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他是小偷 (第1/1页)
嗯,不错。 看起来自己表现的还可以… 一桩敲诈勒索的案子就这么简单的在赵就的手上给破了。 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天赋,只要自己心细一些,不慌不忙,就不会轻易上当。 也不会出大的纰漏… 这个赵四。 想通过县衙敲诈米铺掌柜李大的银子。 太胆大包天了。 自己虽是第一次当这个县令,却也不糊涂。 好在案子已经清楚了。 “大人,既然案子已经清楚了,就让他们签字画押吧。” “好。” 签字画押是案子审定之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要画押呢? 在这个时代,百姓的文盲率是很高的,认不得几个大字,自然也就不会写字,不会写字就不会再契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那么就必须要有一种替代的办法。 于是按指纹就出现了,只要在契约上按下自己的指纹就行了。 这样子不会写字也没有关系。 画了押之后这件案子就结束了。 “赵四,吕岳鹏你们俩合伙敲诈勒索米铺掌柜李大,念你们敲诈数额不大,判赵四入狱三年,吕岳鹏帮助赵四敲诈勒索,判入狱一年,你们俩可服气?” 吕岳鹏属于协同做案,虽然没有敲诈勒索,但是也犯法了。 赵就是有这个权利判这两人的案的,这个时候县令的权利很大,正常情况下,县里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说了就算,就算他把这两人判个十年八年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他现在算是格外开恩了。 “心服口服。” 县令大人已经开口了,况且判的也还好,也没什么冤情可诉,不心服口服也没用。 “大人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才智,真是令人佩服啊。” 旁边那个喜欢摸自己那点山羊胡子的许主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恭维,这个家伙的态度让人琢磨不透,是要和自己搞好关系吗。 也是,现在自己是他们的父母官。 一定要把自己的存在感表现出来,让这叶县的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县令的存在,以后他们有什么事就会来找自己。 “还不快带下去!” 王县丞转身对着史典吏说了一句,史典吏回过神来立马就使唤了身边的两个捕快把这两人带入了地牢。 “让那两个在堂下喧哗的人上来吧。” 刚刚自己在断案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在下面有些争执,嚷嚷着让县令大人来评断,这会自己这案子也结束了,正好让他们上来判第二件案子。 一个年级约二十五六的汉子扯着另外一个人的衣裳,生怕让他跑了。 “大人喊你们了,还不快上去。” 衙役冲着这两个人喊了一句,听见衙役的话,那扯着衣服的汉子立马来了一句。 “跟我上去!” “上就上,谁怕谁!” 这会两个人还是一副互不相让的架势。 “堂下何人?状告何事?” 那汉子放开了衣裳,跪在了赵就的跟前。 “小人王小六,家住叶县东城锦业巷,在街上卖些糍粑谋生,状告此人偷我篮子里的铜钱,就装在他的钱袋里。” 糍粑在南方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在农村里居多,特别是遇到节日的时候,经常会把糯米放在专用的木桶里,然后不停的放水进去不停的打糍粑,这种东西吃多了容易腻。 “大人,这些铜钱本来就是我的,何来偷盗一说。” 这家伙的气势相对于王小六的气势要稍弱一筹。 可能是有一点心虚。 “你又是何人?” “小人罗稻,在街上卖些字画为生。” “这个人就在我旁边卖字画,定是他趁我不在的时候偷了我的铜钱。” “你胡说八道,这些铜钱是我卖字画赚来的,怎么可能是你的?” 原来这两人是在一个地方做生意,一个卖字画,一个卖糍粑,都说这个袋子里的铜钱是自己的,现在又争执起来了。 “好了,肃静。” “王小六可否说的再详细些。” 光凭这一点信息还真难得出什么结论。 “回大人,今日一大早我就去了锦业巷街上卖糍粑,这些日子生意好做,没到晌午就卖完了,我就离开了摊子去给自家娘子买个簪子,让罗稻帮忙看一下,谁知道这个家伙监守自盗,拿走了自己的铜钱,硬说是他自己的。” “你可有人证?” “这小子做的隐蔽,没有人发现他拿走了我的铜钱。” 发现篮子里的铜钱没有了,王小六把周遭的百姓都问了一遍,都说没看到。 “你胡说八道!” 没有人证,这个罗稻硬说那铜钱是自己的,那怎么证明这个铜钱是谁的呢,就算是这个罗稻坚守自盗,你怎么证明他说了谎。 “罗稻,你这袋子里的铜钱是从哪里来的?” “回大人,这袋子里的铜钱一部分是自己从家里带出来的,一部分是自己在街上卖字画所得。” 这家伙并没有说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卖字画所得的,若是这样自己可以顺势问他早上带了几张字画,卖了几张,只要一算再和他这袋子里的铜钱对比一下,就知道他有没有说谎。 他说他在家里带的,你还没法证明他不是从家里带的。 嗯,有点棘手。 在心理上他是更愿意相信王小六的,他脸上的神情不像做假,反而是这个罗稻稍稍有些心虚。 “大人,不如让罗稻把铜钱拿上来看一下。” 这个铜钱算的上是证物了,自然是要呈上了看一看的。 “好,去把罗稻的铜钱呈上来。” 既然他说一部分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一部分是卖字画所的,那应该卖字画的在家里的铜钱之上。 糍粑? 这东西一般是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止,在民间俗称“打糍”。 成型后然后装进盆里,加香油点润,用手搓成块。 在自己家的时候就经常见到这玩意。 加油? 赵就拿起了钱袋里的铜钱仔细的看了一看,又仔细的摸了一摸,确实是稍稍有点油油的感觉,虽然不是很明显。 “来人啊,打一桶水过来。” 卖字画最多是笔墨,怎么会有一种油油的感觉? 那么这些钱就不是卖字画所得。 “去,打桶水上来。” 衙役很快就把水提到了堂上。 赵就在这个钱袋里拿出了几个铜钱,扔到了水里。 “大家请看,王小六是卖滋粑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 在那水桶里的水上浮现出了一层油馍,那罗稻是卖字画的自然手上不会沾油要不然这字画上沾了油还怎么卖给路上来往的客人。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罗稻是监守自盗。 “罗稻你可知罪?” 为了表示公正,赵就还命人把桶里的水给堂外的百姓过目了。 “这新来的县令大人可真是厉害啊。” “是啊,三两下就把这个案子给破了,我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你要是能搞清楚怎么回事,你就不是刘大壮了。” “是啊,咱叶县这会是有福了。” 今天赵就在这里审案子的事情会经由这些百姓传出去,一传十,十传百,自己这名声会迅速的传播出去。 “也许是大人手上有油渍。”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