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8【终于到了丰收的日子】求票票,求收藏,求打赏 (第1/2页)
“小同志,你们这学费是不是贵了点?” “不算贵了大爷,我们还得提供学生教材书,电费、水费,这些都要钱的。” “你不是说你们这是文工团批下来的吗?” “那也得教电费和水费呀。” “可是学费……” “大爷,现在报名的话,我们还额外附赠三天的课程,等于说每个月还能额外有三天的辅导课。” “这样啊……那好,怎么交学费?” “您跟我来,到里面登记一下就行了。” 李燕歌招呼这位老大爷来到厂房内,让俞成礼帮忙给别人开张收据,顺便收下学费。 等他再出来,门口又来了好几拨人。 这个点大人们都在上班,大都是老人带着孩子,只有极少数应该是哥哥jiejie,或者家里亲朋带来的。 就好像今天上午第一个过来报名的那个男子,他是男孩的小舅,今天正好休假,被jiejie拜托帮忙带孩子来报名。 此刻厂房的长凳上,正坐着七八个小孩,有男有女,旁边还坐着各自的家长。 过来报名的小朋友们,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同龄伙伴,孩子们也是很快熟络起来,叽叽喳喳的开始聊着天。 “你准备学什么乐器?” “我啊?我不知道,不过我们班有个人学小提琴,所以我也想学小提琴。” “小提琴我不学,那个太贵了,我准备学个竹笛,我奶奶昨天去问了,一根也才五块钱。” “我准备学葫芦丝,那个好听。” …… …… 厂房门口,李燕歌又解决完几个要报名的人,领着他们缴费后,回头看了眼里面,随即拍了拍李冬青的肩膀道:“冬青哥,报名这块就交给你了,要是不行的话,再进来叫我出去。” “好的,放心吧燕歌,我基本上知道该怎么做了。” 听了两个小时,李冬青也算是知道怎么忽悠…不对,怎么劝家长们下定决心报名了。 无外乎就是汽水加免费的三天教课。 要是这两样还不行,就进去叫李燕歌出来,保证都能解决。 安排李冬青在外面守着接待可能来的家长,李燕歌转身进了门,粗略的数了一下现场大概有十三个孩子,除了有三个还在考虑当中,剩下的十个都已经交了学费。 “各位家长还有同学们,我很高兴大家能过来报名我们蓉城少儿音乐辅导班。” 来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开场白,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自己吸引了,李燕歌露出一丝微笑道:“现场除了已经有明确学习某种乐器之外,还有几个家长还没有考虑好给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乐器。” “今天我过来,没有带太多的乐器,就带了三个,分别是二胡、竹笛和葫芦丝,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可以表演给大家听一下,之后再跟大家说这些乐器的不同。” 李燕歌也没等家长们回答,直接拿起竹笛,抿了抿有点干燥的嘴皮,开始吹奏一首很经典的《牧羊曲》。 这首《牧羊曲》是1983年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由作曲家王立平负责创作。 因为这部电影在国内造成的影响巨大,无数人都看过这部片子,所以李燕歌一吹出来,立马就有小朋友欢喜的拍手道:“是少林寺,少林寺!” 家长们同样有人讨论道:“吹的还挺好听的。”“是啊,挺不错的,看来这个小同志还是有点水平的。” 一个小女孩拉着奶奶的手道:“奶奶,我要学竹笛,我要吹少林寺!” 奶奶慈爱道:“好好,学竹笛学竹笛。” 旁边的小男孩见状,跑到爷爷边上说道:“爷爷,我要去少林寺当和尚学武功。” “滚,混小子还想当和尚!” 爷爷一听,当场气的差点没扒了孙子的裤子给狠揍一顿。 “哈哈哈……” 爷孙俩的一番对话,顿时令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曲子不长,就四分钟不到,李燕歌吹奏完,笑着说道:“这是几年前电影少林寺当中的一首曲子,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过。接下来我给大家表演一下川剧弹戏调二胡独奏。” 不同于竹笛,大家可能都没怎么听过,但川剧弹戏的二胡独奏,一些上了年纪又喜欢川剧的老人,自然能听出李燕歌二胡独奏的技巧很高。 “这是桂英打雁啊!” “没错,就是这曲。” 几个老人低声交谈,更有一位老大爷摇头晃脑的吟唱道:“头戴狮子嘴渣渣,身穿战袍绣花花,胯下骑的花马马,手中拿的铁叉叉……” “好!唱的好。” “唱的是真不错,这位大哥以前是川剧社的?” “不是不是,我就是自个在家跟着唱唱,跟着唱唱。” 老大爷一听旁边几个比自己小点的妹子在哪夸,也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李燕歌这边拉完一曲,看大家还在那聊天,也是没有打扰,重新换上了葫芦丝,吹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首曲子是1979年,作曲家施光南在M市坝子看到傣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后,诗兴大发创作的一首经典的歌曲。 很多歌手名人都演唱过这首曲,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杨钰莹版的,不过纯葫芦丝演奏版,更有一种飘忽优美的少数民族的风味。 很快,又是一曲吹完。 有个老人起身鼓掌道:“小同志,表演的很厉害嘛,看来我是找对地方了。” “是啊,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这么年轻居然会这么多乐器。” “葫芦丝、二胡、竹笛表演的都很好听。” 李燕歌一看大家都在鼓掌,也是有点不好意思的起身道:“谢谢大家的掌声,不过今天不是我的个人独奏,我相信未来再我的教学下,各位家长们都能从自己的孩子那听到这些好听的曲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