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些年_第一百二十六章 肝胆两昆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肝胆两昆仑 (第2/4页)

。真可谓说不完的知心话,吐不完的挚友情。

    w知杭州为政以德

    张咏自号乖崖,乖是乖张怪僻,崖是崖岸自高。意思是说,我是个有脾气有原则的人,别指望我会按常理出牌。

    咸平元年,真宗即位,擢升张咏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户部使御史中丞。咸平二年夏,张咏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

    这一年,杭州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欠收。百姓苦不堪言,难以为继,尤其是沿海盐居民灾情更为严重。为了活命,不少盐民多鬻私盐以自给,百姓犯罪者甚众。

    盐是朝廷专卖,不得私自货卖。盐民私自卖盐,犯专卖禁令,衙门逮捕犯者数百人,决定以破坏盐法专卖罪为由,从严判决。一时间,人心惶惶。

    张咏得知消息后,立即下令:悉宽其罚,而遣之。对这些百姓从轻处罚后,全部解散回家。

    属下官员感觉不理解: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张咏解释道: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告诉下属,自古官逼民反,为了防止百姓蜂拥为盗的祸害发生,这只是权宜之计,等秋天收获了,你们还要依照旧法办事。

    由于张咏,审时度势,及时从宽处理私盐案,杭州又出现了民获安济的祥和局面。

    张咏对待下属也非常体贴入微。一天张咏办完公务出厅室,看见一个小差役正在酣睡。张咏把他叫醒,并没有责怪的意思,问他道:你这么倦乏,是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差役道:家母病了很久,家兄在外地许久,至今未归。

    张咏亲自派人去察访,事实果真如此。

    第二天,张咏专门派一名场务,去协助差役做事。

    张咏关照道:竟然敢在公堂之上睡觉,这人的内心是何等的忧伤烦闷,否则给他俩胆也不会这样,我怜悯他,你去帮他分担点公务,给他减轻负担,多照顾一下家里。

    w神断家产案

    张咏智慧过人,谋略超群,断案如神,大公无私,清正廉明,体恤民众,爱民如子,留下了不少经典判例。

    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张咏每天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稀奇古怪的卷宗。有一件民事纠纷,一富翁家的儿子与姐夫讼家财案。

    杭州有个富翁,病重将死,儿子才三岁,富翁只得将家产托付给自己的女婿,并立下遗嘱:将来分割财产的时候,三成财产给儿子,七成财产给女婿。

    富翁家的儿子长大后,不同意姐夫这种分财产的方法,将其告上衙门。

    张咏审理此案,姐夫从怀中掏出岳父的遗书,上面的确写得清清楚楚:他日分财,以十之三与子,而七与婿。

    张咏一见,哈哈大笑,命人取酒来,差役很快拿来酒和碗,张咏以酒酹地,心中暗道:老阿翁,你的心意本官已知晓,放心吧,本官一定为你做主,给你一个公道。

    随后转身,坐回大堂。众人面面相觑,张咏一拍惊堂木:

    姐夫小舅子,狗扯羊肚子。你的岳父是聪明人。当时他儿子年幼,不得已把儿子托付给你抚养,如果他当时把家财的十分之七分给自己的儿子,说不定他的儿子早死在你的手上了。

    于是当庭立判:以七成财产分给儿子,三成财产分给女婿。

    围观百姓闻听,立即欢呼起来,众人皆服其明断,拜泣而去。

    一天,有个叫沈章的男子,投上诉状,告他哥哥沈彦侵吞家产。

    张咏一拍惊堂木,沈章紧张得浑身一哆嗦。张咏安慰道:你不要怕,请如实招来。

    沈章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道来。原来,沈家兄弟的父亲过世得早,沈章年幼,兄嫂把他养大成人,家产也一直由兄长沈彦掌管着。

    三年前,沈章娶了亲,沈家兄弟就分了家。沈章总认为哥哥分的财产比自己多,亏待了自己,就想找官府讨个公道。

    于是,告到杭州府,要求重新分割家产。结果,知府老爷驳回沈章的诉求,打了他几板子,稍作惩罚,轰出府衙。

    沈章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得知新的杭州知府走马上任后,便再次前来告状。

    张咏道:既是如此,显然是你的不是了。你兄长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成人,报恩就不要说了,你难道连最基本的‘五伦八德’都不懂吗?

    说着,张大人再次举起惊堂木:来人呐!将这个不知好歹无情无义的昏汉给我拉出去,打他几板子,让他长长记性!

    沈章受了笞刑,所告不准,再次被轰出大堂。

    五伦里有长幼有序之说,八德里有悌之理。悌敬兄长是弟弟的本份。沈章从小没了父亲,长兄如父,兄长沈彦照顾他长大成人。作为弟弟的断然不能忘记这份恩情,敬重兄长,义不容辞。沈章这厮不懂得敬重感恩兄长沈彦,反而将兄长告上公堂。这大大悖于五伦八德,两任知府,同一种判罚,就是想要教训一下沈章这无情无义之徒。

    如果这事到此就完了,也显不出张咏比别人有什么高明之处。

    半年后,张咏经过沈章所说的街巷时,问左右道:以前有个叫沈章的人,告他哥哥分家产不公,好像就住在这里?

    左右道:就在这条巷子里,兄弟俩对门而居。

    张咏立即下轿,命人将沈家兄弟叫出来答话。

    张咏对沈彦道:你弟弟到府衙告你,说你父亲去世后,家财一直由你掌管着,家产分得不公平,亏待了他,本官问你,你这家产到底是分得公平呢,还是不公平?

    沈彦上前施礼道:回大人的话,草民这家产分得很公平,两家的财产数量一样多。

    张咏又问沈章,沈章依然咬定说:不公平,一点也不公平,我哥家里多,我的家里少。

    沈彦争辩道:不是这样的,我们两家财产完全相等,没有多寡之分。

    清官难断家务事,沈家兄弟二人,各执一词,各说各的理。

    张咏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兄弟俩为这家产之事,争执多年,难道还要让本官派人帮你们一一查点家产,代你们分家吗?这成何体统!

    张咏接着又道:既然当哥哥的说两家财产完全相等,那么两家对换并不吃亏。本官下令,你们兄弟二人对换家宅,各自带上全部家人到对方家宅居住,家财一丝一毫都不能动。即日起,哥哥的财产全部归弟弟所有,弟弟的财产全部归哥哥所有,这样总该公平了罢!

    在场的人听到张咏这个别出心裁的判令,纷纷拍手叫好!

    沈彦道:谢大人为草民做主!我同意大人的判罚,这就把宅子换过来。

    沈彦望着沈章道:兄弟,你看呢?

    沈章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脑袋梗向一边,悻悻地应道:换就换,反正我没吃亏!

    张咏欣然地点了点头,公事繁忙,张咏留下两名衙役处理善后,随即匆匆上轿离开了。

    用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