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咋家想问问你烧石头的事 (第1/2页)
不过这本来就是大明文坛当前流行的做派,朱辰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对此朱辰早有预料,也没什么好失望的。 朱辰挥挥手,将阅卷的事情交给了黄立机和钱谦益等人。 最后由黄立机,钱谦益等人商议之后,呈报给朱辰一份名单。 被排在榜首的是刘若宰。 对刘若宰,朱辰稍微有点印象。 这毕竟是崇祯朝的第一位状元。 不过刘若宰这人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既没作出过什么大贡献,也没什么大jianian大恶之事。 而且刘若宰英年早逝,也没机会验证其面对危难是不是忠贞不二。 既然如此,给刘若宰一个状元的头衔,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排在第二位的是何瑞徵。 对于何瑞徵,朱辰可就一点好感都没有了。 这人本事没有,骨头却是软的不得了。、 先是投降李自成,接着又投降满清。妥妥的一个三姓家奴。 可惜殿试不能黜落,不然朱辰直接会让何瑞徵回家种地。 朱辰大笔一挥,直接将何瑞徵扔到了三甲的榜尾。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向天下宣布,朱辰是如何讨厌何瑞徵这个人。 只要朱辰还在位一天,何瑞徵就永无出头之日。 排在第三位的是管邵宁。 虽然管邵宁一生也没表现出什么能做大事的迹象。 但是这位却是一位有气节的英雄人物。 清军南下时,管邵宁早已告老还乡。 因为拒绝剃发投降,被满清官员将其全家杀害。 所以管邵宁虽然本事一般,但是当个榜眼绝不为过。 朱辰继续往后看,这榜单上的人朱辰基本都没听过。 证明这些人并不是什么有大本事的人。 就在快要看到最后的时候,朱辰眼睛忽然一亮,一个名字直接跳入了朱辰的眼中。 吕大器。 这也算是南明时期的中坚人物了。 不过吕大器这一生确实也没表现什么惊才绝艳的能力。 只能说时代将吕大器推到了那个位置。 不过吕大器总算没有卑躬屈膝,还是承担起了一些责任。只不过是能力不足而已。 算了,勉强还算看得过眼,总比那些名不见经传和投降满清的要好。 朱辰直接将吕大器从三甲的末尾直接提到了一甲第三,让吕大器做了探花。 等到殿试结束。 朱辰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心病。 这次殿试还算圆满。 只是史可法的表现却是让朱辰大失所望。 “承恩,安排宋应星进工部,在营缮司下面给谋个职位。” 具体安排什么官职,这就不用朱辰cao心了。 而且朱辰其实也搞不懂工部有哪些配置。 既然宋应星已经到位,有些计划可以开始推进了。 “让卢九德进宫,他也该休息够了。” 听到朱辰的宣召,卢九德激动的是泪流满面。 这一个多月,卢九德都以为自己是被朱辰给放弃了。 作为太监,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那基本就算是完了。这让卢九德是寝食难安。 “皇上,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奴才保证一定处理的妥妥当当。” 朱辰点点头。 “九德,你办事,朕还是很放心的。” 这让卢九德一时间就像是喝了蜂蜜水一样,从头甜到了脚。 朱辰挥了挥手。 王承恩直接捧上了一叠银票。 “九德,这是五十万两。” 卢九德听得腿就是一软,上次是拿三十万两去买粮食和棉衣,逼得卢九德只能设关卡强买强卖。 这次拿五十万两,不知道又会碰到什么麻烦事。 “九德,上次你在浙江低价买了别人不少粮食和棉衣,这次也该去做点好事了。你拿这五十万两去浙江修路。” “啊?皇上,您真让奴才去修路啊?” 朱辰扫了一眼卢九德。 卢九德瞬间冷汗就下来了。 自己刚才在做什么,竟然敢质疑皇帝的决定,这是活的不耐烦了吗? 朱辰能给自己安排事情,那就证明还非常信任自己。而且只是修路而已,又不是什么难事。 卢九德喜滋滋的揣着五十万两出了皇宫。 可是等到出了宫,卢九德就有些抓瞎了。修路,这事卢九德完全不懂啊。 于是卢九德直接绕道去了工部。 自从新型铁锭研发完成,工部尚书吴淳夫是清闲了许多。 “哎呀,卢公公,您怎么会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啊。” 看到卢九德进了工部的大门,吴淳夫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吴淳夫还真担心朱辰又甩给自己一个几乎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 上次能侥幸过关,这次可就不一定了。 “哎呀,吴尚书,咋家是来找你救命来了。” “救命?卢公公真会说笑。” 吴淳夫的脸皮抽了抽。 卢九德是朱辰身边的亲信,吴淳夫可不敢得罪。 能让卢九德喊救命的事,这绝对是大麻烦。 “吴尚书,上次咋家在浙江买粮的事你还记得吗?” 吴淳夫一脸的尴尬。 这事他怎么会不记得。 吴淳夫当时还收了浙江巡抚潘汝祯的银子,打算跟着一起弹劾卢九德呢。 可惜被朱辰直接一锤定音,说是浙江道官商勾结,下令让新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