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供应链转移 (第1/2页)
当初丁贤成立荷东公司,为了增加盈利,也曾经独立制作节目。 他在澳门有关系,可以轻易拿到澳门电台与绿村电台的广播剧订单,至今仍在外包制作广播剧。 但蔡和平显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蔡和平监制过《欢乐今宵》这种高收视的综艺节目,但他是背靠tvb这座大平台才能把节目做成功,脱离电视台后,他随之无人问津,他自己开公司所策划的节目,根本就推销不出去。 他口称与新加坡电视台有合作,其实措辞非常模糊,他所合作的内容仅限于策划方案的撰写,具体的节目制作过程他并没有参与。 假如他真能拿到新加坡电视台的节目外包合约,那他的广告公司就能打出知名度,也可以大把大把赚钱,哪里还需要到丁贤这里求生意? 对于他现在的处境,丁贤能大致猜出一二。 “把你的综艺方案给我看看。” 蔡和平马上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沓厚厚的文件。 丁贤若无其事的翻阅,一边问:“新加坡有几家电视传媒公司?” “并没有私人电视公司,那边只有一个官方的公办机构,叫做新加坡广播电视台。” 蔡和平望着丁贤,心里没来由的紧张起来。 一年前与丁贤见面时,他完全没有压力,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他此刻面对丁贤,心间那股焦灼总是驱散不去,讲话也相当谨慎:“这间电视台开通两个频道,一个华人与一个英文,其余就没有其它电视节目了。” “他们制作电视剧吗?” “肯定做的,但他们内部并没有专业的戏剧部门,从台岛与香江外购的剧集更多一些。” 等到1980年,新加坡电视台才会模仿tvb,创办首期演员训练班。 “那新加坡有多少人口?” “两百多万,比香江少了一半。” 新加坡的经济总量也比香江少了一半,两地居民的平均收入相同,消费力都很强,在亚洲区属于名列前茅。 这是值得丁贤投资的地区,也是适合经营华记产品的市场。 “新加坡对外商的投资政策怎么样,你清楚吗?” “我在新加坡成立了办事处,接触了一些,我认为那边的招商政策比香江要好,因为新加坡对外资企业有补贴。” “都有哪些补贴?” “主要是人才与科研补贴,税务也有优惠,不过……” “不过什么?” “那边的投资环境没有香江宽松,部分行业不允许外商介入。” 这也是两地的商业政策区别。 聊了一些新加坡的投资环境,丁贤也把蔡和平的文件翻了一遍。 他当场并没有表态:“这份文件先放我这儿,等我详细看完,到时会派人联系你。” 蔡和平一听,立刻心凉了一半,这种说辞应该是婉拒,他以前从tvb与丽视听到过。 他要争取综艺节目的外包订单几乎不可能,也不现实。 他就退而求其次:“丁生,你公司的MTV外包吗?我知道你在美国也开有MTV电视台,但使用的MTV都是香江本埠制造,缺少多元化,我有专业摄影、编剧、模特团队,给新加坡歌手制作过MTV,可以丰富MTV的内容。” 丁贤点点头,他决定给蔡和平一个机会:“综艺节目的制作期长,投资大,审核会谨慎一些,但MTV不一样,如果你愿意接拍,我可以让荷东与你合作。” 其实这也是丁贤的一种尝试,外包一间制作公司,也许能在MTV的创意上有所突破。 蔡和平见丁贤答应,赶紧询问:“那什么时候可以磋商外包协议?” 丁贤指指胡慕芳:“胡助理会给你安排,你等着她的电话。” 蔡和平刚才就是接到胡慕芳的电话才赶过来,他不需要再留联系方式。 却又担心胡慕芳对他不重视。 他取来公文包,从中拿出一盒录像带,递给胡慕芳:“胡助理,这是我在新加坡制作的几部MTV,你先看看质量与效果。” 丁贤见他准备这么充分,就说:“既然你带了录像带,不妨现场放一放。” 这间餐厅的贵宾房内有电视机与录像机,胡慕芳走过去放带子。 丁贤继续询问蔡和平:“新加坡歌坛已经开始流行制作MTV了吗?” 他知道新加坡电视台很早就开始播放荷东MTV。 为了在南洋销售荷东唱片,从去年年底开始,代理商丽风公司已经把荷东MTV推向了南洋各地的电视台,虽然播放时间都比较短,却不算是新兴节目 蔡和平说:“以前的MTV并没有在南洋走红,不过《霹雳舞》上映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