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老板越大越难伺候 (第3/3页)
人行道上停个车算什么事。 拿着手机翻了一阵,姜苗苗练完一趟回来。 学员们看着她上了570副驾,那真是羡慕不来。 陈耀东问:“练的怎么样?” 姜苗苗苦着脸:“感觉好难,比科目二难多了,起步还得用油门配合,科目二根本就没踩过油门,稍微配合不好就得熄火,还要挂二档和三档,太难了。” 陈耀东有点后悔了:“早知道给你报个C2照就好了。” 姜苗苗问:“C2照是什么?” 陈耀东道:“就是只能开自动档,不能开手动档的那种,比C1好学点,练车也是自动档的车,不用踩离合,就跟我这个一样的,踩着刹车挂档就走了。” 姜苗苗白了他一眼:“你不早说,都是被你害的。” 陈耀东摸摸头:“现在后悔晚了,你就好好学吧,也没那么难,多开几次就好了,过阵子我去魔都到车市看看,顺便给你买辆车运过来。” 姜苗苗连忙道:“你别给我买,等我拿到驾照了自己买。” 陈耀东道:“我买的你看不上?” 姜苗苗亲了他一口:“不是啦,你买的车都太大,我要买个小点的。” 好吧! 陈耀东没话说,那就拿到驾照再说。 等了一阵,实在有点无聊。 就给姜苗苗打了个电话,开车去了批发市场工地。 工地上尘土飞扬的,已经正式开工,各种施工器械轰鸣。 陈耀东没进去,车停在柏油马路上,下车站路边看了会,就上车走了。 也没叫人过来。 去水上人家的路上,给周志虎打电话交待了一番。 不是不相信人,而是利字当头,除了爹妈亲人没有人能相信,更不能指望工程部那帮人干干净净做人做事,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指望下员的员工做到。 所以还得有另一拨人暗中盯着,免得被人里外串通坑了。 不然能等工程完工了才发现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就晚了。 到了水上人家,院子里还是老样子。 李宏盛急匆匆赶来,迎面就被陈老板喷了一顿。 “你给我扯蛋呢,怎么还没动?” 陈耀东有点小恼火,尽管五一老丈人和丈母娘来不来还不一定呢,但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别墅的装修可是头等大事,不然他也不过才过了几天就跑过来视察。 平时墨迹一下也就罢了,关键时刻也这么墨迹,怎能不火。 李宏盛叫苦着:“陈总呐,再急活也得一步一步干啊,这才几天,坑也刚刚挖开,就准备明天打混凝土呢,你放心,五一前肯定把院子给收拾完。” 陈耀东这才心情好了些:“老李啊,关键时刻可不能给我掉链子。” 李宏盛擦着汗,连声保证:“放心,绝对不会掉链子。” 陈耀东这才满意了,转了一圈开着车走了。 李宏盛殷勤地把人送走,心里松口气。 老板越大,伺候难度也越大,虽说不愁没活干,甚至自从接了陈老板的活,外面那些零星的小伙都不接了,腰包是越来越鼓,可伺候陈老板也累心了。 就怕哪里伺候不好,以后再不给活干。 周一。 陈耀东刚到公司,王平安就给他送来了一份规划书。 是他之前搞的牧业公司规划书,上次商量完后让平平安再细化。 没想到等了一个星期才拿出来。 陈耀东翻了翻,规划的挺详细,好多地方还有数据,显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充分了解过相关产业,建一座年出栏两百万头猪的猪场,涉及到的问题实在太多。 比如猪粪的回收再利用,环境的保护,都是大问题。 这些之前陈耀东没想到,如今再想想,确实是个大问题。 开阳六队就有猪场,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那股子味道,熏的人吃不下饭。 上百万头的猪场那得有多臭,估计方圆十里之内人都没法生活。 还有猪粪回收利用,也是大问题。 这些还只是猪场的,上百万头的猪场,怎么保证饲料的供给和成本的控制,都是绕不过去的难题,肯定得有自己的配套饲料生产基地,而且好多原材料还不能全靠买。 万一哪天买不到了,乐子就大了。 所以好多原料要么自己生产,要么得有一定的存量。 比如玉米,王平安的规划里就建议自己种,景安最不缺的就是玉米的制种,现在上面又在推动农业规模化,包上个十万亩地自己种植玉米,成本会更低。 大豆、油菜籽这些也可以自己种,反正兴邦农业要布局终端销售,完全可以生产食用油自己销售,剩下的料加工成饲料,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产业链。 王平安本就是农业专家,这方面规划的是头头是道。 至于养殖那块,到显的有些含糊和肤浅了。 毕竟王平安懂的也不多。 如何处理猪粪,如何处理掉氨气,解决好养猪臭的问题也只是把问题提了出来,具体怎么解决没措施,这个得找专业人士咨询,陈耀东也不懂。 “你觉得租地合适吗?” 陈耀东翻了一遍道:“十万亩地上哪去租?” 王平安道:“景安全市的耕地面积在七百万亩左右,景安区下辖各乡镇耕地面积在八十万亩左右,包个十万亩地问题不大,现在好多乡镇都在推动土地流转。” 陈耀江道:“我说不是这个问题,包地很容易,可问题是东一块西一块,包下之后怎么管理,总不能十万亩地全靠人工种吧?超大型的农业机械能不能作业?” 王平安道:“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型农业机械,土地流转后这些小型农机都会闲置,我们完全可以连人带机器雇佣这些不种地的农民耕种。” 陈耀东问:“成本呢,考虑过吗?” 王平安道:“成本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我也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陈耀东摇摇头:“包地的事肯定不靠谱,几千亩地好说,这么大规模肯定不行,市里准备把三营那边的白草滩开发出来,如果真能落实,可以在那边圈个十万亩地,我问问吧!” 王平安道:“十万亩地开发出来代价可不小。” 陈耀东道:“多花点钱不是大问题,总比包地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