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这次我带了一些好东西来 (第2/2页)
尔衮,豪格,多铎这些年轻一辈的年轻人还没成长起来。此时的后金颇有些青黄不接的景象。 阿巴泰在宁远外围失踪之后,至今下落不明。 皇太极一直派人在追查其下落,但是却没任何消息。 而岳托,在焚毁宁远的事情上犯了错,被皇太极暂时赶回了家。 皇太极知道,自己迟早还是得将岳托给请回来。 如果因为这点事情就将岳托废除,那肯定是后患无穷。 作为上位者,有时候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不然的话,肯定会引起所有人的惊惧,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王之臣死了?” 听到皇太极的话,济尔哈朗一脸的惊喜。 这可是大好的立功机会啊。 唯一让济尔哈朗不满意的是,皇太极竟然让自己带着多尔衮和豪格这两个拖油瓶。 济尔哈朗又不是保姆,对此自然不满意。 多尔衮和豪格此时都还未成年,只能算是半大的少年。虽然在后金上下颇多赞誉。皇太极对这两人也是非常的喜欢和器重。 但是济尔哈朗却对此并不感冒。 “大汗请放心,我一定拿下锦州。” 济尔哈朗拍着胸脯向皇太极做了保证。 上次济尔哈朗之所以会一败再败。主要还是皇太极给的限制太多。 让济尔哈朗束手束脚,根本不敢放手施为。 又极其倒霉的先后碰到了曹变蛟和曹文诏叔侄,这才吃了大亏。 这次济尔哈朗决心一定要洗刷上次的屈辱。用一场大胜,让所有人对自己冷嘲热讽的人闭嘴。 至于多尔衮和豪格这两个年轻人,此时也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 虽然不是独自领军。 但是济尔哈朗作为主帅,肯定不会打头阵。而且济尔哈朗的副旗主勒可德诨死了。济尔哈朗现在可以说就是无人可用。 等到从皇太极那里出来。多尔衮和豪格两人纷纷对济尔哈朗示好。 “阿古,让我做您的前锋吧。” “昌克赤,让我做您的前锋才好。” 多尔衮和豪格争先恐后的开口。 阿古是女真人对哥哥的称呼,昌克赤则是对叔叔的称呼。 但是在 这之前,不管是多尔衮还是豪格,都没这么称呼过济尔哈朗。 虽然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兄。但是济尔哈朗毕竟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济尔哈朗和努尔哈赤的子孙关系还是比较疏远的。 努尔哈赤的这些子孙对济尔哈朗也不怎么感冒。 要不是努尔哈赤对济尔哈朗还算亲善,这些人哪里会认济尔哈朗是谁。 现在努尔哈赤死了,济尔哈朗的地位肯定是大不如前。 也就是现在多尔衮,豪格这些努尔哈赤的血脉没成长起来。不然还有济尔哈朗什么事。 可是此时为了争取拿到这次出征的先锋之位,多尔衮和豪格却忽然和济尔哈朗攀起了关系。 “呵呵,此事不急,先整军再说。” 济尔哈朗难得得到这次独掌大军的机会。怎么会不故意拿捏。 如果多尔衮和豪格不是如此心急,济尔哈朗可能会随意指定一个先锋将军。 但是现在,可就要好好斟酌一二了。 “阿古” “昌克赤” 多尔衮和豪格虽然知道,自己两人此时如此急切,只能让济尔哈朗更加得意,甚至拿捏自己。 但是两人却都不想让对方拿到这先锋的职位。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小儿子,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 两人都很受皇太极器重。 多尔衮和豪格在皇太极面前时表现的是非常和睦,相亲相爱。 但是私下里,两人却是明争暗斗。都想要压对方一头。 尤其是豪格,自认为自己就是下任大汗的不二人选。此时更想多立功劳,好早日确立自己的地位。 此时的东江镇,高起潜再次踏足这里的海岛。 这次高起潜可不是孤家寡人来的。跟随高起潜来的,分为两队人。 一队是锦衣卫,一队是工部的工匠。 锦衣卫赶赴东江,是因为上次高起潜回京,毛文龙特意让带了口信给朱辰,说是抓了阿巴泰和达海。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皇太极的亲弟弟。 这可以说是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明军抓获的最重要的俘虏。 至于达海,虽然没有阿巴泰的身份那么重要。但是也是属于后金军中的高层。 这两个俘虏,对于提振辽东的军心,绝对是非常巨大。 而且这两人都是后金的高层,对后金的信息知道的肯定非常详细。 就算只是从情报的意义上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对朱辰来说,这两个俘虏还有其他的意义。因为这两个人是毛文龙所抓。 在这以后,看谁还敢说毛文龙没有丝毫战功,只会靡费粮饷。 以后朱辰重用毛文龙,反对声肯定也肯定会少许多。 至于另外一队工匠,这自然也是朱辰的意思。 这队工匠,里面领头的几个曾经跟着宋应星去浙江道烧过水泥。其他人也都是宋应星精心挑选的能工巧匠。 本来宋应星也是要来的,但是被朱辰给拦了下来。 烧水泥而已,现在水泥的研制早就完成。在浙江已经大规模的用来修路。短时间根本没有升级换代的需求。 还让宋应星去烧水泥,那绝对是巨大的浪费。 带队的工匠叫吴卿佑,念过几年私塾,还考过童生。 但是最终因为生活所迫,接替了自己父亲的位置,进工部当了工匠。 上次宋应星在工部招募人手去浙江。 吴卿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果断报了名。 因为识字,所以吴卿佑很快成为了宋应星的左膀右臂。 这次宋应星没办法来,所以就向朱辰推荐了吴卿佑。吴卿佑是从浙江匆匆坐船,在天津港和其他工匠汇合的。 在路上的时候,吴卿佑就已经向自己的同僚介绍了水泥的烧制流程。 现在就等着亲自上手,很快就能实行量产。 “毛帅,这次我还给你带了一些好东西来。” 毕懋康现在专职研发和生产火枪。虽然大多数火枪都要供应徐应元。 但是徐应元那边毕竟人少,又没发生战斗,消耗的也不多。 所以这几个月下来,积攒了不少。大概有一千多杆新型的火器,还有纸装子弹。 这次朱辰全让高起潜带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