慧不是树,心灵也不是镜台。    若是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很多人,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是一个爽文情节?或是一个打假故事?或是境界来源于生活云云云?    但其实,这些理解都太过流于表面,肤浅且片面。    其实,两者的思想非常近似,甚至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本质,都只有一点。    修心!    明心见性。    这样,才可自证“觉悟”。    即成“佛”。    成为一名有觉悟的人。    每一个人,都可以。    “你没必要纠结活着苦不苦,没必要纠结众生如何,更没必要纠结活着的意义。”    荣赞教授笑呵呵的说道。    “活着,即是体验,活着的本身,即是意义所在。”    “有觉悟者是幸福的,有觉悟的人,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从活着,到走向死亡,便是意义,它让人类意识到,自己是有意义的存在。”    李少杰点了点头。    哲学其实就是在探讨“意义”。    人类是唯一喜欢探讨【意义】的生物。    只有意义能够让人类避免时常会感受到的荒诞与无聊。    或许很多人看来,你探讨意义,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行为。    又不能生产,又不能当饭吃,何必呢?    但其实,哲学不仅不是无意义的存在,反而意义重大。    就好像古代的哲学家,吃饱喝足无聊了,去考虑别人看起来“很没意义”的话题。    【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    【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浮在水面,有的就要沉下去?】    【万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