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4章:缺爱小公爷的专情娘亲(22) (第1/1页)
字正腔圆,偏偏奶声奶气的。 他小手背在身后,有些摇头晃脑,殷音看着,觉得很是可爱。 读了一遍,殷音随口一问:“嘉嘉记住多少?” “娘亲,孩儿都记住了?”殷音正喝着茶,听她这话,差点一口喷出来,惊讶打量着小家伙。 “嘉嘉确定?” “孩儿不撒谎。” 殷音心里嘀咕,她知道,苏元嘉这个小豆丁是个不会骗人的,可听了一遍就记住,难不成他能过耳成诵?不过想想也觉得是有可能的,毕竟她和苏正都是智商挺高的人。 “那嘉嘉便背一遍刚刚的给娘亲听一听。” 苏元嘉应了声是,随即奶声奶气地背了起来,殷音很是专注地听着,越听越是心惊。 “……戒之哉,宜勉力。”顿了顿,苏元嘉道,“娘亲,孩子背完了。” 一字不差,一字不漏,苏元嘉全都背完了。 殷音着实目瞪口呆,小家伙真的能过耳成诵呢。 那过目不忘呢? 殷音又仔细考校了一番,发现小家伙真的能过目不忘。 她儿子是个天才啊。 可惜,之前被爹娘忽视,但如今五岁才启蒙,在上辈子里,这么一个天才还被早早害死。 不过,这辈子肯定不会了,她要培养儿子成才。 鉴于自家儿子是个天才,殷音教他的兴趣大了许多,如今的苏元嘉,就如同一块海绵,绵绵不断汲取着被唤作知识的水分。 这一日的教导,直到到了用膳时间才停了下来。 之后,殷音每日都亲自教导苏元嘉,苏元嘉的学习进度也很快。 殷音都舍不得让苏元嘉去书院了。 不过,她也只是想想,去书院,到底还是好处比较多。 一来,小孩都需要玩伴,幼年时,最好还是和同龄的人在一起,而国公府只有苏元嘉一个小孩,她不想把他拘在这国公府里。 二来,她虽然自认知识渊博,可书院里的先生也不差,有些还是当代大儒,苏元嘉去书院读书,定能受益无穷。 三来,书院也算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无论以后苏元嘉跟不跟她走,他终究还是要出来历练的,既然如此,何不趁早。殷音可以教他,到亲自经历过,印象才能深刻。 综合以上原因,殷音是一定要送苏元嘉去书院的。 本以为可能至少要半年,不曾想,苏元嘉的天赋远超她的估计,看来,时间可以缩短了。 在殷音教导苏元嘉的时候,沈淑绵偶尔会过来,瞧着她挑衅的态度,以及眉眼间的春意,殷音就知道,她与苏正已经勾搭上了。 不过,殷音并不去理会,也不会去拆穿,只要沈淑绵不挑战她的底线,她就随她去蹦跶。 殷音搬出汀兰苑,住到云松院的事,在搬的第一天,国公府就传遍了,很多人猜测是不是国公爷与国公夫人这对恩爱的夫妻吵架了,终于要散了,有些人想着趁虚而入。就连老太太也试探了很多回,但苏正说了,他与殷音很好,更不会接纳其他女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