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白玩儿 (第1/2页)
回到座位上,江无忧第一件事便是用意念开启双眼可见的白光,果然,在那霁蓝釉描金碗的上方出现了一团浓郁的白光。 这白光的浓郁程度甚至超过了先前所见的秦观福禄佩,江无忧想了想,为什么每次出现的白光大小不同、浓淡程度也不一? 难道这代表品质的高低?想到这,他缓缓点头,在大家眼中,这个民窑的霁蓝釉描金碗未必具有多大的升值空间,但江无忧心里明白,这物件儿应该并非民窑,哪怕没有底款! “得,今儿是没什么收获了,早知道拼拼刚才那个狮钮铜镜或者王学浩的扇面了。” 吴大军摇头叹着气,一旁的曹胖子却瞥了他一眼。 “得了,你就会马后炮,这物件儿没上来以前你咋不说?还不是觉得扇面或者狮钮铜镜拿不下?” “废话,谁有这前后眼?我要知道,我把房卖了,把那两个一起拿下!” “吹,接着吹,我听着。” 江无忧想了想,道:“吴哥,你也别悲观,这个霁蓝釉描金碗还是可以拿的。” “我知道,但是兄弟你得明白,哥哥我是做买卖的,要的是利润啊,这物件儿是不错,可民窑的东西最高才能卖多少?除非有人让给我,低价拿了。” “吴哥你信我吗?” 江无忧转过头低声说道,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吴大军一愣。 “兄弟,你什么意思?” 江无忧轻咬嘴唇看了看两边,看到没人注意他们说话,低声道:“把这个物件儿拿下,看我手势你就加价。” “啊?这……” “信我一次,能拿!”江无忧说着,给了吴大军一个肯定的眼神。 吴大军犹豫了片刻,也是点了点头:“行,你不让哥哥赔光就行!” 江无忧一笑,没再说什么,转了回去。 他又看了看隔着自己两三个人的赵天林,先前几个物件儿赵天林都没有出手,而后面的物件儿级别明显低一些,想必他也是押宝在了这个霁蓝釉描金碗上。 想到这,江无忧暗暗笑了一声。 “好,大家已经看完了这件拍品,下面请吕老进行点评。”孙德年走到拍台正中,说道。 虽然说拍单上和大屏幕上已经有了对这个霁蓝釉描金碗的介绍,而且物件儿也已经上过机器鉴定,但对亚坤拍卖行来说,今天吕明江可以到场也是绝对的难得,孙德年也不会放过这种给吕明江出彩的机会。 让吕明江点评一下,台下准备竞拍的人心里也会更加有数,再加上古玩行的规矩,买好卖次都是自己担责,吕明江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吕明江微笑走上台,拿起话筒道:“这个霁蓝釉描金碗我已经看过了,的确是清朝雍正年间的物件儿,做工精美,釉烧的也是毫无瑕疵,描金工艺更是体现了大清盛世之风,同时也附和雍正时期对龙纹、云纹的创新改良,虽然没有底款,但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点和风范,至于价格想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定位,老夫自然不会给任何建议。” 台下响起掌声。 桑仕文趴到江无忧的椅背上,道:“四儿,这东西怎么看是雍正的?我咋就看不出来呢?” 吴大军白了他一眼:“废话,你一个外行能看出个屁,不过兄弟,你给说说,咋看出来的?我也不太懂瓷器。” 闻言,桑仕文扫了吴大军一眼:“切……听前半句以为你知道呢,不也得问我家小四儿……” “吴哥,这首先你得懂瓷器,还得知道清代瓷器的特征,包括器型、纹饰、上釉的工艺,当然,也包括釉彩。” 吴大军点点头:“好么,你说的我头都大了,不过我也看过一些瓷瓶儿的照片,感觉都差不多啊,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哦对了,再加上一个嘉庆,分不出来啊。” 江无忧笑了笑:“其实康熙爷的时候,纹饰特点还是比较张扬的,更符合满人当时的审美特点,比如躬身龙,这样可以描绘出龙的全身,更方便彰显龙颜的狰狞和龙爪的有力,而到了雍正爷,那时候就有了一些改变,比如龙纹更加内敛,算是一种汉化特征,所以会体现出一种仿古感,相比之下,其实对于艺术审美,雍正时期的工匠应该是更胜一筹。” 江无忧说完,吴大军和桑仕文脸上画满了黑线,不懂就是不懂,再讲也不懂…… 还是曹胖子比较淡定,远远地一直看着江无忧嘴在动,虽然内容压根没听着,但人家跟着点头啊。 “好,这件雍正年间霁蓝釉描金碗的起拍价格是十万元,下面请加价!” 孙德年熟练地说完自己的台词,便把手放在了拍卖锤上,一脸微笑看着台下。 “十万元!” 宣布完起拍价,很快就有人直接出价,毕竟这个价格反正得有人出,并不算什么意外。 “梁总出价十万元,下面有没有加价的?因为咱们采用无流拍规则,所以希望大家加价速度要快一些。” 所谓无流拍规则,因为有的拍卖会上会设置一种规则叫三手流拍,也就是出价的人少于三人,这件宝贝的拍卖就此取消,这是为了不让持宝者亏本,还有一些拍卖会不采用这规则,也就是无流拍规则了。 作为拍卖师,孙德年心里也明白,这霁蓝釉描金碗是民窑的物件儿,原先看好它的老板们肯定会压低心里价位或者放弃拍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