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海上游击战 (第1/2页)
,乱明者皇太子 李舜臣从新的接过朝鲜水师之后,朝鲜水师在他手中可谓是一天一个模样。 看着李舜臣送来的军报情况,邢玠也是大为满意。 “李舜臣真是一位水战能将呀。” 邢玠对着身边的李天胜感慨着,李天胜听到邢玠在夸奖李舜臣的时候,李天胜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李天胜说道:“那是因为殿下的直隶水师还没过来。等殿下的直隶水师开赴朝鲜以后,那才是真正的无敌。” 听着李天胜对朱常洛盲目的信任和崇拜,邢玠也不反驳。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和李天胜争论什么输赢,他的目的是如何完成太子殿下交代的战略意图。 现在,李舜臣就做的很好。 他用有限的船只的干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让邢玠惊喜的地方。 李舜臣在海上的战术施展是这样的,他经常用小船快船sao扰倭寇的往来船只,只要一击得手就立刻远遁而去。 在海上,他手下的水师就如同鬼魅一样,在倭寇船只的必经之路上来回出没,给倭寇的船只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当倭寇要组织强大的水上力量包围李舜臣时,李舜臣却是一点都不恋战,也不做意气之争,只管顺着洋流和风向,挂起帆来直接就跑。 这也使得倭寇在对付李舜臣的sao扰时,也是气得哇哇大叫,无可奈何。 而且,李舜臣还经常利用倭寇追击的心理设下埋伏,只要追来的船只较少时,他就会集中所有力量给予倭寇最猛烈的打击。 这也使得李舜臣在海上虽然还未建立大功,但是他的小功是不少的。 对此,邢玠还多次的当面夸奖过李舜臣好几次。 等李舜臣在海上的战报被邢玠整理送到京师后,朱常洛看到李舜臣的战报后,一股熟悉的感觉在朱常洛的心中油然而生。 “这不就是游击战吗?” 一下子朱常洛就对李舜臣这个朝鲜将领更加感兴趣了。 本来,朱常洛就知道在朝鲜之役中就会涌出李舜臣这个水师名将的,但是,出于对后世思密达国的偏见,朱常洛一直以为李舜臣的功劳是被夸大其词了。 真正的水面战场应该是以大明水师为主的。 但是,现在看到这份军报以后,朱常洛也知晓如今在朝鲜能被邢玠直接控制的大明战船其实是很有限的,根本就撑不起一场浩大的水上会战。 但是,现在李舜臣的战略战术却起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不由得朱常洛对其另眼相看了。 不过,赞许归赞许,这并不代表朱常洛就认同了李舜臣的水战思路。 李舜臣之所以能在海上玩起游击战,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倭寇的海船上并没有射程较远的火炮作为战略支持。 一旦倭寇的船上有射程较远的火炮时,海上游击战就会变成海上活靶子。 所以,这种战术也只能在这个阶段里最后一次大放光辉了。 其实,海战越往后发展就越粗暴简单的。 海战拼的就是谁船上的火炮多,谁船上火炮的射程远。 别的东西在绝对实力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毕竟,海上还是一望无际没有遮拦的战场,一点被进入到火炮的射程覆盖范围内,那就一边倒的挨打。 所以,现在李舜臣就偷着乐吧。 他要感谢东亚的火炮技术落后了一百多年,不然,就以他这种海上游击战的方式打击倭寇战船,那简直就是在送人头。 所以,在朱常洛的严令之下这份战报上的战术方法只能用于参考,但绝对不能奉为圭皋! 因为,这次朱常洛还是下了血本给直隶水师配备了远程重火力的火炮的。 有了这些火炮,什么海上游击战?什么你追我赶?只要到了射程范围之内,一切都是垃圾。 毕竟,这个时代里可是没有飞机潜艇作为海战辅助的。 海上的一切力量都还是要靠船以及船上的火炮能力的。 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所以就在直隶水师成军以后,准备在天津卫誓师出发的时候,朱常洛以直隶总督的身份率领兵部尚书李成梁等人亲自到了天津卫来。 这还是朱常洛十年来第一次离开京师。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都十年了,竟然才第一次离开京师,这要是按照其他穿越者的牛逼设定,估计全地图都跑的差不多了。 所以,有时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初出京师的时候,朱常洛在自己的仪仗车驾里朝着外面看去。 原来这靠近京师之地的天津卫竟然是如此的狭**仄,丝毫都没有北方第一大港的气势。 而且,沿途过来,都是尘土喧嚣,先不说地面是否平整了。 一望过去,京师和天津卫之间竟然充满了萧索之意,本来应该是阡陌连片的土地上,竟然没有见到多少被开垦出来的田地,大多数地方都是荒芜着的。 看到这种情况,朱常洛不由得陷入沉思。 大明的老百姓们缺地种吗? 从户部每年报上了税收来看,大明好像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可以用于征税了。而且,从两京一十三省送来的奏报中看,大明无疑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偌大的国土上,不是这里闹了旱灾,就是那里闹了涝灾。 都在想着法子的拖欠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