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无敌_第371章那是暂一团的老底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那是暂一团的老底子 (第2/2页)



    现在的山西,八路军活动非常频繁。

    而老阎作为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毫无存在感。

    他手里的晋绥军以及中央军部队,毫无作为。

    除了防守就是防守。

    根本就没有主动进攻过。

    虽然说这都是他山城老头子的命令,但是你老阎也得看时候啊。

    这八路军在山西,可是把日军第一军都给打的龟缩在几个大城市和铁路沿线了。

    一大部分的农村和山西,现在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

    而且看目前山西的局势来看,八路军似乎正在一点一点的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地盘儿。

    这让山城老头子很不爽。

    以前他没心情考虑这些。

    但是现在日军败退,大的战事半年之内应该不会有。

    所以山城老头子的心思,就又活泛起来了。

    老顾来了。

    山城老头子精神一阵。

    关于山西,他想听听老顾的想法。

    “老顾啊,这次六安大捷,你说的非常对。

    短时间之内,日军应该不会再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

    所以我想听听你接下来的想法。

    我们下一步的重心是什么?”

    山城老头子还不明说。

    他想听听老顾所有的想法。

    老顾拧着眉头想了一下。

    大局观他还是有的。

    而且对于八路军,老顾是一直支持山城老头子的想法的。

    毕竟赵匡胤说的那句话不错。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

    如果贸然和八路军搞摩擦,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

    毕竟现在是合作抗战时期。

    这局势刚刚有所好转就这么搞,会非常不得人心。

    民众的力量,不可忽视啊。

    这是老顾最近才得出的结论。

    所以老顾觉得,对待这件事,还是要谨慎。

    老顾拧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委座,您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这话说的。

    这别人给我来这一套,你老顾怎么也和我说这个。

    你可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啊。

    山城老头子摇摇头:“墨三啊,这里就咱们两个人,我当然是想听真话。

    你也知道,我这手底下的将领不少。

    但是敢说真话的,可没有几个啊。”

    老顾想了一下:“委座,我觉得,目前我们的重点,依然是日军。

    虽然说我们这段时间打了好几个大胜仗。

    日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伤亡惨重。

    但是我们自身的伤亡,同样也很大。

    而且这仗打到现在,我们手里的精锐部队,已经没有多少了。

    地方部队就不说了。

    那些部队本身战斗力就不乐观。

    打仗的时候,基本就是用人填。

    这点,当初李德邻打台儿庄战役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看出端倪。

    而您手里的嫡系部队,虽然说装备相对精良,但是能和日军交手的部队,也就那么几个军。

    缅甸战役结束后,第五军、第六军已经回国。

    第六十六军现在依然在缅甸。

    而第五军和第六军的兵力,在战役结束后,剩余的兵力差不多有三万人。

    这三万精锐部队,装备最为精良。

    其中第二百师、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四十九师以及装甲团、炮兵团、汽车团,这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装备了大量的美式装备。

    但是这些部队兵力太少。

    用这支部队为基干,扩充成十万精锐部队问题不大。

    但是需要时间。

    另外,灯塔国对我们的军事援助,运到我们手里也需要时间。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指挥官,普遍对日军了解不多。

    目前我们国军里面对日军具有威慑力的高级将领,也就是、李德邻、陈辞修、老虎仔这些人。

    而这些人,都是坚定的抗日派。

    他们对于和八路军作战,是很排斥的。

    特别是张雷的暂一团参战以来,我们国军的将领,真切的感受到了八路军的作战能力。

    委座,这几次大战,估计您也看出来了,如果没有张雷暂一团的参与,我们和日军的仗,不可能打的这么顺利。

    张雷此人,指挥能力太可怕了。

    对日军的的了解,比我们都要透彻。

    现在的目标转向八路军,卑职认为并和合适。

    现在战役结束,灯塔国还等着让张雷去帮助他们对付日军呢。

    如果我们和八路军搞摩擦,到时候张雷直接不去灯塔国了。

    那我们可不好和灯塔国交代呀!

    我们的部队,都还在等着灯塔国的军事援助呢。

    张雷去灯塔国,不仅对灯塔国很重要,对我们整个东方战场的战局,都有很大的影响。

    灯塔国在太平洋投入大量兵力和日军作战,我们这里的压力,就会大为减轻。

    这可是很难得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