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只能拿刘诏来开刀了 (第1/2页)
朱辰的话犹如一道霹雳一般从史可法的脑海中划过。 此时史可法忽然感觉从头到脚都通透了起来。 原来如此。 圣人没有错,只是自己这些后辈末学学歪了而已,没能理解圣人的本意。 只有如此解释,史可法的心里才能感觉稍微好受一些。 可就算到了此时,史可法也不觉得这种错误是自己那些所谓的前辈先贤故意扭曲成这样的。 朱辰也没再去坚持揭穿。 如此较真,于事无补。只能让史可法心中的信念彻底崩塌。 那时候的史可法会如何,朱辰根本就猜不到。 朱辰也不想去赌。 “皇上,草民受教了。” 史可法恭恭敬敬的向着朱辰施了一礼。 这让朱辰松了一口气。 史可法能幡然悔悟,这是朱辰所希望看到的。 史可法毕竟不是东林党那些老油条。 那些人不是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错的。但是他们还是一意孤行。完全将理念之争放在了国家和民族之上,肆意妄为,比如袁崇焕。 如果史可法也是这样的人,那朱辰肯定会选择放弃史可法。 自从朱辰继位之后,已经有人多次向朱辰推荐过袁崇焕,想要让朱辰重新起复袁崇焕。 不过朱辰都选择了无视。 诚然袁崇焕的忠心和能力是有的。 可是此人实在太过囿于文武之争,囿于党派之争。 而且做事毫无顾忌和底线。 关键是还敢做不敢当。历史上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最后竟然还将锅甩给了崇祯。 如果皇帝真要杀一个大臣,还用得着搞的如此麻烦,最后给自己留下如此话柄? 朱辰再次将目光看向了史可法。 “史可法,既然你明白了道理。那可否想为国家和朕做点事?” 朱辰的话让史可法心中一凛。 史可法并不笨。 朱辰作为皇帝,三番五次私下来见自己。而且还对自己进行提点。 这绝对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而且所做的事肯定是困难无比,甚至会让史可法步入天下皆敌的境地。 如果是其他人来找史可法,那史可法肯定会断然拒绝。 可是朱辰是皇帝,两次亲自来见史可法,这几乎和历史上刘玄德三顾茅庐都有些相似了。 朱辰对自己如此礼遇。 而史可法心中也是充满了忠君报国的心思。 士为知己者死,此时史可法的心中也就只剩下了这句话。 史可法直接以头抵地。 “皇上言重了,但有吩咐,草民无不遵从。” 朱辰斟酌了一下,觉得还是要给史可法讲清楚。 不然到时候史可法执拗起来,误了大事,那朱辰可就有得哭了。 “史可法,你可知道,现在朝廷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相同的问题,朱辰让卢九德问过毛文龙。 史可法踌躇了一下,回答道:“缺钱?” 以前史可法是觉得钱财之事对对国家来说是小事。 在史可法的心中,礼仪,制度,文化,平衡朝局。这些才是大事。 可是到头来,史可法才发现。国家其实和升斗小民没多大区别。都是要吃饭穿衣的,真正重要的都是一些琐碎之事。 有些事情一旦想通,那很多原来不明白的道理也就豁然贯通。 之前张居正改革,想要让官绅一体纳粮,为此不惜于天下为敌也就不难理解了。 朱辰继续说道:“大明建国已经有二百多年,这二百多年,产生了多少王公贵戚。产生了多少高官显贵。更有多少人家中置办了田产。天下的土地就那么多,有人多了,那自然就有人少。而且那些地多的人还不用纳粮。史可法,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史可法的身体忽然就战栗了起来。 以前有些东西不去想,自然没觉得有多可怕。 可是一经朱辰点名,史可法忽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皇上。。。” 史可法只觉得自己的喉哝有些干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史可法,一个国家想要国泰民安。需要的不是皇帝有多英明,需要的也不是官吏有多廉洁奉公。而是要钱粮充足。不然就要出大问题的。” 朱辰知道史可法已经明白,但是朱辰还是直接挑明了问题,让史可法避无可避。 “皇上,难道您想要重启张太岳的改革之法?” 史可法此时有些胆战心惊。 当年万历帝年幼,张居正大权独揽,尚且最后功败垂成。 而现在朝中根本没有一个人有张居正当年的威望和能力,总不能朱辰亲自来主持吧。 朱辰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果朱辰重生在万历年间,那真的可以考虑选择贤臣,重启改革。 可是现在实在是太晚了。 朱辰现在重启改革,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速大明朝的灭亡。 “来不及了。史可法,现在整个大明就像是一艘快要沉没的大船,简单的修补已经完全于事无补了。” “啊?” 史可法听的脸色大变。 朱辰因为知道历史,所以对前途充满了悲观。 可是现在大明的主流意识中,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幻觉之中。 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变乱频起。 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这都只是小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