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些年_第一百二十四章 澶渊之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澶渊之盟 (第2/5页)

,匆匆撤下攻城的兵将,带兵逃离东门。

    孙全照也不追赶,径自带兵回城。

    辽军一路向东,奔旧元城下寨。萧太后和萧挞凛也都知道大名府位置的重要性。

    辽军进攻屡屡受挫,萧挞凛心中郁闷。萧观音奴道:“我听闻大名府的宋军主帅王钦若是个文官,比较不受宰相寇凖的待见,刚被赵家皇帝老儿调来不久,时刻想着立功邀宠,定会派军来追。我们只需在中途树林中埋伏下精兵,到时候杀他个有来无回。”

    萧挞凛道:“此计甚妙!你带渤海兵为先锋,向南开拔,我安排一支精锐断后,打宋军一个伏击。”

    用过午膳,萧观音奴、萧排押,率先出发,大张旗鼓地向德清军进军。萧挞凛簇拥着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圣驾,随后跟随。他也偷偷留下一支精锐,命令天黑后遣回大名府城南的旧元城,埋伏在狄仁杰祠堂,专等宋军来追。

    德清军位于大名府和澶州城之间。

    王钦若听说辽兵攻城不利,已经绕过大名府南下,攻打德清军去了。顿时来了精神,想着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立功的好机会,不能错过。当即派兵点将,点了若干将领,带领全城的精锐全力追击,准备大杀一场。

    孙全照得到消息,立即从北门匆匆赶来见王钦若,道:“兵法云‘穷寇勿追’,辽军自退,必有精兵断后,大人如何不知?”一句话说得王钦若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夜半三更,大名府的宋军追至狄相庙,早已等候多时的辽军呼啦一下子涌了上来,将这些天雄兵给包了饺子。

    面对突然而至的辽军伏兵,宋师夺气,左冲右突,全然无法脱身。史载:“伏兵起,断其后,天雄兵不能进退。”

    这时,有探马来报,“大人,大事不好!我们的追击的人马在狄相庙中了辽军埋伏,情势危急!”

    王钦若这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孙全照知道,如果不去救援,大名府的精锐将损失殆尽,于是立即上前请缨道:“这些兵将是我们天雄兵的家底,若亡此兵,是亡天雄也。北门不足守,请允许我率兵去救他们。”

    王钦若虽然没啥军事才能,但是错误指挥和坐视不救的后果,他比谁都清楚。救兵如救火,这时候,还有人出面替他擦屁股,简直就是自己的救星。于是拱手道:“有劳孙将军到狄相庙走一遭,千万要当心!”

    “北门那边,大人费心了……!”孙全照边说边大步跨出衙署,跨上闪电白龙驹,急急奔向北门。点齐兵将,出南门,迅速向狄相庙赶去。

    狄相庙,庙里供奉的是唐朝宰相狄仁杰。狄仁杰是山西人,孙全照是河北人,孙全照暗中祷告,“狄大人,我们也算是半个老乡,如今大敌当前,希望你能暗中庇佑。”

    天雄兵此时身陷重围,被辽军伏兵团团围住冲杀,本以为生还无望,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孙全照的救兵到了。

    孙全照挥舞长枪,一马当先,冲入辽军阵营,所部将士紧随其后,天雄救兵如同一把利刃,瞬间豁开了敌人的阵营。

    辽军的北面队形一乱,围在里面的宋军知道救兵到了,顿时来了精神。两路天雄兵,拼死力战,一个往外杀,一个往里冲,辽军的嚣张气焰瞬间被击垮。

    两路宋军生死相逢,又一同携手杀出重围。当孙全照带着这些被困的天雄兵成功返回大名府后,数数生还者,只有十之三四,自己所率将士也损失惨重。

    王钦若见孙全照带兵成功归来,禁不住合掌向空,直念阿弥陀佛。孙全照又告知王钦若,立即传令下去,紧闭城门,严防死守,自己这才安心洗漱用餐。

    在孙全照一应将领的努力下,大名府侥幸得保不失。

    而临近的德清军就没这么幸运了,就在辽军在狄相庙包围天雄军之时,攻打德清军的萧观音奴率军轻松攻破德清城。

    ◆德清军失陷

    德清军,在天雄军南一百里,是拱卫澶州的最后屏障,而澶州,又是拱卫都城开封的最后屏障。

    十一月二十日,辽军蜂拥而至,一举攻破德清城。

    城内宋军与辽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德清军知军张旦与其儿子张利涉率众奋击,相继战死。

    虎翼都虞侯胡福在血战中浑身多处被辽军砍伤,手下人全部战死,他独自一人依然持剑与辽军鏖战,手刃数十人,力竭而亡。《宋史》载:“虎翼都虞候胡福戍军城,率兵力战,金创遍体,犹奋剑转斗,矢无虚发,麾下已尽,独挺刃杀数十人。”

    虎翼军副指挥使尚祚,手持大锤,杀入敌阵,斩杀百余人,终因寡不敌众,与指挥使张睿、刘福、都头辅能等四人,一同战死疆场。

    德清军寡不敌众,城内的主要官员和十四名将领全部战死殉国。“真宗嘉叹其忠勇,”派人遍访诸将和官员遗骸,只找到胡福的尸首,命其子厚葬之。

    战前,为了让河北百姓少受损失,真宗曾给各州郡发下诏令:“州县坚壁,乡村入保,金币自随;谷不可徙,随在瘗藏,寇至勿战。”

    真宗要求各个州县,执行坚壁清野号令,把消息散发到了河北诸州郡,通知到乡村家家户户。百姓们可以进到城中自保,金银细软带在身上,谷物不能转移的,全部找地方埋起来,辽军来了之后,不要与之发生战事。

    乡村的百姓全部入城,这显然是保护百姓最好的措施。然而德清军城破,城内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被辽人杀死,这又是真宗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辽军攻克德清,两日后,萧挞凛、萧观音奴,簇拥着萧太后和辽圣宗,进抵澶州城之北。

    大宋朝自立国以来,还从来没被辽军欺负到这个份上,被人家直接戳到了肺管子。澶州若破,开封将无险可守。

    辽军一到澶州城外,立即对澶州实施东北西三面包围。

    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宋真宗领军御驾亲征,雍王赵元份留守开封,朝中文武一同随军出征。

    大宋战神、同平章事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领军在东;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石保吉为驾前西面排阵使,列阵在西,其余将帅簇拥着真宗前行。

    司天监进言道:“太阳被光晕所环抱,黄气充塞,主敌人不战而退。”

    真宗这边刚出发,就收到德清军失守的消息。真宗心中一震,立即传令李继隆和石保吉,率军先行前往澶州,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澶州城。同时下诏,河北主帅王超率十万大军,立即从定州赶赴澶州行在。

    ◆王继忠上书请和

    十一月二十三日,真宗车驾停留在韦城县。

    二十四日,天气酷寒,哈气成霜,滴水成冰,左右近臣向真宗进献貂帽和毛皮大衣,真宗推辞道:“臣下皆苦寒,朕安用此?”

    在评书版《杨家将》中,杨四郎被大辽国萧太后召为驸马。《四郎探母》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元杂剧。

    虽然在现实的世界里,杨家兄弟没有人被招为驸马,但是在同一时期,大宋确实有一位高官,入赘辽国。这个人就是真宗曾经的侍卫、大宋原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王继忠。

    康村之战,王继忠被辽军抓了俘虏。萧太后得知王继忠既是大宋高官又是宋真宗赵恒的潜邸旧臣、侍卫,身份很特殊,真宗对他非常信任。如果能将王继忠招为己用,其影响力和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