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功过 (第2/2页)
而持着长戟的士兵则按照左穆的安排,不停伤着对方的马匹。 已经有数辆战车被废掉,战车上的人落地便成了左穆的俘虏。 俘虏无奈的走出战场看着不可思议的场面。 石厚毕竟是经验老道的将领,临场冷静的做着判断。 他知道,左穆是核心所在;让令官挥动令旗,集中优势向左穆,围了过来。 左穆哪还看不出对方的意图,似乎在他预料中一般,他立即让令官挥旗,两侧的弓箭手向冲来马车纷纷射箭。 就在对方受阻的一瞬间,左穆让跟随自己的士兵,推起废掉的马车当作先锋兵向对方冲了过去。 后面戈兵、戟兵纷纷跟随其后冲了过去。 身后还有百余弓箭手,向绕后的敌乘不停的开着弓箭,防止对方冲到左穆身后。 石厚见对方推着战车过来,心中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战车还能这么用? 似乎好有道理。 自己还是大意了,低看了哪位长着比子都都俊俏的年轻公子。 石厚立即让令兵挥旗,分散车辆。 这一招可以形成局部包围圈,如果快速变阵,石厚是可以把左穆包围到自己的车阵当中。 毕竟马车的速度远远快于人腿的。 在不远处观战的众位大夫和九儿,看到左穆用兵如此灵活,把敌人的优势完全压制下去,都是赞叹不已。 这种对抗的战斗,他们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 毕竟大周成立到现在,几百年基本都是小打小闹,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战争。 郑国也就是新郑建国初期有过数次战争。 可近三十年,还不曾有过大战,所以看着各位大夫都是感慨万千。 由开始的担忧,变成了对抗中的欣赏。 时不时的还发着一些弹幕式的白开水评论,九儿心中更是对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大夫腹诽不已。 此时见石厚也格外机动灵活,随着左穆的变化而变化,那种临阵的冷静让这些人心中也佩服不已。 只是如此一来,对左穆不由的担心起来。 在看左穆这一侧,十余辆废车已经快靠近敌人车辆,对方却没有正面迎接,反而调整方向,开始绕着左穆左右两侧寻找机会。 石厚此时已经剩下二十七辆马车,但是对左穆也足以形成包围之势。 正当他们慢慢形成合围时,一支三十人左右的弓箭手,从左穆右后方分开三组,集体拉开弓箭,奔跑着分别射向三辆马车。 这是左穆预先挑选臂力、弓箭娴熟的士兵。 这些人大多出自于猎户,所以弓箭娴熟到可以随意射箭。 一辆马车被十位优秀的弓箭手针对,而且还是在你想象不到的时候出现。 这种打击,让石厚突然明白,自己似乎一直处于对方的圈套之中。 换句话说,自己勿论如何变阵,对方似乎都预想到了。 之前的那种镇定自若不复存在。 而自己的军伍,近百年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战争,即便是训练过的兵士,依旧缺乏临阵实战经验,更是被搞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一旁众大夫,见到左穆气定神闲的不停出着奇招,更是大为赞叹。 他们的小心脏,一会被提起,一会放下。 明明对方有了胜利机会,转眼又被左穆化解。 而左穆刚刚化解,对方又生出变故。 险象环生中,又淡定自若,光这份气魄就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哪些俘虏佩服不已。 如此反复,已经十余次,但是左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方的车辆已经剩下十五辆。 哪些被俘虏的卫国贵族士兵,在观战席,看着这一场战争,心中百般滋味。 有的甚至生出对卫国国君怨怼之心,你侵犯人家郑国,就不先打听打听对方的实力吗? 人家用不足自己一半的残兵败将,生生的扭转了局势。 此消彼长,如此下去还如何打? 再看向步卒和弓箭手时,更是让他们一脸迷惑。 为何人家十几辆战车能把三千多士兵,搞得死伤惨重,而自己的战车却被对方打的溃不成军? 就在这时,石厚终于下了决心。 从车上拿起二十多年的贴身弓箭。 瞄向了左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