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千头万绪 (第3/4页)
水泛滥,冲坏民房,百姓流离失所,辛仲甫动员一切力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组织数百条舟船,日夜运送物资,救民于水火。水灾过后,最快的时间,恢复百姓的生产生活,解民于倒悬。 由于政绩突出,开宝元年,被调任四川彭州知州,这里原为后蜀孟昶管辖,大宋刚刚平定未久,人心尚未归附,局势一度十分混乱,原后蜀戍卒将士随时准备发到武装叛乱。 辛仲甫带领人马出城巡视,发现初春的城壕中苇蒿满地,杂草丛生,即使隐藏个千军万马也难以被发现,通晓兵法的辛仲甫立即命令手下,将这一片杂草通通烧掉。谁曾想,他这一招未雨绸缪,恰恰起到了打草惊蛇的奇效。 那伙预谋叛乱的士卒,叛乱时间原本定在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农历二月十六那天,见知州带人放火烧了掩体,以为自己的阴谋泄露了,计划失败了,纷纷出来投案自首。辛仲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上百名要犯,统统逮捕,当众砍头示众。拆除了这颗隐形的定时炸弹,彭州局势瞬间好转起来,百姓们又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 辛仲甫一心想着百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见彭州树木稀少,夏天的时候,行人无处歇息乘凉,就组织大家一起在路边栽种柳树,两三年时间,街道两边瞬间蓬蓬如盖,绿柳婆娑,老百姓纷纷称赞辛知州,将这些柳树称作“补阙柳”,世代感念辛仲甫的功德。 为官难吗?你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做点善事、好事,老百姓会记你几辈子,死了还为你立祠,甚至上千年犹为你歌功颂德,杭州的钱塘、白堤、苏堤,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个烽烟四起、危机四伏的彭州,几年时间就被辛仲甫治理得兴旺繁荣。 辛仲甫经常临危受命,他干脆利落的出色执政手段,深得朝廷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也为他赢得了“辛旋风”的官场美誉。 辛仲甫能干大事,因此这出使契丹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赵匡胤一生多次出兵北汉,北汉时时以契丹为援,因此宋大辽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对北汉,赵光义也是势在必得的,这次派使臣出使大辽,一是为了彰显大宋的国威,新皇即位,若连个信都不敢给契丹通报一下,未免让人小瞧了;二是缓和矛盾,拉近宋与辽的关系,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边境冲突。 太平兴国二年五月,起居舍人辛仲甫奉命出使契丹。 辽景宗耶律贤问辛仲甫道:“闻中朝有党进者,真骁将,如进之比,凡几人?”你们中原王朝的党进,是真正的骁勇之将,你们像党进这样的人有多少? 党进,朔州马邑人,赵匡胤生前最后一次出兵北汉的统帅,赵光义继位后,党进出任忠武军节度使。党进掌管禁军十一年,经常带兵巡视京师街巷,凡看到有蓄养奇禽异兽的,必定命令手下人“取而放之”,同时大骂这些人:“买rou不拿去供养父母,却用来喂养禽兽!”赵光义做晋王时,曾经让亲兵拿着幼鹰从闹市走过,党进看到了马上命令放掉幼鹰,亲兵道:“这是晋王的鹰!”党进于是告诫他道:“你要认真养护。”他的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被百姓传为笑谈。 党进形貌魁伟,膂力过人,曾多次打败北汉兵,连北汉名将刘继业也是他手下败将,对党进,北汉兵闻名丧胆,契丹人也怕他三分。耶律贤认为党进本来是契丹人,中原没有这样的人才。 辛仲甫豪气冲天,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名将甚多,如进鹰犬之材,何可胜数!”像党进这样的人,只不过是鹰犬之辈,大宋军队像党进这样的人,哪里数的完呢!辛仲甫这样说,完全是对辽景宗气势上的一种打压,并非是对党进的蔑视。 耶律贤见话语上沾不到什么便宜,就想强行扣留辛仲甫,把他抓起来。 辛仲甫义正严词地说道:“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两国交往,以诚信为本,如果违反约定强行留下,仲甫只有一死以报我主。我经常嘲笑李陵之辈,战败苟且于生而甘愿投降匈奴,这种做法,仲甫是绝对做不来的! 耶律贤见他堂堂正气,不可夺志,只得命人准备了一份厚礼,送他回国。 辛仲甫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不辱使命,完成了出使任务,赵光义感慨道:“若更得人如仲甫数人,朕何患也!” 出使回来,辛仲甫又以刑部郎中身份升迁为成都知府。 一个为民做主的能吏、干吏、廉吏,一定也会针砭时弊,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笃行致远。 平定后蜀以后,大宋在成都推行两项制度,一是成都府每年都要上交朝廷一定数量的铜钱;二是官府垄断酒业,酒由官府专卖。 辛仲甫上任后发现,负责转运的官吏利用朝廷岁输铜钱制度的漏洞,巧取豪夺,鱼rou百姓;酒业由官府专卖,其中的费用依旧取自于民,老百姓只付出,得不到利益,因此苦不堪言。 “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辛仲甫立即上奏朝廷,据实揭露其中陋弊,政策既然不能造福百姓,不如革除。辛仲甫有理有据,为民请命,朝廷终于答应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罢除沽酒的专卖制度。多年来压在蜀地百姓身上的两座大山被彻底铲除。对那些贪得无厌、盘剥百姓的贪官污吏或下狱、或免职,全都一一处罚。 刚解决完成都这边问题,彭州那边又出事了。当初被辛仲甫打压下去的匪患又死灰复燃,盗匪们为躲避官府的追剿,出没无常,忽而啸聚一起,打家劫舍,忽而星散开来,了无踪迹。老百姓可苦了,整日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这个时候,朝廷又想到了辛仲甫这个救火队队长,赶紧派他去灭火。经过走访,辛仲甫发现真正十恶不赦的巨匪早已被征服铲除,此次出现的盗匪多半是一些为生活所迫的无业游民,并非十恶不赦。如果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平招抚,就能让他们金盆洗手,改邪归正。真正顽抗到底、执迷不悟的主儿,再进行杀无赦。 经过多方走访和耐心劝说,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一百多个令官府和百姓头疼不已的反和平分子,恐怖制造者,自动到官府投案自首。 曾经为害一方的匪患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被化解了。 后来,太平兴国九年,文武双全的辛仲甫,入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 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忠心报国者,就是好官! ◆崇文抑武 赵光义比二哥赵匡胤小十二岁,当赵匡胤在外面打拼的时候,赵光义在读书;当赵匡胤功成名就,成为地方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的时候,赵光义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