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在下宋应星,见过朱公子 (第2/2页)
是非常的后悔。 早知道如此顺利的话,自己就该多带些人来。 卢九德朝着毛永诗挥了挥手,示意毛永诗自行离开,就不要再刺激祖大寿了。 反正接下来,就只能靠毛永诗自己了。 卢九德可不想跟着毛永诗再遭一次罪。 就在卢九德绕道锦州,打算返回京城的同时。 一份来自辽东督师王之臣的弹劾奏折直接送到了内阁。 内阁首辅黄立机只是瞥了一眼,就顿时无比的头大。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王之臣弹劾的是内侍卢九德,说卢九德在宁远私相授受,将宁远的武器私自送给了东江毛文龙所部。 黄立机哪里不知道,王之臣这些人哪里是真的想弹劾卢九德。 毛文龙也是隶属辽东,只不过和祖大寿互不统属而已。 就算朱辰知道,最多也就是训斥卢九德几句,根本无关痛痒。 王之臣坚持上奏弹劾,这分明就是想要甩锅啊。 朱辰派人要将辽东的废弃红衣大炮融了充当军费。 红衣大炮没了,自然得有个去处吧。 这下好了,本来融了制作成了其他兵器,只不过被卢九德送给了东江。 至于东江有没有拿,或者拿了多少,谁关心啊。 反正有这么会事就行了。 难道朱辰还能亲自去盘点不成。 就算是毛文龙到时候叫屈,顶多再弹劾毛文龙侵吞军械就是了。 卢九德此时还不知道,只因为他的好心之举,就被辽东诸人直接扣了一顶黑锅在头上。 这种事情,黄立机不好决断,只能将奏折送到了朱辰的面前。 这让朱辰都有些气笑了。 算了,卢九德也是好心。走正常渠道这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朱辰要是因为这种事情生气,那用不了几天就能被活活气死。 看来只能委屈卢九德了。 朱辰知道,这些人笃定自己不会处罚卢九德。 不过朱辰本来就打算给卢九德换个工作,正好顺水推舟。 朱辰直接下旨,免除了之前给卢九德封赏的内官监掌印太监的职位。 这内官监本来是掌管宫中的所有采办事务,权力不大,但是个肥差。 可惜卢九德都还没来得及履职,就被撸掉了。 朱辰的这道圣旨,一时间让很多人惊疑不定。皇上如果不处罚卢九德,那就没理由去处罚其他人。可是现在卢九德都被一撸到底,朱辰后面还会有什么动作,谁也不好说。 “皇上,宋应星进京了。” 就在刚刚处置完卢九德,王承恩就告诉了朱辰一个好消息。 “承恩,你有没有比较隐秘的宅子。我想私下见见这个宋应星。” 宋应星毕竟不是官员,而且还是这届应考的士子。如果朱辰公开去见宋应星,那就完全是将宋应星架在火上烤。 “这。。。奴才遵旨。” 如果要私下见面,朱辰就得乔装出宫。 这让王承恩觉得很不妥当。 不管是从朱辰的人身安全,还是被人知道后的反应上,这都会有大麻烦。 不过王承恩知道,朱辰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 自从朱辰继位以来,都有三个多月了,除过上次去工部检验新型铁锭之外,根本连宫门都没踏出过一步。 这时候忽然要乔装去见宋应星,王承恩只能尽力配合。 咚,咚,咚。 宋应星正在温习功课,门外却传来的敲门声。 这让宋应星一愣,自己不是刚刚将几个一同赴考的同窗送走,这时候谁会来找自己? 宋应星本身出自江西奉县,家里只是有些田产,算是小地主。 在这京城,宋家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和故旧。 宋应星疑惑的打开了门。 一个略显清秀,十三四岁的小厮站在门外。 “请问是宋公子吗?” 宋应星点点头。 “在下是宋应星,不知找我何事?” 小厮笑了笑,双手呈上了一份请帖。 “我家公子也是本届的应考士子,听闻宋公子大名,想要约宋公子一叙。” 宋应星拿起请帖扫了一眼。 朱辰。 不认识。 宋应星哪里知道,这是当今皇帝朱由检真正的名字。 不过相互约请,本来就是赴考士子最寻常的行为。 宋应星也没多想。 这已经是宋应星第四次赴考,其实此时的宋应星已经有些心灰意懒。 现在的宋应星已经年届四十,不再是那个充满幻想,斗志昂扬的青年。 此次赴考,也是宋应星最后一次尝试。 如果再不中,宋应星打算放弃,去参加吏部的铨选了。 宋应星在小厮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颇显幽静雅致的院落。 这让宋应星忽然感觉有些不安。 宋应星又不傻。 在京城,能置这样一个院落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 反正宋应星肯定是买不起的。 关键是一个如此身份的人为什么忽然要见自己。 这由不得宋应星不多想。 “可是宋公子当面,在下朱辰,贸然邀请,实在有些唐突,还请见谅。” 就在宋应星犹豫要不要告辞的时候,朱辰从里面笑着走了出来。 “在下宋应星,见过朱公子,久仰大名。” 既然主人已经出来,宋应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朱辰晒然一笑。 久仰大名。这个世界,除过自己,大家都以为自己叫朱由检,朱辰这个名字闻所未闻,何谈久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