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稳住就是一切 (第2/2页)
道首辅大人这次会不会跟高丽一样借款给扶桑,我看国内局面也不是很好。”黄之栋对于大明国内有些担心。 国内各地洪灾不断,出口的货物也日益减少,很多工厂接不到订单纷纷倒闭,大量的失业人口在城市游荡。 一个恶循环产生,赚不到钱的人更不敢花钱,工厂卖不出东西,只能减少工人工资,甚至是裁员。 朱孝铭也看到了这个事情,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前世的美国大萧条,现在看来在这个时代可能会提前到来。 两人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这个问题。 从各国的报纸来看,绝大多数的国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可以说大萧条已经慢慢开始,只是还没有到爆发的那一刻。 现在的自己如果对外讲大萧条,只会让大萧条来的更快,所以自己无能为力。 内阁如果不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那帝国只能是一步一步滑向深渊。 这个时候扶桑如果大乱,会让帝国的经济雪上加霜,帝国将失去一个稳定的市场,如果再跟帝国借款,那薛维骏那边可真的吃不住了。 “我看还是给韩彬写一封信,让他在资政院提醒一下,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效果。”朱孝铭还是忍不住。 不想看着帝国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黄之栋则是不抱有希望。 “殿下,韩资政那边我看不会有结果,他不可能帮薛维骏,这是必然的。现在他的党派初创,正是需要机会的时候,真有这样的机会,您觉得一个政客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黄之栋的话让朱孝铭沉默下来。 韩彬虽然也算是比较正直的,但在这件事情上极有可能不会去阻止,而且他也不可能阻止得了。 思来想去,朱孝铭还是放弃了写信。 用处不大,后患无穷。 韩彬不愿意的话只会让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 黄之栋看了看时间,轻声道:”殿下,时间不早了,早些休息吧!明早还要行军,这两日就能追上叛军,还有一番恶战。” 盛夏的夜晚,很是炎热,远处的闷雷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朱孝铭看了看外面没有一丝月光的天,在外面走了几圈便回去休息。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黄之栋急促的呼叫。 朱孝铭一惊,肯定是哪里出大事,难道是东京? 不可能啊!这才刚刚将东京用铁笊篱刮了一遍,那些人哪里还有什么手段! “殿下,骑兵队遭到伏击,损失惨重,陆兵队已经和突围出来的骑兵向后撤。” 黄之栋带来的消息不亚于东京有变。 “徐司令知道了吗?” “徐司令已经让第一支队紧急集合,同时派出骑兵中队向西进发,争取早日和景中信汇合。” 徐敬君的动作很快,时间决定一切。 听到他的布置,朱孝铭才稍微放松一些。 司令营帐中,徐敬君正焦急地等待景中信的第二封电报。 看着走进来的朱孝铭,他赶紧站起身。 朱孝铭摆摆手,径直走向地图。 参谋已经在上面标注出距离和方位。 一百二十多里。 道路崎岖,大军最快也得十几个小时,如果叛军一直不停地追击围攻景中信和川光,他们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川光的骑兵可以先走,倚仗骑兵的速度与叛军脱离。 但这样做就将陆兵队抛在叛军面前。 川光是没有这胆子抛下景中信独自撤退。 即便陆兵队战斗力强悍,也架不住数千叛军的围攻。 之前叛军一直不敢停下,陆兵队在后边一直追击叛军的后卫,打的不分上下,叛军一心想要摆脱追兵,自然无心恋战。 现在叛军发现这一仗不大不行,发了狠地反攻,大意的追兵肯定要吃大亏。 “川光的骑兵队伤亡如何?” “殿下,可能折损大半,具体数字还不清楚,景中信率军接应后边向这边撤来,不过叛军追击很是迅猛,战斗异常激烈。” 徐敬君知道这一仗,整个扶桑的局势就要大变,可以说是急转直下。 “发电报督促华山营和金刚营抓紧集结。”朱孝铭现在需要援军,手中只有一个泰山营是远远不够的。 其余的扶桑部队现在应该也知道战况,估计有异心的早就欢欣鼓舞。 明日局势可能就会有变化。 “告诉吕升石,让他们开进名古屋附近,随时准备炮击。” 黄之栋明白朱孝铭已经断定扶桑第四师会叛变,这是向给其当头一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