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66 如烟奉旨侍寝 (第2/2页)
供宿。 有的可以住,但那条件简直是太差了,与马车里的环境差得太远。 可以看出来,这些集镇过去很大,曾经很繁荣,那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商人留下的痕迹。 终于,宗舒和使团到达了西夏的首府——兴庆府,就是现在的银川。 一进兴庆府,宗舒就不由得感叹西夏当初定都于此,很是讲究。 “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其地理形势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兴庆府城西边就是贺兰山。 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是战争之山。 此山不仅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南下入侵的后勤基地,也是卫青、霍去病、李靖等大将北击胡虏的一线阵地。 有了贺兰山,西夏的西边就有了天然屏障。 其北边和东边,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呈几字形,护卫着整个西夏。 这一片是整个西北最为富饶的地区,可惜的是西夏人仍然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习性。 这里其实很适合种稻米,现在还没有引进来。 兴庆府虽说是西夏首府,但与汴梁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天堂,一个是贫民窟一般。 当然这里基本是两极分化,一部分是皇家居所和宗教场所。一部分是贫民住处。 兴庆府城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较宽,有崇义等二十余街坊。皇家手工业作坊集中于宫城宫厅。 宗教场所有承天寺、高台寺、戒坛寺、佛祖院等。 城中皇家的宫殿园林占有很大面积,有一定规模的宫城。 居民则密集分布于数十个街坊之内,均为低矮的土屋或土板屋。 宗舒带来的使臣与兴庆府取得了联系,当即被安排在高台寺住宿。 高台寺是西夏重要宾客的住所。 为了安置宗舒等人,高台寺早就做好了准备,房间布置得很有档次。 屋内的陈设居然是大宋风格,从家具到饰物,都是从大宋运过来的。 从摆放来看,看似随意,而极具匠心,处处透着极致主义的美学。 整个寺院的和尚们都被安排到了他处,只留一个住持。 到了晚上,西夏王子亲自来请,说是以最高的礼节设宴款待宗舒。 宗舒和如烟、香婆带有其他使者一起到了西夏的宫城里。 西夏王李乾顺早就等在大殿之中,看到宗舒到来,赶快迎了过来。 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在宋、辽之间周旋多年的国家,宗舒有些诧异,李乾顺是不是有些过了? 宗舒也抢上了几步,李乾顺连忙拉着宗舒坐到了自己身边。 李乾顺的大宋语说得相当顺溜。 一番客套之后,还专门提到宗舒在这里可以随性所为,特别是不必行跪拜之礼。 李乾顺哈哈笑着说,他知道宗舒在大宋,就很少行跪拜之礼。 我的天啊,这西夏皇帝连自己的这个习惯也了解得如此清楚。 作为一个无官无职的大宋使节,其实只用有司接待即可,皇帝顶多见个面、寒喧几句。 李乾顺的表现,真的是有些过了。 对自己太过尊敬,反而让宗舒有一丝不安。 进入宴席后,李乾顺让他的皇后、王子以及重量级的大臣们一一前来,与宗舒见礼。 尽管宗舒的酒量大,喝的也是大宋顶级的烧酒,但最后也醉得一踏糊涂。 在被送回高台寺时,宗舒这才清醒了一些。 刚刚进入房间,如烟就进了屋子,关上了房门。 这次,香婆没有跟进来。 宗舒一下子兴奋起来,难道,今天,要如愿以偿? 不,应该是,如烟以尝。 如烟身上披的绸缎忽然滑了下来,白白的胴体让宗舒的眼睛一花。 正在迷乎间,宗舒就被推到床边,随即向后倒去。 如烟红着脸俯过身,吹气如兰:“公子,今晚,如烟奉旨侍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