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官家偏心!大章! (第1/2页)
,武大郎:我还是娶了潘金莲 这次武植上朝和其他人不同。 他并未在朝堂上排列,而是在宋徽宗出来的过道中藏着,宋徽宗开玩笑说想要让武植站在后面,听听他在朝堂上的压力有多大。 同时也是为了告诉武植,他是非常护着的,让他不用担心。 对此,武植也是感慨,宋徽宗还真够仗义的! 那他倒要听听,这些朝臣今日该如何攻击他。 今天早朝,武植依然是文武百官打压的对象。 朝臣的嘴巴像刀子一样,又如不断的唾沫淹没了宋徽宗,即便是官家也有些受不了。 其中御史大夫沈卫,是一个搞事的主,他天天都在说。 他站出来道:“陛下,这几天大理寺一直在严查关于晋王的死因,经过一番严查之后我们也终于有了结果!” “哦?晋王是如何死的?” 宋徽宗问道。 沈卫道:“根据调查,晋王是因为心中长期郁闷导致淤堵而死。 且,晋王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最近纸币发行的事情!” 郭飞明:“陛下,定是因为纸币发行价格高涨,导致晋王倾家荡产,无法接受所以才导致了性命之忧!” 宋徽宗听到这话,却是觉得好笑,没有这个本事还想着炒货币赚钱,这怎么可能! 说来也是自讨苦吃啊! 晋王有这么多财富居然还不收手,还想要更多,真是贪得无厌! 宋徽宗对于晋王的财富知道的一清二楚。 拥有上亿财富还不罢休,这能怨谁? 宋徽宗:“好了诸位爱卿,晋王已走,这件事情就不要在提了!” 宋徽宗为这件事情有些不耐烦了。 但朝廷不是官家一个人的朝廷,是天下官员和皇室家族组成的。 在有些事情上,群臣可以不断的纠缠,只要他们联合在一起。 王黼也倾家荡产,他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他道:“陛下,若非武植,晋王也不可能死,此事不能就这么揭过啊!这也是还天下百姓一个说法,为了大宋好!” 这时,李格非想了想,也站出来:“陛下,既然要查,微臣觉得此事的确要严谨,干脆将所有朝臣这次亏损的银两也追查清楚,哪一个大臣亏了多少,到底是不是武相炒高价格,还有赚了大臣们多少银子,全部都要查的一清二楚!” 听到这话,朝臣们慌了。 之前他们去找官家,就是因为这亏损银两数额过大,这来路是个问题,所以他们纷纷走了。 如今他们说的是关于亏损之后导致晋王死亡的问题,而非这个。 王黼立刻道:“李大人,现在我们说的是纸币发行导致晋王身死的事情,不是银两的问题!” 宋徽宗听李格非的言语,刚开始他有些烦躁,结果提到这个宋徽宗来劲了。 他差点忘了,之前他和武植是如何震慑这群朝臣的。 就用银两问题,可以打消这些人攻势。 宋徽宗点点头:“嗯,李大人言之有理啊,诸位爱卿说也都在理,这晋王之死要查清楚,那就索性将这次大臣亏损银两全部严查!不如朕来一次大审查!” “陛下!” 郭飞明着急了,他没想到那日的事情又来了。 这事情不能深究啊! 宋徽宗看到郭飞明着急,也是有些好笑,他似乎找到了拿捏他们的诀窍。 “郭爱卿有什么话要说?” 宋徽宗问道。 郭飞明:“陛下,银两的事情诸位大臣已经不在追究了,相比这件事情,诸位更在意的是晋王之死,他是堂堂大宋的王爷,是您的兄弟!不能这么白白死掉啊!” 宋徽宗:“嗯,所以朕更要查清楚了,不查清楚,怎么知道到底是不是因为纸币发行的事情导致晋王忧郁而亡? 若是晋王亏损不多,却忽然死掉,那么晋王之事定然另有隐情,可能是他杀! 你们倒是提醒了朕,来人呐!速速拟旨!” 宋徽宗一声令下。 “在!” 李彦站出来。 一副要领命的样子。 根据这架势,满朝文武哪里不知道陛下这是要下旨彻查此事。 他们哪里经得起查? “陛下,微臣觉得此事可以等武相来了再做商议,彻查亏损银两的事和晋王的事情,微臣想听听武大人是如何想的。” “是啊陛下,此事等武相回来再说吧!” 一个个朝臣猴急一样站出,想要打断宋徽宗继续说下去。 他毕竟是官家,一旦下旨查这件事情,他们就完了。 见状,宋徽宗内心冷笑,还以为这群朝臣有多大能耐,自己应该早一点说出这些来镇压他们,现在不就很有效果么。 宋徽宗也不是真的要查,他要的是威慑。 见到这些朝臣弱了很多,宋徽宗才叹了口气:“诸位爱卿,既然你们要等武相来谈及此事,那朕倒是要说上两句了!” “你们口口声声都说晋王是武植害死的,但真是如此吗?” 宋徽宗摇摇头:“实际上,晋王是因为犯下了大错才导致!” “大宋每一块土地都是百姓所用,然而晋王却不断的侵占百姓田地,这次他亏损了亿以上的钱,你们以为这些钱他作为一个王爷是如何得到的?” “是因为他欺负百姓,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