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猜测 (第1/1页)
中午陪老太太吃了饭,林老太太拿了一个匣子出来,里面是一整套的金累丝红宝石的头面首饰。 “这是我的陪嫁,是老手艺了,现在会的人也不多了,这个做工很复杂不过样式好看且戴着不累,得了你家好几盆花,我老太婆都不好意思了,送给你。” “姨奶奶,我是晚辈,孝敬您是应该的,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玟玟只是扫了一眼,并没有贪欲,到底不是真正的小孩,她也是见过世面的。 以前她屋里专门有一个保险柜,里面是各种文件,王毅在拍卖行给她买过价值二三亿的首饰做传家宝,都放在银行保险柜里。 这些首饰并不会让她眼馋惊讶。 林老太太瞧见她眼里没有任何贪欲越发喜欢她了,别说老家伙教的孙女还真是好,样貌气质眼力都数一数二的,并不比林家姑娘差半分。 “姨奶奶给你玩的,拿着吧。” “是啊,拿着吧,一会我跟你爹说,长者赐不可辞。” 林夫人也帮腔。 “谢谢姨奶奶,谢谢叔母疼我。” 王玟玟这才决定收下,有礼的行礼道谢。 “好姑娘,你奶奶一天在家都做什么呢。” “我爹娘给我奶奶买了一家四口照料奶奶和我,奶奶在家练字读医书,前儿和孙婶子做了几坛子酸笋,说等做好了给您送过来尝尝味。” “嗯,好,她还记得我最喜欢吃酸笋。” 林老太太高兴地一个劲点头。 林夫人也有礼物送,送的是文房四宝,和上等墨锭,以及一整套的四书五经,这个是送给王毅和周珲的。 周珲彬彬有礼的道谢。 王毅请教完学问回来了,得知两人又给孩子送了礼物,笑着道了谢也准备告辞了。 等人走了,林夫人才笑着说了,“我还真蛮喜欢这俩孩子的,玟玟很讨人喜欢,那珲哥也是个聪慧的孩子。” “你不晓得,我这个meimei当年在族学就是拔尖的人物,她除了家里兄弟多贫困些,样样都出彩,正经说起来并不比大家小姐差什么,她教的孙女错不了。” “我瞧着毅哥也比之前更沉稳懂事了,办事也越发老练了。不过这两盆花可真是奇珍了,母亲,我们这样收下合适么?” “不要紧,这是我的人情不用你们还,若是毅哥真有本事考个功名,我们再多帮衬一把也就还回去了。 得闲你替我写封信,让老二媳妇给我送回信,我要请我的老姐妹回来。” “您是说嬷嬷的事。” “对,老太婆有心教导孙女,我帮着给请个嬷嬷也不是难事,我有个姐妹在帝都教导贵人小姐们礼仪规矩,我把人请回来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也对,贵人家里到底人多太热闹。” 林夫人的意思是贵人家里人多破事也多,未必是养老的好去处。 “可不就是这话么,毅哥来要好生招待,当成自家子侄对待,不可怠慢不尊重,我冷瞧着毅哥是个又造化的孩子。” 林夫人眯起眼在心里琢磨着。 “是,我听您的。” 林夫人赶紧低头应了。 回到车上,周珲才说了,“可惜,一盆花都没卖,价值几千两也有可能,姨奶奶说这两盆花最少两千两,二乔还要更贵一些。” 他还在可惜到手的银子飞了。 “那我把家里的花拿去让你卖了吧。” 玟玟见他如此惋惜,忍不住笑了。 周珲白她一眼,“我只是可惜而已,又不傻,我知道这对四叔以后的前程很要紧,比银钱重要多了。 以四叔的本事,赚钱不难,难的是前程没有人提携一把。” 王毅也笑了,周珲给他倒了杯茶。 “你能看清这个就说明平日里进学没偷懒,不光是这个。 还有一点,我们和林家到底是亲戚,比别人要亲近的多,现在不保持联络,以后有事再去求人就太晚了。 人脉关系是要提前铺路的,可没有拎着猪头现找庙门的道理,那不赶趟了。” 说到这他抿了一口茶,才问了:“你说说林家要花是给谁送礼,不用你猜名字,说个大概方向。” 周珲想了想才掰着指头算着,“无外乎几种情况,一种是给上峰送礼; 二就是昨儿听夫子说了,朝廷颁布了法令,来年的税银免了,是因为太后即将过寿诞,为她老人家祈福的。 还有宫里的奴才们也会放出去一批,这些都是太后的恩泽。 三么就是给皇上送礼,才会举棋不定,寻不到合心意的。” “嗯,继续说。” 王毅轻轻瞧着小茶几,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但他对周珲的考校,是各个方面的,并不单单针对读书,反而对人情往来,经济仕途,交际应酬更看重一些。 周珲想了一下继续说:“要是给上峰送,京城这么大,怎么会找不到合适的礼物呢,所以不是他; 也不会是给皇帝送礼,侄儿猜测时间上,皇帝合不上节日和理由; 最有可能的事现在正好要到太后寿诞了,您不是说二叔叔在京城做四品官么,他是有资格见到帝王的人,所以应该是发愁给太后送什么礼物合适。” 这样一算送花不算出格,很多京官以往都送过花,也有出彩的,算不得独辟蹊径,就礼物来说也是常规里面想辙。 二么,牡丹花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和太后的身份也能合得上,二乔比较奇珍很难培育,养的好的就更少了,特点在一个奇巧上。 所以说这牡丹花送给太后很合适,各方面人情考量也不会得罪了同僚,可以说林老太太想的颇为周到,很是油滑。 “嗯,你是个聪明孩子,如今你还没有字,我给你起个字如何?” 王毅也发现周珲比他想的还要聪慧,善于抽丝剥茧,长大了会琢磨人心也不是奇怪事。 周珲咧嘴笑了,“请叔父为我赐字。” 字于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是夫子和父亲给起的。 王毅点点头,“就叫恒志,恒心的恒,志气远大的志,恒志如何?” “孩儿谨记叔父的教导,刻苦努力读书,不忘初心,保持恒心和毅力,不堕王家志气。” 周珲立刻就明白了王毅对他的期待,他很欢喜,连名称都改口称为叔父,这个父字也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渴盼和崇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