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薛佳校书,薛槐问诊 (第1/2页)
闺房中,香炉里的凝神香烟气缥缈。微风透过轩窗,拂过轻纱扬起。 李薛渔仰躺在木榻上,微闭双眸,凝神静气。 不速之客薛校书,她是知道此人的来历。 薛校书,芳名薛佳,长安人氏。其父薛钟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据闻,薛佳八岁那年,薛钟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薛佳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其父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佳才华已是崭露头角。 不过,薛钟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到蜀中,从繁华的京城长安搬到了遥远的蜀郡。 六年后,薛钟奉旨出使南诏而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 那时薛佳年仅十四岁。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佳迫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其十六时加入乐籍,成了一名歌妓。 后韦应章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应章让薛佳即席赋诗。 薛佳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应章看罢,拍案叫绝,只道此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薛佳顿时声名鹊起,成为帅府宴会上的红人。 因她时刻在韦应章身边,韦应章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这些事对于薛佳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这主要得益于其父的栽培。 韦应章对她处理事务的能力大为赞赏,只可惜是个女儿身,不然必堪大用。 后身边人提议,脱了乐籍,拟奏请朝廷授薛佳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担任幕府“校书郎”之职。 在唐朝文官体制中,“校书郎”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 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曾经许多位居高位的人大多是从这个职位做起。所以,历史上还未有过女子担任过“校书郎”。 因此,因格于旧例,肃宗未能批准,但在蜀中权贵世家中对薛佳都是以“薛校书”为尊称。 在他们眼中,薛佳不仅可以吹枕边风,而且还能公事公办。这样的人,怎能不好好奉承巴结,打点好关系。 李薛渔之所以在蜀郡弄这么大动静,其实就是想引起薛佳的注意。 大家都是女人,且论姿容和才华自认都不输于她。出于女人特有的心理,她深信薛佳必定会前来一探究竟。 只要能与她搭上线,那就有机会接触到韦应章。 所以,今日开门迎客的最终目的,就是想把这个薛校书引入闺房。 不过,她没想到期间出现如此多变数。薛佳没来,倒来了韦世嵩这头猪,把她整盘计划都打乱了。 哪怕现在薛佳主动登门邀请,但考虑再三后,她还是把见面时间再往后延,这样腾出时间好把之前计划再重新梳理一遍,查缺补漏,确保万无一失。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不然,死的会很惨。 就在她凝思之际,忽然听到轻纱外有脚步声传来。 “娘子,薛神医来了。”绿珠小声喊道。 李薛渔“嗯”了一声,柔弱无力道:“有劳薛神医了。” 薛槐见轻纱帐内的那道曼妙倩影,心中顿时有点小激动,想来账内的女子必定是美人无疑。 “冒犯了!” 薛槐坐在凳子上,凝视眼前这条白皙如雪、吹弹可破的玉臂,内心忍不住sao动一番,简直是太美了,竟有巧夺天工之意。 “薛神医?”绿珠见他发愣,赶忙催了一声。 薛槐顿时老脸羞愧,赶忙收起那些龌龊的思绪,将右手搭在她的脉搏上,凝神静气,感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