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展现价值 (第1/1页)
在柳青的详细讲解之下,知砚总算是看明白了那一张草图的绘制思路。 难怪自己看不明白,这根本就不是绘画,不是要呈现一个物体,而是要解构一个物体。 他琢磨了一会儿,拿着炭条试探着在白纸上画了一条线,然后很没自信的问柳青:“青少爷,是这样的吗?” 因为画的是一个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柳青一看,不错嘛,至少这线条比自己画的要直,说道:“就这一笔看不出什么来,你可以大胆一点,按照你的想法画一遍,我再来指出什么地方不对。” 他在网上看过图纸,也看过实物的照片,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只是没有能力将自己脑海中的东西给画出来而已。 知砚算不上专业,但至少有那么一些绘画的底子在,画出来的比他画的要好一点。 至少那线条就流畅很多,不像他画的歪歪扭扭的。 知砚知道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来了。 表现得好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以后在这府上就算是犯点小错误,也不会受到责罚。 表现得差,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那以后就只能当一个做苦力活的书童了。 想要当一个知识型的书童,而不是一个苦力型的书童,就看这一次了。 他尽力的消化着柳青刚才跟自己所讲的内容,又参考柳青画在图上那歪歪扭扭的形状,在脑海里自动的修正,然后,体现在他的笔下。 没用多长的时间,一个炼钢炉横截面的图形通过他手中的炭条出现在了那一张白纸上面。 完成之后,他看了一遍,觉得比柳青画的要精致多了,这才去问柳青:“青少爷,你觉得怎么样?” 柳青看了看,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满分一百的话,我给你打六十分。” 剩下四十分,是怕这个小书童骄傲。 至于自己画的那一张图,哪怕是带着强大的包容心,他也只能打个十分左右。 然后,对照着记忆中的图纸,纠正了知砚画出来的一些错误之处。 这个不是绘画作品,而是用来搞产业升级的,必须要做到精准,弄错了会出大问题。 他的纠正,让知砚的自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损伤。 但是知砚也不得不承认,经过柳青的纠正之后,那图看起来更协调了。 “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子,肚子里果然有货,只是不会画画而已。”知砚心里想着。 第一个图修改完成之后,柳青又指导知砚对第二个图进行修改。 一个炼钢炉,可不是一个图就能搞定的。 有了知砚的加入,柳青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就这样改改画画,进行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就有人过来拜访了。 前一天有人拜访,柳青就让小蘋推到今天下午,所以那些人就选择到今天下午过来拜访。 柳青也就中断了这样的指导工作,将图纸收好放在书架里面,然后带着知砚出来应酬。 这种无聊的应酬,一直到了傍晚的时候才结束。 知砚表现得中规中矩,没有出彩的表现,也没有错误的表现,普通得让人忘记了他的存在。 对此柳青还是挺满意的。 书童就不需要什么存在感,需要的时候能够使唤得到就可以了。 要不然那就抢戏了。 送走最后一个来访者后,柳青回头对着知砚吐槽:“这种无聊的应酬真的挺烦人的,什么作用都没有,不知道他们图啥。” 知砚也只是听着,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他有自己的意见,但是他知道一个书童不应该有那样的意见。 他在绘图上面的价值还是体现了出来,晚上吃饭的时候,虽然他依然是单独在院子外面的小木屋里面吃,里面的小萱还是给他端了一碗荤菜出来,说是青少爷赏给他的。 这让他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 不是为了伙食改善,而是知道自己体现出了价值,以后在这里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柳青对这个书童还是挺满意的,觉得可以培养他的设计绘图能力。 以后要进行各种产业升级,设计图纸是少不了的,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人才才行。 上午画那些图,就已经让他明白到了,自己不是那块料,得另外找合适的人才。 目前看起来,知砚就有着这样的天分。 至于怎样培养,那当然是他出点子,他督促,让知砚多练习。 底子本来就好,有了先进的概念,再来一个熟能生巧,不能成为一个工业产品的设计师。 当天晚上,到了晚上十点多,他的意识才降临到庆熙皇帝身上。 没办法,控制时间用完之后,需要冷却二十四小时才能再次控制。 前面一天结束控制的时间晚,第二天开始的时间也就跟着晚了。 他意识降临之后,发现庆熙皇帝已经睡着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翻阅一下庆熙皇帝的回忆,看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虞是十天一次大朝会,五天一次小朝会,到了日子皇帝一大早就得去上班。 大朝会六品以上的京官都要参加,小朝会就是六部九卿的主官们参加。 有什么特别急的事情,也会临时召集该召集的官员来开会。 这一天庆熙皇帝参加了小朝会,一直到中午才退下来。 在小朝会上,不出意料的受到了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指责,就是因为回马岭铁矿的事情。 当然,他们是不敢明着指责皇帝的,只说有宫中太监打着圣明的皇帝的幌子去谋夺燕国公府的矿山,巧取豪夺,败坏皇帝的名声,性质非常的恶劣。 他们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并且将那个打着皇帝的幌子谋夺矿山的太监斩杀以儆效尤。 庆熙皇帝也没有承认是自己的主意,但是也没有答应退回矿山,只是说会了解情况,将这件事情敷衍了过去。 反正,到手的矿山,他是不可能会放弃的。 负责矿山的人选,庆熙皇帝也有了,两个负责人,宗室里面一个,宫中再派一个太监,只是还没有下达手谕。 柳青心里道了一声好险,也顾不得大晚上的,就扯开声让外面侍候的宫女点灯进来,披衣起床,写了一份手谕,让人连夜交到内宫监掌印太监手上。 手谕只有一句话:用靖西侯次子柳青主管回马岭矿山。 这就是造成既成事实,让庆熙皇帝无从更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