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51、你是真正的野心家 (第1/4页)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如果投资立拓失败,李唐对连赢矿业,将会倾注所有的资金。 他以前觉得把连赢矿业的铁矿石产量,提高到每年两亿吨,已经是终极目标了。 但那是以前,当时的他,没多少资金,甚至都认为自己有可能会把连赢矿业的发展搞砸了。 矿山能够顺利投产,其实已经算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手里能够动用的资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甚至拥有华铝集团这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帮助,能够撬动的总资金量,简直是天文数字。 别说是年产量,两亿吨,就算是年产五亿吨铁矿石,都是刻意展望的,也是能够够得着的目标! 但话说回来,年产五亿吨铁矿石,会不会彻底搅乱了铁矿石的市场? 毕竟这些年来,哪怕是需求大于供应,但铁矿石产量缺口,其实不大。 基本上可以说是维持在接**衡的状态。 这也是三大铁矿石巨头在努力维持的状况。 让铁矿石市场保持饥渴状态。 全球对铁矿石的需求增大,他们就会扩大产量。 如果需求减弱,他们就减少产量,稳住价格。 一旦连赢矿业这个愣头青,真的是一股脑的扩大产能产量,铁矿石价格真的难以想象的走向何方。 就以华夏市场为例,进口总量最多的一年,也不过是四亿吨。 连赢矿业若真是年产五亿吨铁矿石,如果价格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还真会彻底垄断了这个市场的进口量! 不过,李唐却知道,多年以后,华夏对铁矿石的年进口量,迟早会突破十亿吨! 他永远也无法垄断这个市场。 但做生意,做企业,追求垄断,这是追逐利益的天性使然。 “你定的目标,是不是太大了?”牛福都有些觉得不切实际。 “不大,一点都不大。” 李唐对此很有信心,“投进去四百亿镁元,如果五亿吨的年产量都无法达到,只能说我们的投资是彻底的失败!” “这么多的产量,该怎么消化?”李兴朝表示了担忧。 连赢矿业能发展起来,完全依赖华夏市场。 国际上主要的铁矿石消耗大户,鸥洲、镁国、日苯、寒国、印杜等地,基本上都有固定的铁矿石来源。 目前为止,连赢矿业也没有开拓其他的市场。 去年一小部分铁矿石产量,也就是一百万吨左右,销往了印杜,也算是除了华夏之外的一个市场方面的小小开拓。 他们实在是想不通,华夏市场根本吞不下这么大的铁矿石产量,最多也就是吃下去两亿吨。 以今年华夏的进口量,也就是两亿吨的进口量了。 余下的三亿吨,无处销售。 铁矿石滞销严重,必然会极大地压低铁矿石价格。 到那时,铁矿石开采业务,将陷入低利润,甚至是亏损的境地。 恶性循坏之下,很有可能会摧毁全球铁矿石的发展前景! 比和比拓、立拓等企业,对连赢矿业的快速崛起对整个市场的破坏性,有着很深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泛滥的铁矿石,会毁掉所有人的生意。 “不要低估了咱们华夏的经济发展速度!” 李唐说起这话,满腔热血,充满了无限的自豪,“我仿佛已经看到,咱们华夏将来,年进口铁矿石总量十亿吨,二十亿吨的辉煌时刻!” “年进口量十亿吨?”牛福大吃一惊。 过去多年,华夏年进口铁矿石总量,从一亿吨,连续飙升到四亿吨,已经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经济奇迹。 如果铁矿石进口总量达到十亿吨,那么,华夏的经济体量,该有多么巨大?! “我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李唐语气很是笃定 数年后,华夏每年铁矿石总消耗将在十五亿吨左右。 国内的铁矿石供应量,也基本上维持在三亿吨左右,多年如此,很难有所突破。 如此一来,消耗量的增加,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 这也就促成了未来多年,铁矿石价格依旧持续高涨的态势。 这是大势所趋。 “要真是这样的话,铁矿石价格不得飙升到天上去!” “以现在全球的铁矿石供应量,根本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量!” “难怪李唐这么痴迷于铁矿石开采投资,对塔勒戈铜金矿、卡酷拉-卡莫拉铜矿这样的世界级矿床,都不太上心。原来是断定了铁矿石未来的买卖,会更加火爆!” “要真李唐的说法真要应验了,连赢矿业的价值,真的是难以想象!就像李唐之前向媒体透露的,把连赢矿业打造成为全球第一大矿企,还真是大概率事件!” “但话说回来,现在金融环境崩坏,矿业市场一片低迷,各大矿企一片哀嚎,破产的破产,裁员的裁员,没一个好受的。” “李唐,你到底哪里来的信心?” 所有人都扭头看向了李唐。 历史似乎又在重演了。 02年的时候,李唐才刚刚在国内崭露头角,偶露峥嵘。 整个国际铁矿石开采的环境,依旧是不被人看好。 可那时的他,初出牛犊不怕虎,逆势而为,两千万奥元收购了连赢矿业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 那时候国内的钱多么的值钱,根本没有国内的矿企能够在国外玩成这样的大收购,主要是冒不起这个风险。 很多人看不懂李唐的投资,更看不懂他的cao作。 但事实证明,天才的眼光,总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李唐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但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先知能力,“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民族,相信我们的伟大领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就这样?”牛福怎么觉得这是一句空话。 在做各位,都是当领导的,这种话都是信手拈来。 李唐确实没有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查数据,也就没有了直观的支撑证据。 不过,他觉得以自己这么多年的履历,足以撑起任何的梦想。 “事实会证明一切。对了,我相信不用三个月,矿业市场就会恢复。到那时,如果验证了我的话,咱们再坐下来谈投资入股连赢矿业的事情也不迟。毕竟这么大手笔的投资,不是小事,急不得。” “你这话说得很对!”牛福深以为然的表示赞同。 李唐看向不怎么说话的吕才清,针对华铝集团的立场开口道:“四百亿镁元的投资啊,全球矿业历史上,最大笔的投资,还是前年立拓对伽铝集团那笔381亿镁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