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肝胆两昆仑 (第4/4页)
前夫坟茔之地,开棺验尸。棺材之内,白骨森森,一根黑漆漆的长钉,赫然直贯脑骨。一切都昭然若揭。 两名杀夫恶妇,全部判了死刑,秋后开刀问斩。 新案牵出旧案,两位恶人伏诛,真是大快人心。 w发明交子 自李顺叛乱后,民间钱币日益减少。 张咏与西川转运使黄观一同商议,决定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不铸铜币铸铁币。于嘉邓二州铸景德大铁钱。铜钱铁钱,相兼行用。朝廷规定铜钱一文兑换铁钱十文。 史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买一匹绢就要花费重达上百斤的小钱,这还只是零碎小物件,大的更不要说了。钱币在蜀地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张咏看着街头来来往往满载着铁钱的大车小车,和那些挥汗如雨的商贩,心中道:这是大问题,得治! 天底下本没有什么现成的买卖,需求多了就产生了生意。 为了服务携带巨量铁钱的商人,铺户保管应运而生。商人把铁钱交给铺户保管,铺户开具一张等额的纸卷票子,交给商人,同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商人拿着纸质票子进行商品交易,并根据需求随时兑换成铁钱。 长此以往,这种用纸质票子代替铜钱铁钱流通的新型交易形式便出现了,商人们把这种纸质票子称为交子。张咏也发现了交子的方便之处,觉得可行。 随着交子影响逐步扩大,很多不法之徒进来搅水。 景德二年,张咏开始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那些不法之徒,选出十六户大商人,由他们联合制作发行交子,开设专门的交子铺,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 这种纸质交子,制作精良,规格严密,还加盖了难以复制的图章和画押,用来替代铜钱铁币。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官府的认可。 张咏推广发行的交子,成为世界最早的纸币,他本人也被誉为世界纸币之父。 十八年后,大中祥符六年,益州知州薛田上书朝廷,把交子的发行权收归官府。官办交子有国家的支持,发行量持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到了南宋时期几乎遍布全国。 商人们也真正实现了货通天下,交子为大宋的商业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今天,在英国伦敦的英格兰银行,中央天井里,种着一棵在英国少见的中国桑树,英国人用这种独有的方式致敬那位名叫张咏的中国人。据说,张咏发行交子所用的纸张,就是用这种桑树叶制作的。 w《霍光传》不可不读 巢由莫相笑,心不为轻肥。 张咏曾说自己出仕不是为了富贵,他的这种恬退淡泊的性情,深得蜀地百姓的爱戴。其言行被蜀人编录并刊印,广泛流传,其治蜀之功,宋人将之比作蜀汉名相诸葛亮。 景德元年,辽军南下,饮马黄河。寇凖力挽狂澜,终于有了澶渊之盟。他自己因功,升为宰相,权倾朝野,成为众人仰慕的明星,大出风头。 张咏评价道: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总归是开卷有益,赵普公‘半部论语治天下’,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看来此话不虚。很快,王钦若把澶渊之盟说成是屈辱的城下之盟,寇凖和他的同僚,竟然无言以对,连句反驳的话都没有,只能听之任之,听天由命。 却说,陕州府衙,寇张二人,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经书一部传千古,秋月几回觅老聃?两人谈到在此留书五千言过函谷关的老子。 张咏道:老君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寇凖道:不笑不足矣为道,这世间这么多的下士,老君已经做好了被千万人耻笑的准备。 张咏道:道之所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寇凖笑道: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走!喝酒去! 如此逗留两日,张咏请辞。 十里长亭,寇凖端起践行酒,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临行,凖有一言,所谓‘知我者稀,则我者贵’,复之兄,何以教凖? 张咏想了想,低声道:《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凖点头,二人洒泪而别。 寇凖回到府衙,命人取《汉书霍光传》来读。读了数日,读到光不学无术,谋于大理时,寇凖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原来,张复之是说我不学无术啊。 霍光是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西汉的能臣和权臣。汉昭帝去世,霍光拥护并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女儿为汉宣帝第二任皇后。因读书太少,霍光难免不明事理,最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霍光死后,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却给子孙留下抄家灭族的后果。两年后,全族坐罪处死。 张咏提醒寇凖,要引以为戒,在为仕途奋斗的同时,不要忘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宦海漂流,一生功勋卓著,何人不想练就凌波微步,求得仕途顺风顺水,善始善终。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同样的道理,铁打的相位,流水的宰相。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寇凖始终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道自己多年来奔波劳碌于政事,荒废读书。感于张咏的善意提醒,寇凖致书感谢。 《陋室铭》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寇凖深有同感,他决心向开国名相赵普学习,钻研《论语》。闲来无事,正好调素琴,阅金经。 却说,张咏这边离了陕州,非止一日,来到西京洛阳地界。早有军校在城门处等候,迎进留守府。 原来这河南府知府兼西京留守向敏中,与张咏是同榜进士,太宗朝时,和张咏一道被提升为枢密直学士同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兼掌三班院。二人是曾经的同事,彼此又意气相投。听闻张咏回京就职,向敏中老早就派人在城门口盯着了。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府人。我们上次提到向敏中,是他和右仆射张齐贤,两个宰相同抢一个寡妇的闹剧。 实际上,向敏中这回不单单是要尽地主之谊,最主要是他碰上了一桩蹊跷的夺身谋财杀人灭口的yin僧杀人案。 这是一件被写进《宋史》的民间奇案,离奇诡异的巧合,让它一出场就迷雾重重,疑虑重重,真假难辨。 张咏聪明过人,断案如神,是大宋朝有名的神判。这请都请不来的活神仙,自己送上门来了。借力使力不费力,向敏中自然不会错过这次绝佳的大好机会。 这正是:铁案如山摇不动,和尚延颈待秋决。神机妙判开金锁,万民稽首念弥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